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彩塑

骨架彩塑

骨架彩塑是一種材料和技法創新的立體藝術,始創於 2015 年,創始人為趙樹青。骨架彩塑技法上融入了雕塑的“塑”,油畫的“色”,以及手工的簡易,是一次立體藝術的兼容和創新,2017 年申報骨架彩塑技藝為國家發明專利,被譽為:骨架彩塑填補了中國中國小雕塑的空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架彩塑
  • 創立時間:2015年 
  • 創始人:趙樹青 
  • 主旨:謳歌新時代、弘揚中華文化、重視製作體驗過程 
簡要概述,製作材料,製作流程,塑造骨架,塑造型體,加裝飾和道具,製作理念,備用材料,塑造骨架,塑造型體,裝飾和道具,賞讀標準, 原創性,審美特點,考級標準,社會事件,行業評論,重大事件,

簡要概述

骨架彩塑屬於室內陳列性立體藝術,藉助環保固性材料作支撐或結合鐵絲造型、超輕黏土加固並塑外皮, 以人物作為主要創作對象的一種新型藝術形式。其手法融合了雕塑中的“塑”,油畫中的“調色”以及手工的簡易隨性。材質上,相對雕塑、陶藝、彩塑而言首先是材料方面的創新;工藝上,相對傳統雕塑而言, 省去了翻模、灌漿環節,相對傳統彩塑、陶藝而言,省去燒制、外上色環節,其工藝一體成型,“彩”“塑”合一;材料便宜易得、工藝簡捷、製作單人物(高約四十公分)花費十分鐘左右,自然風乾便得成品。打破了傳統雕塑“高大上”的固有印象,極易於操作、普及、推廣。
骨架彩塑的“骨架”著重在於動態造型功能,支撐僅僅是其基本的性能;“調色熟泥”僅用於表皮塑型,色彩搭配講求和諧統一;骨架彩塑製作手法獨特,弱工藝重情感表現力。
骨架彩塑這種速寫式的“彩色黏土速塑”手法和理念完全不同於雕塑的小泥稿“速塑”,傳統“速塑”作為小雕塑泥搞,著重強調人物“客體”體塊與結構塑造;骨架彩塑強調“自我感受”。
從而生成表現力,遵循“跟著感覺走”和“將錯就錯”的創作理念。
骨架彩塑的創作過程,對於少年兒童來說,是一門立體手工和色彩訓練的綜合課程。兒童時期,臂力較弱, 手腕和手指的配合還欠精確,感覺比較籠統,概念模糊,往往更喜歡捏和塑,結合色彩搭配帶來的視覺刺激體驗,憑藉手的快感和感知力會瞬間生成各種偶然的效果,正是這些偶然的因素使得骨架彩塑產生一種稚拙、純樸自然的生動感。
是工藝較繁瑣的傳統雕塑和陶藝都難以藉助情感的力量和感知力而生成 “偶然瞬間”的作品。

製作材料

骨架彩塑過程中需要用竹籤或牙籤、轉盤、木塊、紙板、錘子、鐵絲、瓶子、麻繩作為製作工具,然後用鐵絲造型、黏土加固後再塑造外表,避免製作時作品膨脹、變形且色彩艷麗單一等問題,研究開發出了骨架彩塑專用“熟泥”,熟泥韌性好、塑性強、色彩豐富,關鍵是色彩經過調製後更顯高雅,以達到更好的塑型和富有內涵的色彩效果要求。

製作流程

塑造骨架

搭制骨架通過常用鐵絲,飲料瓶 ,紙板等材料搭建的塑型要牢固、要輕便簡單、易於扭曲和搬動,以保證骨架彩塑的穩定,塑型時不傾斜,不倒塌,塑型後不掉彩泥,不變形,不露骨架,保障骨架彩塑的大體形狀,起著支撐和連線的作用
骨架彩塑
第一步:空瓶子+鐵絲麻繩,塑型

塑造型體

彩泥、骨架與底座備好以後,就可以動手一步步塑型了.先在骨架上上一層少許的彩泥,加固骨架。塑彩泥時,應一層一層地堆貼在骨架上,用手按緊,塑出人體體塊。
骨架彩塑
第二步:超輕黏土塑“肌肉”
塑彩泥時,要從內向外,由上而下,兼顧細節,如同畫速寫,一氣呵成。
骨架彩塑是三維的實體,每添一塊彩泥都要照顧到各個視角之間的關係,要經常轉動轉台,不斷進行觀察比較.彩泥要一層層的塑加,忌上的過大過多,忌捏的太緊,要放鬆。

加裝飾和道具

在頭部、身體服裝等基本完成的基礎上,便可進入塑加裝飾和道具的階段。
骨架彩塑
第三步:熟色超輕黏土塑“皮膚”
裝飾和道具的塑加,體量比例和色彩搭配都要充分考量局部與整體的和諧關係。骨架彩塑先組好色再塑,講求“彩”“塑”合一的手法,一體成型的工藝。

製作理念

備用材料

市面上現有的超輕黏土主要服務於幼兒手工課,這種材料我稱之為“生泥”,性能弊端:易輕微膨脹或變形; 色彩:顏色純度過高過艷,需要豐富色彩時需手工自行調色,對調色能力本身不強的孩童來說增加了難度。升級加工後的黏土我稱之為“熟泥”,熟泥適用於體積相對較大的骨架彩塑製作,韌性較好、可塑性更強、關鍵是色彩經過調製後更顯高雅,以達到更好的塑型和富有內涵的色彩效果要求。

