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驛坂村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
- 面積:17平方公里
- 人口:3347人
歷史沿革,社會經濟,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驛坂村古時代有條驛坂街是福州至廈門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該街北起街頭組觀音媽宮,南至街尾組大德橋邊的關帝廟。設有商品店鋪,足見斯時經濟之繁榮。故有五百年前驛坂溪五百年後驛坂街之傳說。(據說原有街道也是大德橋,現已成陸地)街北大門門匾上書“長安日近”四個大字,是古時官員、郵差住宿的驛站,故名謂為驛坂。驛坂村歷代是通往京都必經之道,背靠山面向海,交通十分發達,也是周邊集中經商之地,土地肥沃,續語稱:“金菱溪,銀驛坂”之稱。驛坂村解放前稱為驛坂保,歸塗嶺區公所管。解放後改為驛坂鄉(包括現有的路口、五社、邱後、溪西村)隸屬塗嶺區人民政府。六十年代超先公社成立改為生產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改為塗嶺鎮驛坂村民委員會。古時,此地為通往福州、泉州等地之重要驛站,設有驛亭,供過往官員憩息。後來曾、黃、林等氏村民相繼遷此,位居在溪流衝擊之坂地,故稱為驛坂。明、清屬四都驛坂鋪。民國屬塗嶺鄉驛坂保,1949年冬起先後居七、八、十區(塗嶺),驛坂區驛坂鄉。1958年起先後屬超先公社,塗嶺公社置驛坂大隊,1958年改設為塗嶺鄉驛坂村委會。1984年改鄉為鎮,屬塗嶺鎮驛坂村委會。
社會經濟
驛坂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物流信息傳送和特定的網路傳遞與網路運輸的絕佳地方。便捷的交通為驛坂村今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潛力。驛坂村原為驛站,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訊手段十分原始的情況下,驛站擔負著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中小加工企業蓬勃發展。一種特定的網路傳遞和網路運輸。驛站與當今的高速公路的服務區、貨物中轉站、物流中心等等,是否有異曲同工之美。驛坂村新創辦服裝、手套、雨傘、針織等來料加工企業多家,解決本地勞動力就業250人。農業結構得到調整,新營造速生林1000畝。今日之驛坂,綠樹成蔭,茶果飄香,天藍水清,風景宜人,成為名副其實的“泉港後花園”。驛坂人在有著勤勞、儉樸、發奮的美德,驛坂的山山水水養育著驛坂人可貴的風範,也造就了驛坂人建樹的農村風俗文化。一村辦和民營企業有茶果綜合場、浪花漆有限公司、興林塗料廠等。入駐的有驛坂中學、國小、幼稚園和供銷合作社、信用社、郵政、電信及衛生院等單位。
地圖信息
地址:泉州市泉港區三二四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