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有感

《驪山有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借唐玄宗楊貴妃之事,諷喻和勸誡當代皇帝。

詩的起句寫景,第二句興嘆,借景抒情,巧用典故,表達了詩人雖懷才不遇,但能灑脫面對的情感,詩歌運用典故,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現了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豁達的態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驪山有感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李商隱
  • 作品出處:《李義山詩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驪山有感
驪岫1飛泉23暖香,九龍4呵護5玉蓮房6
平明7每幸長生殿8,不從金輿9惟壽王10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驪岫:即驪山;岫,峰巒。驪山在陝西西安臨潼區東南,因古驪戎族居此而得名,亦名郾山。
2. 飛泉:指溫泉。
3. “泛”,汲古註:“一作‘有’。”
4. 九龍:華清宮九龍殿,唐明皇御湯浴殿。
5. 呵護:阿禁守護。
6. 蓮房:蓮蓬。因各孔分隔如房,故名。
7. 平明:猶黎明。
8. 長生殿: 華清宮之齋殿,一說寢殿。
9. 金輿:皇帝的車駕。
10. 壽王:李瑁,明皇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白話譯文

驪山溫泉如同香湯,暖霧靄靄泛出芳香。九條龍嘴中吐出泉水,呵護著泉中的玉蓮房。
每天清晨在長生殿,明皇與責妃成對成雙。皇親國戚都乘金輿去,不願去長生殿的只有壽王。

創作背景

李商隱的一生相當坎坷,雖然滿懷抱負理想,卻身不由己地陷入朋黨傾軋的漩渦,屢遭排擠猜忌,終生潦倒困頓,飽嘗孤寂、漂零之苦。而他這種不公的遭遇、不平的人生,與當時的社會黑暗緊密相關,使得他對當時的黑暗政治寄予了無限憤慨。在詠史詩中,他對晚唐政治的敗壞,君主的荒淫,宦官的專橫,表示不滿。由於唐王朝的由盛而衰,特別是經歷開元、天寶這一個轉折,更是經常引起文人的感傷和回憶。經常借唐代早期史事,特別是利用唐玄宗的失敗,對當代皇帝進行諷喻,這是《驪山有感》創作的緣由。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全詩對玄宗強占兒媳的穢行不著一字,而其荒淫已揭露無遺。 作者對玄宗因專寵貴妃而導致安史之亂,使唐朝從此一蹶不振,深為慨嘆,不僅屢刺其荒淫,且一再舉出壽王,刺其無道之至,在當時文人中最為大膽尖銳。
詩的首句寫景,描繪驪山溫泉的優美環境。次句表面上寫溫泉之景,實寓隱比在內。龍,在義山詩中本來就是男性的代稱。九龍吐溫泉水,由“玉蓮房”承接,這一意象隱指明皇、貴妃在溫泉池的相會。作者用“呵護”把龍擬人化,極妙。明皇寵幸玉環,用“呵護”十分形象。三四句一轉,寫壽王內心的怨恨,他不去長生殿,不願看到父皇與昔日的“壽王妃”親昵。詩人抓住這一細節,以之入詩,極有魅力。詩人對壽王是寄予同情的,這是李商隱正義感的品格顯示。詩人對明皇、貴妃之戀從無好感,作者所有涉及明皇貴妃的詩都是明證。

名家點評

宋代詩人范晞文:李商隱詠真妃之事則日:“平時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唯壽王。”彰君之惡也。聖人答陳司敗知禮之 問,恐不爾也。(《對床夜語》卷三)
清代詞人、學者、藏書家朱彝尊:淺直,不及《龍池》多矣。(沈輯評)
清代學者、書法家何焯:末句太露。(《義門讀書記》)
清代文學家、詩人屈復:此詩可以不作,即作亦宜渾涵不露。看少陵每於天寶時何等語意,則義山之陋不辨自明矣。(《玉溪生詩意》卷七)
清初學者姚培謙:刺得嚴冷。(分體箋注《李義山詩集》卷十五)
清代詩人程夢星:義山詞極綺麗,而持義卻極正大,往往如此,今人都不覺也。(《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卷中)
清代政治家、文學家紀昀:既少含蓄,亦乖風雅,如此詩不作何妨,所宜懸之戒律者此也。(《抄詩或問》)
清代文人潘德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唯壽王。”唐人多犯此惡習。商隱愛學杜詩,杜詩中豈有此等猖獗處?(《養—齋詩話》卷三)
前燕京大學教授張采田:楊妃事唐人彰之詩篇,明譏毒刺,不一而足,何有於義山!當時原不以為忌諱也。紀氏苛論無謂。(《李義山詩辨正》)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858年),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二年(837 年)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被人排擠,潦倒終身。詩歌成就很高,所作“詠史”詩多託古諷今,“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過多,意旨隱晦之病,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