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驛城區
- 外文名稱:Yicheng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區
-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
- 下轄地區:人民街道、東風街道、西園街道
- 政府駐地:驛城區人民政府駐解放大道西段
- 郵政區碼:463000
- 面積:1186平方公里
- 人口:72.16萬人(2010年)
- 方言:中原官話
- 著名景點:楊靖宇紀念館
- 車牌代碼:豫Q
- 行政代碼:411702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環境,位置境域,地貌,地質,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植物資源,礦產水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農業,工業,商業,財政,交通,風俗民情,風味小吃,宗教,旅遊景點,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驛城區為兵家爭奪之地。883年(唐中和三年),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率兵15萬取蔡州,曾在此戰敗唐將淮蔡節度使秦宗權。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劉福通率領義軍在此大敗元軍,輕取周圍諸縣。1641年(明崇禎十四年),李自成與總兵左良玉在駐馬店一帶鏖戰,擊潰明軍,攻克汝寧。1926年(中華民國15年),軍閥吳佩孚與陝軍岳維峻在此激戰。1929年(中華民國18年),唐生智發動反蔣戰爭,把軍需物資集中在驛城區一帶。楊虎城襲擊唐軍驛城區供應點,炸毀唐軍軍火列車。胡宗南從背後向唐軍進攻,唐軍放棄驛城區北退,一路失利,終至慘敗。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平漢鐵路正式通車,設驛城車站。遠近商賈以火車站為中心,竟相購地置產,開店設鋪,形成了一個較為繁華的驛城新市區。原駐馬店商業銳減,日漸蕭條,相對新市區而改稱老街。
建國前夕,驛城區只是一個消費性質的農村集鎮。鎮內僅有的一條用水泥方磚鋪設的道路,時稱“洋街”(今中山街)。全區工業僅有幾家規模不大的捲菸廠和農具、木器、服裝加工廠及一些手工業作坊,1949年工業總產值97.6萬元。
解放初期,驛城區曾先後是信陽行署和確山縣管轄的一個農村集鎮,城區面積不足2平方公里,街道總長不足8公里,房屋殘破不堪,市容雜亂無章。1965年這裡正式成為地委、行署所在地,城市建設才有所起步。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撤鎮建市。之後,驛城區委、區政府先後對火車站廣場地區、富強路、東風路、中華路進行了高標準改造。2000年,撤市設區後,區委、區政府對前進路、交通路、人民街、沿溪路、南海路等進行拓寬改造;人民綠地廣場、區政府庭院綠地的興建以及解放路拆牆透綠工程。
行政區劃
明成化十年(1474),崇簡王就蕃汝寧,在此設驛站,名駐馬店,京漢鐵路通車後形成集鎮。市境原為確山縣地,1949年設駐馬店市,1952年撤市改鎮,1953年復市,1958年再度撤市改鎮,為確山縣轄鎮。1980年再復置駐馬店市。2000年撤市設區,更名為駐馬店市驛城區。
截至2012年11月,驛城區轄11個街道、3個鎮、6個鄉:人民街道、東風街道、西園街道、新華街道、南海街道、老街街道、橡林街道、雪松街道、順河街道、劉閣街道、香山街道、水屯鎮、蟻蜂鎮、沙河店鎮、老河鄉、板橋鎮、諸市鎮、胡廟鄉、古城鄉、關王廟鄉、朱古洞鄉和金河、金橋、金山,開源, 四個正式行政區劃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解放大道。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驛城區位於河南省中南部,黃淮平原西南隅。地處東經113°57′——114°05′,北緯32°55′——33°01′之間。東鄰汝南縣,北與遂平縣相連,西、南與確山縣毗鄰。全區總面積7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萬畝,中心城區面積50平方公里。
驛城區
地貌
驛城區地處淮北平原,全市均為平原地帶,無高山丘陵。地勢平坦,屬“山前傾斜平原”地貌單元。市區西北略高,東南稍低,由西北向東南微呈傾斜,兼具“壟崗”地貌特徵。東為汝河沖積平原,西部和南部有香山、燒山,屬伏牛山余脈。市區最低點為海拔58米(大陳莊),最高點為海拔159.1米(葡萄架村),其餘均在海拔76.4米至86.4米之間。
地質
市區內除郊區香山、燒山露寒武系灰岩外,其餘廣為第四系波洪積物覆蓋。少數地區在地下170米左右可見寒武系泥質條帶狀灰岩;大部分地區均在400米左右方見火成岩及寒武、奧陶、石炭、二疊等系地層。地表除沿練江兩岸見有淺層第四紀地層的上更新統外,均為中更新統和下更新統沉積物。
氣候
驛城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亞濕潤氣候,為淮北平原易澇易旱區。年平均氣溫14.8℃,夏均氣溫26.5℃,冬均氣溫2.6℃。四季分明,夏熱冬寒,春秋宜人。光照充足,霜期不長。平均日照時數2104.8小時,無霜期220天。年均降雨量1004.4毫米,降水年際變化大,雨量多集中在夏秋兩季。
水文
境內有4條河流。練江河,又名南大河,全長42.5公里,在市內流經38公里,屬常年流水河,水位最高達海拔79.6米,最大流量1710立方米/秒。冷水河,又名北大河,在境內流長18公里,流域面積18平方公里,為清雍正四年(1726年)人工挖掘而成。黃酉河在境內流長11公里,流域面積22平方公里。小青河,在境內流長10公里,流域面積16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驛城區由於光熱條件較好,自然資源中,植物資源尚屬豐富,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梁等多種;經濟作物有大豆、芝麻、油菜、蠶豆、豌豆、 綠豆、扁豆、花生、向日葵、甘蔗、棉花、麻類等。蔬菜有根菜類8種、莖菜類9種、葉菜類9種、莢菜類2種、瓜菜類12種、茄類3種、調味類9種、水生菜類5種、多年生菜類2種,另有香椿及食用菌銀耳、木耳、香菇、平菇、草菇等68種。
林木中果木有蘋果、梨、桃、李、杏、柿、棗、石榴、葡萄、無花果、梅子、櫻桃、板栗、核桃等;其他樹木有榆樹、槐樹、毛白楊、泡桐、刺槐,臭椿、苦楝樹、柳樹、柏樹、梧桐樹、馬尾松、水杉、絨花樹、皂角樹、桑樹、黑松、銀杏、花椒樹、茶樹等。
礦產水資源
已知的礦產資源僅有少量建築材料、非金屬礦產,主要為燒山石灰岩、香山建築石料及磚瓦粘土資源,其中磚瓦粘土資源分布較廣。2000年有燒山1處和香山2處採石礦,年開採能力在10一12萬立方米。水資源較為緊張,全市水資源總量4995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170萬立方米,淺層地下水1000萬立方米,可利用總水量為2865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驛城區有721678人。
2000年,驛城區有漢、回、滿、蒙等15個少數民族。在全市總人口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7%;各少數民族占全市總人口的2.8%。人口超過10人的少數民族有6個:回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壯族、苗族。1986年,驛城區市有僑務工作對象427人,其中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同胞194人,全市有歸眷、僑眷、港澳同胞眷屬233人。
經濟概況
農業
