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頂雞指名亞種(學名:Fulica atra atra)。嘴長度適中,高而側扁。頭具額甲,白色,端部鈍圓。翅短圓,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2枚為短。跗蹠短,短於中趾不連爪,趾均具寬而分離的瓣蹼。體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數尾下覆羽有白色,兩性相似。棲息於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積靜水或近海的水域。善游泳,能潛水捕食小魚和水草,游泳時尾部下垂,頭前後擺動,遇有敵害能較長時間潛水。雜食性,但主要以植物為食,其中以水生植物的嫩芽、葉、根、莖為主,也吃昆蟲、蠕蟲、軟體動物等。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華北和華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瑞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骨頂雞指名亞種
- 拉丁學名:Fulica atra atra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目:鶴形目
- 科:秧雞科
- 屬:骨頂屬
- 種:骨頂雞
- 亞種:骨頂雞指名亞種
- 英文名稱:Coot
- 定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種群分布,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嘴和額板白色,其餘頭頂、頭側、眼先、後頸輝黑色。上體餘部灰黑褐色或暗橄欖褐色。飛羽灰褐色,羽軸黑褐色,富有光澤。內側飛羽具灰白色羽端,形成明顯的白色翼斑。飛翔時明顯可見。翼緣和第一枚初級飛羽外翈羽緣白色。頦、喉黑色,雜有白色。其餘下體暗灰色,胸和腹雜有白色。虹膜紅褐色,嘴和額甲生活時白色,死後變為肉褐色。脛裸出部、跗蹠、趾和瓣蹼綠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520-835g,♀430-600g;體長♂382-430mm,♀351-405mm;嘴峰♂28-37mm,♀28-37mm;翅♂195-225mm,♀190-227mm;尾♂55-80mm,♀47-72mm;跗蹠♂50-75mm,♀51-72mm。
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平原草地、甚至荒漠與半荒漠地帶的各類水域中,其中尤以富有蘆葦、三棱草等水邊挺水植物的湖泊、水庫、水塘、葦塘、水渠、河灣和深水沼澤地帶最為常見。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亦見單只和小群活動,有時亦和其他鴨類混群棲息和活動。善游泳和潛水,一天的大部時間都游弋在水中。游泳時喜歡穿梭在稀疏的蘆葦叢間或在緊靠蘆葦和水草邊的開闊水面上,並不時地晃動著身子和不住地點頭,尾下垂到水面。遇人時或是潛入水中,或是進入旁邊的蘆葦叢和水草叢中躲避,但不久即又出來,危急時則迅速起飛,起飛時需在水面助跑後才能飛起,兩翅扇動迅速,並發出呼呼聲響。通常飛不多遠又落下,而且多貼著水面或葦叢低空飛行。鳴聲短促而單調,似‘咔咔咔’,甚為嘈雜。
種群分布
國內分布:骨頂雞在我國分布甚廣,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北至黑龍江、內蒙古,東至吉林長白山,西至新疆天山、西藏喜馬拉雅山,南至雲南、廣西、廣東、福建、香港、台灣和海南島。
國外分布:廣布於歐亞大陸、非洲、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有開闊水面的水邊蘆葦叢和水草叢中。雌雄共同營巢,最早在4月中下旬即見有少數個體開始營巢,大量營巢在5月。巢系就地彎折蘆葦或蒲草搭於周圍的蘆葦或蒲草上作基礎,然後堆集一些截成小段的蘆葦和蒲草即成,因此巢常常和周圍的蘆葦、水草攪纏在一起,而不是漂浮在水面,但它可隨水面而升降。巢極為簡陋,形狀似一圓台狀,大小據6個巢的測量為外徑27-46厘米,內徑14-27厘米,高17-35厘米,深4-8厘米,露出水面高度為6-16厘米。1年繁殖1窩,產卵時間較為集中,最早的個體於5月初產卵,大批5月中下旬。1天產卵1枚,每窩產卵7-12枚,常為8-10枚。卵為尖卵圓形或梨形,青灰色、灰黃色或淺灰白色,略帶綠色光澤、被有棕褐色斑點,大小據37枚卵的測量為46-58毫米×31-39毫米,平均52毫米×35毫米,重30-45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24天。雛鳥早成性,剛出殼時體重22-25克,全身被有黑色絨羽,頭部具橘黃色絨羽,頭頂及眼後有稀疏毛狀纖羽,上眼眶呈淡紫藍色,跗蹠黑色,嘴和額紅色,出殼後當天即能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