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跳反射

驚跳反射(Startle reflex)亦稱莫羅氏反射(moro reflex),是動物被突發性的強感覺刺激誘發的一種防禦性反射,表現為面部及軀體肌肉的快速收縮,之後往往還伴隨著當下行為的中止以及心率的增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驚跳反射
  • 外文名:Startle reflex
  • 別稱:moro reflex
  • 類別:一種動物的防禦性反射
定義,反應指標,刺激種類,聽覺刺激,視覺刺激,觸覺,生理基礎,

定義

這樣的反應模式能由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模式所誘發,表現出了很大的可塑性和行為的多樣性,具有一種應對掠食者傷害的防禦性功能,在人類也是應對意外刺激或遇到險情時的一種避險保護反應。驚跳反射還是衡量各種認知、注意、感覺和感覺運動整合加工過程的獨特方式。

反應指標

從Exner 對眨眼反射(eyeblink reflex)進行測量研究至今,研究者發現了許多有效可靠的驚跳反射反應指標,比如面部表情肌活動、整個身體的屈曲和伸直反射、心率的增加以及皮膚導電性增加等。但最受關注的仍是眨眼反射。儘管研究者們認為驚跳反射誘發的是人與動物的一種全身性反應,但至今為止對除眨眼、皺眉等少數表情肌肉以外的其餘骨骼肌活動進行考察的研究為數不多。並且,驚跳反射的眨眼反射以及面部少數表情肌活動儘管十分敏感,卻難以控制不隨意眨眼、皺眉等動作造成的偽跡。

刺激種類

聽覺刺激

驚跳反射的研究中,最常用的誘發刺激為聽覺刺激,通常稱為聽覺驚跳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 ASR )。最常用的聽覺驚跳刺激是寬頻白噪聲

視覺刺激

兩類視覺刺激可誘發不相關的眨眼反射:一種是突然增強的光亮,另一種就是快速接近的刺激,後者又稱笛卡兒眨眼反射(Cartesian blink reflex)。目前並不清楚這兩種反射是否均是驚嚇的組成部分。很顯然,前者比後者更像是驚跳反射的刺激,因為笛卡兒眨眼反射需要經驗和完整新皮層的參與才能完成。

觸覺

觸覺刺激通常由電、磁或機械裝置得以實施。電刺激的部位通常為三叉神經的三個主要皮下分支。眨眼反射還可由觸碰或是吹氣等機械刺激施加於支配三叉神經的皮膚區域而誘發。機械刺激的參數如強度、持續時間、波形等難以控制,且機械刺激的裝置往往伴隨著聲響,有混淆致因源的局限,因而在此類研究中套用較少。

生理基礎

Zottoli 首先在硬骨魚類身上證明M 細胞與驚跳反射有關。Eaton提出的腦幹逃跑網路(brain stem network ,BEN)概念中也認為,M 細胞是指令性神經元,它能接收多種感覺傳入信息並加以整合後導致驚跳反射的發生。國內研究者也發現,在正常生活環境中,各種類型的興奮性傳入均能活化M 細胞,引發逃跑反射。Davis及Kettle等在對老鼠的ASR 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初級ASR 通路,一個聲音刺激由聽覺神經纖維接收,然後投射到同側耳蝸跟神經,雙側的耳蝸跟神經發出軸突側支在腦幹水平投射到網狀核腦橋尾,網狀核腦橋尾再投射到雙側面部運動神經核或脊髓環,前者通過控制同側肌肉的運動產生面部驚跳反射,而後者通過對脊髓神經的控制產生整個身體的驚跳反射。其中尾狀核腦橋尾為驚跳反射的反射中樞杏仁核也正是通過對網狀核腦橋尾的投射來調製驚跳反射的執行和情緒調製。
綜上,驚跳反射作為動物及人類在應對意外刺激或遇到險情時的一種避險保護反應,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以往的研究較多關注聽覺驚跳反射,在反應指標上多採用眼部及面部表情肌的反應,如眨眼反射。驚跳反射的生理機制為突發性強刺激直接傳向杏仁核的直接通路所致。驚跳反射增強的心理機制可能為致敏作用或恐懼性條件作用,而驚跳反射衰減的心理機制可能是適應、前脈衝抑制或愉快衰減。未來的研究應關注視覺驚跳反射,觀察全身軀體姿勢維持肌肉群的反應模式,並以先進設備對驚跳反射的信息加工腦機制進行深入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