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又稱骨髓象檢查,是指套用顯微鏡或自動化儀器針對骨髓中細胞形態與數量進行的檢查。用於貧血、發熱、出血、肝脾及淋巴結腫大、不明原因的骨痛及骨質破壞的診斷與鑑別及血液病治療中的定期複查及化療療效觀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
- 檢查方法:塗片製備、染色、判斷標準等
- 臨床意義:用於相關疾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檢查前準備,檢查方法,正常參考範圍,臨床意義,
檢查前準備
1.檢查前注意事項
(1)向患者及家屬解釋骨髓穿刺的目的、時間和注意事項(穿刺後3天內穿刺部位不要著水,保持清潔等)。
(2)對懷疑有凝血功能障礙者,在骨髓穿刺前應做凝血功能方面的檢查。
(3)簽署骨髓穿刺知情同意書。
2.標本採集
採用骨髓穿刺術,選擇穿刺點(一般選髂後或髂前上棘,其次為胸骨、棘突等部位),消毒,用2%利多卡因逐層做局部浸潤麻醉,穿刺抽取0.1~0.2mL骨髓液。
(1)向患者及家屬解釋骨髓穿刺的目的、時間和注意事項(穿刺後3天內穿刺部位不要著水,保持清潔等)。
(2)對懷疑有凝血功能障礙者,在骨髓穿刺前應做凝血功能方面的檢查。
(3)簽署骨髓穿刺知情同意書。
2.標本採集
採用骨髓穿刺術,選擇穿刺點(一般選髂後或髂前上棘,其次為胸骨、棘突等部位),消毒,用2%利多卡因逐層做局部浸潤麻醉,穿刺抽取0.1~0.2mL骨髓液。
檢查方法
1.塗片製備
將抽取的骨髓組織迅速塗片3到5張,塗成的血膜能分出頭、體、尾三部,以便檢查。塗片製成後應迅速扇乾以免自然乾燥時細胞發生皺縮變形。如果進行組織化學染色,需再增加塗片數量。
2.染色
細胞形態學一般選擇瑞氏染色、吉姆薩染色。
3.判斷標準
骨髓塗片有骨髓小粒、鏡下可見骨髓中特有的細胞如巨核細胞、漿細胞、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等,中性桿狀粒細胞與分葉核粒細胞之比大於血塗片,以上幾點表明取材良好。
4.標本送檢
除骨髓片外,應同時附2到3張血片和病歷摘要一份。
5.顯微鏡形態學檢查
(1)低倍鏡檢查:①觀察取材、塗片、染色情況。②根據成熟紅細胞與有核細胞之比來判斷骨髓增生程度。③觀察圖片中有無特殊異常細胞。④低倍鏡計數全片巨核細胞數量。
(2)油鏡檢查:①觀察有無異常細胞及寄生蟲。②選擇滿意的血膜部位,仔細觀察200個或500個有核細胞,按細胞種類、發育階段分類計數,並計算各段百分率。③計算粒紅比值。④檢查各個系統階段細胞有無病理形態變化。
將抽取的骨髓組織迅速塗片3到5張,塗成的血膜能分出頭、體、尾三部,以便檢查。塗片製成後應迅速扇乾以免自然乾燥時細胞發生皺縮變形。如果進行組織化學染色,需再增加塗片數量。
2.染色
細胞形態學一般選擇瑞氏染色、吉姆薩染色。
3.判斷標準
骨髓塗片有骨髓小粒、鏡下可見骨髓中特有的細胞如巨核細胞、漿細胞、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等,中性桿狀粒細胞與分葉核粒細胞之比大於血塗片,以上幾點表明取材良好。
4.標本送檢
除骨髓片外,應同時附2到3張血片和病歷摘要一份。
5.顯微鏡形態學檢查
(1)低倍鏡檢查:①觀察取材、塗片、染色情況。②根據成熟紅細胞與有核細胞之比來判斷骨髓增生程度。③觀察圖片中有無特殊異常細胞。④低倍鏡計數全片巨核細胞數量。
(2)油鏡檢查:①觀察有無異常細胞及寄生蟲。②選擇滿意的血膜部位,仔細觀察200個或500個有核細胞,按細胞種類、發育階段分類計數,並計算各段百分率。③計算粒紅比值。④檢查各個系統階段細胞有無病理形態變化。
正常參考範圍
1.骨髓有核細胞計數
(10~180)×109/L。
2.骨髓巨核細胞計數
單位面積7~35個。
3.骨髓象分析
(1)骨髓增生活躍。
(2)粒紅比值(2~4)∶1。
(3)粒細胞系統:占40%~60%。其中原粒<2%,早幼粒<5%,嗜中性中幼粒<9%,嗜中性晚幼粒<16%,嗜中性桿狀核<25%,嗜中性分葉核<18%,嗜酸性分葉核<4%,嗜鹼性分葉核<1%。
(4)紅細胞系統:占20%~25%。其中原紅<1%,早幼紅<3%,中幼紅<11%,晚幼紅<14%。
(5)淋巴細胞系統:占20%~25%。其中原淋巴細胞罕見,幼稚淋巴細胞偶見,均為成熟淋巴細胞。
(6)單核細胞系統:占比小於4%。其中原單核細胞罕見,幼單核細胞偶見,均為成熟單核細胞。
(7)巨核細胞系統:按血膜1.5cm×3cm的標準,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其中原巨核細胞不見或偶見,幼稚型占0%~5%,顆粒型占10%~27%,產血小板型占44%~60%,裸核型占8%~30%。血小板易見。
(8)其他:成骨細胞、內皮細胞、肥大細胞、吞噬細胞等偶見,分裂象細胞少見,不見寄生蟲和異常細胞。
(9)細胞形態:成熟細胞、血小板機各種有核細胞形態正常。
(10~180)×109/L。
2.骨髓巨核細胞計數
單位面積7~35個。
3.骨髓象分析
(1)骨髓增生活躍。
(2)粒紅比值(2~4)∶1。