塑造骨架

搭制骨架常用鐵絲,飲料瓶 ,紙板等.骨架彩塑的骨架像人的骨骼一樣,起著支撐和連線的作用,它是塑型的基礎條件,不可忽視。
造骨架要注意:
(1) 骨架要牢固,以保證骨架彩塑的穩定,塑型時不傾斜,不倒塌;
(2) 塑型後要使其既不掉彩泥,也不變形,又不露骨架;
(3) 要體現骨架彩塑的大體形狀;
(4) 所搭骨架要輕便簡單,易於扭曲和搬動。

塑造型體

彩泥、骨架與底座備好以後,就可以動手一步步塑型了.先在骨架上上一層少許的彩泥,加固骨架。塑彩泥時,應一層一層地堆貼在骨架上,用手按緊,塑出人體體塊。
塑彩泥時,要從內向外,由上而下,兼顧細節,如同畫速寫,一氣呵成。
骨架彩塑是三維的實體,每添一塊彩泥都要照顧到各個視角之間的關係,要經常轉動轉台,不斷進行觀察比較.彩泥要一層層的塑加,忌上的過大過多,忌捏的太緊,要放鬆。

裝飾和道具

在頭部、身體服裝等基本完成的基礎上,便可進入塑加裝飾和道具的階段。
裝飾和道具的塑加,體量比例和色彩搭配都要充分考量局部與整體的和諧關係。骨架彩塑先組好色再塑,講求“彩”“塑”合一的手法,一氣呵成。

賞讀標準

原創性

人物比例基本準確,造型生動,色彩搭配關係合諧富有調色內涵,手法熟練簡捷,題材富有時代感和本土文化氣息,並具有原創性。

審美特點

骨架彩塑作品審美三大特點:
①“動”,生動;
②“豐”,飽滿;
③“松”,放鬆。

考級標準

骨架彩塑等級考試標準
級別
等級
考核標準
入門
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初級
一級
造型較生動,色彩較和諧;
二級
造型生動,掌握基本的塑捏手法,色彩和諧有一定的創意;
/
三級
掌握簡單的塑捏手法,造型生動並有一定的細節,色彩和諧有創意亮點;
中級
四級
掌握幾種塑捏手法,造型生動有細節並有一定的裝飾能力,色彩和諧統一有創意;
五級
較熟練的運用塑捏手法,造型生動有一定的深入刻畫能力,色彩運用和諧並有一定
的裝飾搭配能力;
/
六級
熟練的運用塑捏手法,造型生動,有深入刻畫能力,色彩運用和諧並有裝飾搭配能
力;
高級
七級
熟練掌握塑捏手法,很強的造型和色彩運用能力;
八級
技法熟練,造型和色彩運用能力強,作品具有原創性和富有時代感;
/
九級
技法熟練並有創新意識,造型和色彩和諧,作品具有原創性,時代感富有感染力。
骨架彩塑目前全國已經有117所學校與機構引入骨架彩塑藝術,掛牌並舉行了合影儀式的項目對接與資源共享。

社會事件

行業評論

(1)、“骨架彩塑”推出後,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協少兒藝委會主任尹少淳教授表示,“骨架彩塑”填補了雕塑在中國中國小推行的空白。“骨架彩塑”目前已申報國家專利,以後有望成為全國藝術教育品牌。
(2)、廣東省教育廳美術教研員周鳳甫教授點評骨架彩塑的優勢主要是二點:
“一便於學生在課堂課外完成立體藝術手工製作,“簡易”的三維立體創作方法,彌補了長期中小學生美術學習只能在二維紙上畫畫的不足。尤其單人物製作僅需十分鐘左右,工藝簡捷,成本低, 易於普及。2020年7月骨架彩塑在全國實施發起的《骨架彩塑技法揭秘公益課》中周鳳甫教授作為第一課主講提出骨架彩塑成為超輕粘土藝術的引領者。
二是骨架彩塑美育光柱當代生活,傳遞傳統文化,讓學生用自己的視角觀察世界。”
(3)、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協少兒藝委會委員陳衛和教授表示“骨架彩塑”具有中國小藝術教育創新意義,找到了雕塑模組進入中國小美術課程的途徑,採用簡便易行的材料和方法,創作了具有藝術性的彩塑作品。沿著這個思路繼續完善提升,有望將“骨架彩塑”發展成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品牌,促進學生中學階段的全面發展。”
骨架彩塑
骨架彩塑

重大事件

2018年12月,骨架彩塑作品《民藝樂》和技法製作流程,編入廣東教育出版社,國標高中美術教材《雕塑》並通過教育部初審
2019年,《骨架彩塑製作技法》編入廣東教育出版社,教科書《藝術》
2019年04月,《骨架彩塑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探索》分別榮獲兩項國家級的一等獎
2019年06月,骨架彩塑作品“陽光下的成長”刊登入《人民日報》
2019年06月,人民日報:逐夢70年|兒童小視角時代大主題骨架彩塑作品刊登《陽光下的成長》
2020年09月,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專著《趙樹青與骨架彩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