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間掌側肌

骨間掌側肌

系手肌中間群的一部分。此肌位於指深屈肌腱和蚓狀肌的深面,在第2~5掌骨相鄰的掌骨間隙內,為3條小肌肉。此肌受尺神經支配,收縮時使食指、無名指和小指產生內收動作,並屈上述各指的掌指關節和伸上述的指關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間掌側肌
  • 外文名:palmar interossei
  • 作用:活動手指的肌
  • 位置:外側、中間和內側
  • 部位:手指
解剖結構,第一骨掌側肌,第三骨間掌側肌功能特點分析,

解剖結構

骨間掌側肌全部集中在手的掌側,可分為外側、中間和內側三群。
外側群,在拇指側形成隆起,叫魚際(thenar),共4塊肌,淺層由外向內為拇短展肌和拇短屈肌;深層由外向內為拇對掌肌和拇收肌。這群肌肉能使拇指屈、內收、外展和對掌運動。
中間群在手掌中部凹陷處形成掌心,共11塊小肌。這群肌肉可使手指屈伸以及向中指靠攏和分開。
內側群,在小指側形成隆起,叫小魚際(hy-pothenar),為3塊小肌,分別是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和校址對掌肌。這群肌肉能使小指屈、外展和對掌運動。

第一骨掌側肌

1、第一骨間掌側肌,有的稱為拇短屈肌深頭或拇短屈肌深層或拇深屈肌,意見不一致。第1骨間掌側肌起自第一掌骨底掌側面的尺側緣。肌束呈紡錘狀或單羽狀,位於第l骨間背側肌外側頭的腹側,拇收肌斜頭的背側。可視為拇收肌後間隙(拇收肌與第1骨間背側肌掌面的掌深筋膜之間的間隙)內的獨立肌束。肌束經拇指根的內側,跨過掌指關節,其止端膊一小部分或全部與拇收肌斜頭脖融合,通過位於拇指近節指骨底掌側面尺側緣的籽骨,止於近節指骨底尺側及指背脾膜擴張部。該肌由尺神經深支支配(C8和T1)。
2、第1骨間掌側肌不同於其它的骨間掌側肌。
使示指、環指和小指內收的骨間掌側肌,分別起自第Ⅰ掌骨的尺側和第Ⅳ、Ⅴ掌骨的橈側,其細腱分別行經示指根尺側和環、小指根橈側,分別止於相應指近節指骨底的尺側結節或橈側結節。由於第1掌骨攜帶拇指的指骨向尺側旋轉了近90度,致使第l掌骨的掌面(即內側面)朝向尺(內)側,背面(即外側面)朝向橈(外)側,尺側緣(即背側緣)朝向後方,橈側緣(即腹側緣)朝向前方。在此基礎上,第1掌骨向內側的運動為屈,向外側為伸,向後為內收,向前為外展。第l骨間掌側肌起自第1掌骨底掌面(即內側面)的尺側緣(即後緣),止端腱通過位於拇指近節指骨底掌面(即內側面)尺側緣(即背側緣)的籽骨止於近節指骨底掌面(即內側面)的尺側緣(即背側緣)。按照認識肌作用的方法:根據肌起、止點所在的位置,可判明該肌肌束走行的方向和該肌跨過關節的部位;肌束走行的方向也就是肌收縮牽引骨產生運動的方向。由此可以推斷,第1骨間掌側肌的作用應該是屈(在冠狀面上作向尺側或內側的運動),而不能使拇指掌指關節產生內收(向後)的運動。即使第l骨間掌側肌能使拇指拿指關節內收,也應該是使拇指在矢狀面上作向後(向示指靠攏)的運動;而示指、環指和小指的內收運動,則是向中指的中軸靠攏(在冠狀面上作的運動)。骨間掌側肌是向中軸的收肌。可見,第l骨間掌側肌並非酷似於其它的骨間掌側肌

第三骨間掌側肌功能特點分析

1、有研究結果表明第三骨間掌側肌支的長度和截面積分別和第一二骨間掌側肌支的長度和截面積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即第三骨間掌側肌支比第一、二骨間掌側肌支更長更細;第二骨間掌側肌掌側可見明顯的腔性成分,在第三骨間掌側肌支經過時形成潛在的卡壓;第三骨間掌側肌的長度、寬度和第一、二骨間掌側肌的長度、寬度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所以第三骨間掌側肌比第一、二骨間掌側肌體積更小。
2、司小指外展的肌肉有小指展肌、小指指伸肌和小指固有伸肌,司小指內收的肌肉有小指指淺深屈肌和第三骨間掌側肌,因為肌肉止點和肌力大小的原因,生理狀態下小指外展的力量大於小指內收的力量;第三骨間掌側肌支細長,第二骨間掌側肌在共塊骨間掌側肌中最為細小,而第二骨間掌側肌是的小指內收肌,部分掌側存在明顯的腔束,對第不骨間掌側肌支形成潛在卡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