(3)粒細胞系統:占40%~60%。其中原粒<2%,早幼粒<5%,嗜中性中幼粒<9%,嗜中性晚幼粒<16%,嗜中性桿狀核<25%,嗜中性分葉核<18%,嗜酸性分葉核<4%,嗜鹼性分葉核<1%。
(4)紅細胞系統:占20%~25%。其中原紅<1%,早幼紅<3%,中幼紅<11%,晚幼紅<14%。
(5)淋巴細胞系統:占20%~25%。其中原淋巴細胞罕見,幼稚淋巴細胞偶見,均為成熟淋巴細胞。
(6)單核細胞系統:占比小於4%。其中原單核細胞罕見,幼單核細胞偶見,均為成熟單核細胞。
(7)巨核細胞系統:按血膜1.5cm×3cm的標準,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其中原巨核細胞不見或偶見,幼稚型占0%~5%,顆粒型占10%~27%,產血小板型占44%~60%,裸核型占8%~30%。血小板易見。
(8)其他:成骨細胞、內皮細胞、肥大細胞、吞噬細胞等偶見,分裂象細胞少見,不見寄生蟲和異常細胞。
(9)細胞形態:成熟細胞、血小板機各種有核細胞形態正常。
臨床意義
1.骨髓有核細胞計數
(1)增高:提示骨髓增生,如白血病、溶血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等。
(2)降低:提示造血組織功能減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
2.骨髓巨核細胞計數
(1)增多:見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脾功能亢進、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等。
(2)減少:見於急、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種急性白血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
3.骨髓象分析
(1)增生明顯或極度活躍:見於白血病、紅白血病、增生性貧血。
(2)粒紅比值異常:增高見於化膿性感染、類白血病反應、粒細胞性白血病、紅細胞生成受抑制等;降低見於粒細胞生成受抑制、紅細胞系統增生等。
(4)淋巴細胞異常:增加見於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減少見於何杰金氏病、淋巴性網狀肉瘤等疾病。
(6)單核細胞增加: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
(7)巨核細胞異常:增加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
(8)漿細胞增多:見於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白血病、過敏性疾病及惡性淋巴瘤等。
(9)組織細胞增多:見於惡性組織細胞病、感染性疾病、惡性貧血及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1)增高:提示骨髓增生,如白血病、溶血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等。
(2)降低:提示造血組織功能減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
2.骨髓巨核細胞計數
(1)增多:見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脾功能亢進、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等。
(2)減少:見於急、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種急性白血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
3.骨髓象分析
(1)增生明顯或極度活躍:見於白血病、紅白血病、增生性貧血。
(2)粒紅比值異常:增高見於化膿性感染、類白血病反應、粒細胞性白血病、紅細胞生成受抑制等;降低見於粒細胞生成受抑制、紅細胞系統增生等。
(4)淋巴細胞異常:增加見於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減少見於何杰金氏病、淋巴性網狀肉瘤等疾病。
(6)單核細胞增加: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
(7)巨核細胞異常:增加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
(8)漿細胞增多:見於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白血病、過敏性疾病及惡性淋巴瘤等。
(9)組織細胞增多:見於惡性組織細胞病、感染性疾病、惡性貧血及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