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視診

骨骼視診是醫生用自己視覺對患者進行系統的觀察和檢查,揭示機體正常和異常徵象的臨床診斷方法。

基本介紹

  • 名稱:骨骼視診
  • 所屬分類:其他as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骨骼區域皮膚無紅腫,無畸形現象。運動無障礙。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根據不同部位的骨骼,有不同的表現,比如: 一 、四肢 (1) 匙狀甲又稱反甲,其特點為指甲中央凹陷,邊緣翹起,指甲變薄、表面粗糙、乾脆有條紋。常為組織缺鐵或某些胺基酸代謝紊亂所致的營養障礙。多見於缺鐵性貧血、高原疾病,偶見於甲癬及風濕熱。 (2) 杵狀指(趾)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狀膨大稱為杵狀指。其特點為末端指(趾)節明顯增寬增厚,指(趾)甲從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趾)端背面的皮膚與指(趾)甲所構成的基底角等於或大於180° 機理:肢體末端慢性缺氯,代謝障礙,中毒性損傷。 常見病: ①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肺癌、支氣管擴張、肺膿腫、膿胸。 ② 某些心血管疾病: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感染性心肌炎、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③ 營養障礙性疾病:吸收不良綜合症,Crohn病,潰瘍性結腸炎、肝硬化。 ④ 鎖骨下動脈瘤可引起同側的單側杵狀指。 (3) 3肢端肥大症:在青春發育成熟之後(骨髓端已癒合)發生垂體前葉功能亢進,如垂體前葉嗜酸細胞瘤或垂體前葉嗜酸細胞增生等使生長激素分泌增多,因骨骺已癒合、軀體不能變得異常高大,而造成骨末端及其韌帶等軟組織增生,肥大,使肢體末端異常粗大,稱為肢端肥大症。 (4) 足內、外翻:正常人當膝關節固定時,足掌可向內翻、外翻達35°。若足掌部活動受限呈固定性內翻、內收畸形,稱為足內翻。足掌部呈固定性外翻、外展,稱為足外翻。足外翻或內翻畸形多見於先天性畸形及脊髓灰質炎後遺症。 (5) 骨折與關節脫位:骨折可使肢體縮短或變形,局部可有紅腫、壓痛。有時可觸到骨擦感或聽到骨擦音。關節脫位後可有肢體位置改變、關節活動受限,如伸屈、內翻、外展或旋轉功能發生障礙。 (6) 肌肉萎縮:某一肢體的部分或全部肌肉的體積縮小,松馳無力,為肌肉萎縮現象。常見於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偏癱,周圍神經損傷,雙下肢的部分或全部肌肉萎縮多為多發生神經炎、多肌炎、橫貫性脊髓炎、外傷性截癱、進行性肌萎縮。 (7) 下肢靜脈曲張:多見於小腿,主要是下肢的淺靜脈(大、小隱靜脈)血液回流受阻所致。 特點:靜脈如蚯蚓狀怒張、彎曲、久立者更明顯。嚴重者有小腿腫脹感,局部皮膚暗紫、色素沉著,甚者潰瘍經久不愈。 常見:從事站立性工作或栓塞性靜脈炎。 (8) 水腫:全身性水腫時雙側下肢水腫較上肢明顯,常為壓陷性水腫。 雙下肢非壓陷水腫:甲低。 單側肢體水腫多由於 靜脈回流受阻如血栓性靜脈炎,淋巴液回流受阻如絲蟲病。 二、關節 關節是骨骼的間接連線。關節常由 關節面、關節軟骨、關節囊、關節腔組成,關節腔內有少量滑液,以利於兩骨骼間的活動及各種不同範圍的運行功能。 病變時: 紅、腫、熱、痛,關節明顯膨大變形 、功能障礙,觸之有波動感,提示關節腔積液,膝關節腔積液時檢查浮髕試驗陽性。 (1) 腕關節形態異常 ① 腱鞘滑膜炎:腕關節背面和掌面呈結節狀隆起、壓痛、見於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結核。 ② 腱鞘囊腫:腕關節背面或橫側,為園形無痛性隆起,觸之堅韌,推之可沿肌腱的垂直方向稍微移動。 ③ 腕關節僵硬:見於類風濕關節炎。 (2) 指關節 ① 近端指間關節梭形腫脹:見於類風濕關節炎。 ② 爪形手:手指關節呈鳥爪樣變形,見於尺神經損傷,進行性肌萎縮。 ③ 遠端指間關節可捫及堅硬增生結節 (heberden結節),見於骨性關節炎。 (3) 膝關節: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積液征,見於類風濕關節炎、骨性關節炎、外傷 、結核。 (4) 拇趾、跖趾關節紅、腫、痛,及痛風石,見於痛風,中年男性多見。 需要檢查人群:骨骼出現脹痛、酸痛、刺痛、燒灼樣痛、麻痛、放射性痛、跳痛的人群。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無。 檢查前禁忌:無特殊禁忌。 檢查時要求:檢查放鬆心情,應該積極面對,並積極配合檢查。

檢查過程

首先觀察神志、面色、營養、發育、體型、膚色、皮溫、出汗程度以及色素斑、靜脈怒張程度,並且觀察創面的肉芽、分泌物及周圍組織情況。然後靜態觀察從前面、側面、後面、站位、坐位、臥位,觀察軀幹及肢體的軸線、夾角、生理彎曲有無異常和畸形,兩側是否對稱。 最後動態觀察上肢梳頭、打結、解扣等動作。軀幹及下肢在站立、行走、伸屈、旋轉、下蹲、跑跳時的姿勢及步態。

相關疾病

反覆緊張性損傷症,股骨骨折,外傷性骨化性肌炎

相關症狀

瘀腫,抽搐無力,四肢關節如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