2004年,全年糧食總產量28.8萬噸,增長84.5%,其中夏糧15.8萬噸、秋糧12.95萬噸。油料總產量2.4萬噸,增長232.5%;棉花總產量138噸,增長1400%;蔬菜總產量13.9萬噸,增長165.9%。綠化造林、水利、畜牧養殖業等事業繼續發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075.6公頃;新打井62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00公頃。全年肉類總產量4.7萬噸,增長2.8%,其中豬牛羊肉4.2萬噸;禽蛋產量1.14萬噸,奶類產量2900噸。
工業
解放初期,全區僅有一家國有企業,年產值96.7萬元。從1951年起,為發展驛城區的經濟,歷屆領導都將工業作為振興全區經濟的大事來抓,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興建工業企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改革開放這一有利時機,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適時興建了一批工業企業,並推行了廠長負責制、承包經營責任制、利改稅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到1995年,一個以食品、輕紡工業為主,機械、化工、印刷、建材工業為輔,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初具雛形。1995年至今,該區把強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作為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的突破口,提出了“以工為主,工貿並舉”的經濟發展戰略和“工業興區”的構想,及時出台了一系列振興工業的優惠政策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措施,進一步放權於企業,對國有企業通過租賃、拍賣、實行股份制等多種形式的改造,從財力、物力、技術等方面向工業企業傾斜,使全區的工業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得以生存壯大,並使經濟效益有了較快的發展。
2004年,工業生產和建築業快速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達307973萬元,增長11.5%。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21323萬元,增長13.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135557萬元,增長6.6%;集體企業完成增加值12130萬元,增長4.8%;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82650萬元,增長33.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完成增加值12382萬元,增長16.3%。工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27183萬元,增長4.4%;重工業完成增加值94140萬元,增長29.5%。工業企業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3.6%;電力、化工、紡織、釀酒啤酒、電子五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71.8%;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非公有制工業完成增加值71288萬元,增長30.9%。工業經濟效益大幅度回升。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63355萬元,增長33.1%,產品銷售率為98.4%;利潤總額19024萬元,下降10.2%;利稅總額81178萬元,增長8.9%。區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82489萬元,增長28.3%,產品銷售率為96.8%;完成增加值7.44億元,增長20.4%;實現利潤13658萬元,增長65.6%;實現利稅20335萬元,增長58%。虧損企業虧損額為467萬元,增長91.5%。建築業發展平穩。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61443萬元,增長20.4%。
商業
200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2億元,增長12.6%。招商引資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區共引進項目30個,總投資8.45億元,其中外方投資7.65億元;千萬元以上項目16個,其中工業項目13個。年內共有22個項目建成投產或開工建設,完成投資3.48億元。區屬財政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2613萬元,增長25.1%;支出22120萬元,增長18.1%。
財政
2004年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85.3億元,增加8.4億元。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96元,增長9.1%;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0146元,增長4.4%。農民人均純收入2288元,增長22%。居民食品消費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為37.1%,農村為50%。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和離退休人員保險、醫療保險等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全年共徵收養老金1501萬元,發放養老金3574萬元、失業金72萬元、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63萬元。
交通
驛城區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稱。地處淮北平原和京廣產業帶,南攜長江、北襟隴海、東鄰京九、西毗南陽盆地,承東啟西,貫南通北。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大廣高速、新陽高速,107、106國道和正在建設的石武高速鐵路、安信快速通道縱貫全境,北距鄭州新鄭機場、南距武漢天河機場,分別為1個半小時和2個半小時車程,“十一五”規劃中的李新店軍民兩用機場近鄰城區。
風俗民情
風味小吃
宗教
驛城區有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2000年底統計,全區信教民眾有21100人(其中伊斯蘭教8900人,基督教8300人,天主教2900人)有26個宗教活動場點(4座清真寺、2座天主教堂、20處基督教活動點),建立愛國宗教團體3個。
旅遊景點
城市榮譽
驛城區素有河南“糧倉”、“芝麻王國”、“油庫”之稱。
1987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並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科技先進市、河南省“三優杯”競賽活動先進市、河南省衛生先進市和河南綠化達標先進市等榮譽稱號。1995年至2001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3.4%,財政收入年均遞增18.4%,2000年在全省112個縣(市)綜合經濟實力排序中名列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