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常規

兒科常規

兒科常規是一種醫學檢查,檢查對象 是兒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科常規
  • 類別:醫學檢查
  • 檢查對象:兒童
病案記錄,病史,體格檢查,新生兒反射,

病案記錄

病史

病史詢問詳見病案記錄,但須注意下列兒科特殊要求。
1.個人史
(1)胎兒及圍產期情況;胎次、產次、足月否;生產情況;出生年、月、日及出生時體重,有無窒息、發紺、癱瘓、畸形,哭聲響亮或微弱。出生後有無出血、皮疹、吸吮力如何。母親妊娠健康情況,有無感染史、用藥、外傷史。新生兒或有相關疾病者應著重詢問。
(2)餵養史:人乳或人工餵養(乳類或乳方內容),是否定時餵哺,有無溢奶或嘔吐,並詳詢其性質及時間,增加輔食情況。何時斷奶,現在飲食情況,有無偏食、挑食。2歲以內患兒應著重詢問。
(3)發育史:何時頭能豎立、會笑、獨坐、站立、行走;出牙時間;何時會叫爸爸媽媽及說單句;家庭及學校生活能否適應;學習成績如何。3歲以內患兒或有發育落後者應分別著重詢問有關情況。
(4)生活習慣:起臥時間、活動、睡眠及大小便情況。
2.過去史
(1)傳染病史:是否患過或接觸過下列急慢性傳染病:麻疹、百日咳、猩紅熱、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腦膜炎、腦炎、瘧疾、傷寒、病毒性肝炎及結核等,記錄發病年齡、經過、併發症及其結果。注意腸道寄生蟲病史及驅蟲治療效果。
(2)過敏史:藥物(青黴素、磺胺藥等)、食物(乳類、魚蝦、蛋等)或其他過敏史及其主要表現。
(3)預防接種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傷寒、副傷寒、乙型腦炎、麻疹、脊髓灰質炎、流腦、卡介苗等預防接種年月及其反應;結核菌素試驗實施年月及其結果。如受過血清治療,應敘述其時日、種類、及注射後反應。
3.家族史
(1)父母年齡、職業、及健康情況:是否近親婚配,母親生育次數,有無流產、早產、多胎或分娩過新生兒溶血症嬰兒等。
(2)兄弟姐妹情況 兄弟姐妹各幾人,按順序註明各人年齡及健康情況;如死亡,應敘述死因。對家庭成員均須詢問有無肝炎、結核、變態反應性疾病或其他遺傳性疾病史。
(3)家庭環境:家庭經濟情況,住房面積及衛生情況,人口是否擁擠,患兒由何人照管。

體格檢查

詳見醫護記錄篇體格檢查項下。檢查時應設法取得患兒合作,檢查順序應靈活掌握,原則是先查易受哭鬧影響的部位(如胸腹部),後查對小兒刺激較大的部位(如咽喉部),其他非急需的檢查及操作,可待患兒稍熟悉後進行。檢查中須著重下列各點:
1.一般測量 包括體溫、呼吸、脈搏、體重、血壓,必要時測量身長、頭圍、臂圍、坐高及上、下部量。
2.一般情況 包括發育、營養、體位、表情、意識狀態、對周圍環境的反應能力、語言及智力發育情況、哭聲洪亮或微弱、有無腦性尖叫等。
3.頭部 毛髮色澤,有無脫髮、頭虱,頭顱有無畸形,顱骨有無軟化,囟門關閉否、大小、平坦、凹陷或隆起,有無搏動,有無皮脂溢出。口腔及咽部檢查,應注意舌象,黏膜顏色,有無潰瘍、假膜、麻疹黏膜斑及腮腺管口情況,牙齒數目,有無齲齒,齒齦和扁桃體情況。
4.胸部 胸廓大小,有無畸形、肋骨串珠、郝里遜溝、肋間隙增寬或變窄、膨隆或凹陷,有無三凹征、心前區膨隆。可利用幼兒啼哭時檢查兩肺觸覺震顫及語音傳導;嬰兒正常呼吸音亦甚響亮,類似成人的支氣管呼吸音。心臟檢查注意心尖搏動部位、範圍,心音節律及雜音。
5.腹部 觀察有無蠕動波及腸型,臍部有無分泌物或臍疝。觸診有無包塊,肝、脾、腎及膀胱能否觸及。觸診手法應輕巧,宜爭取在患兒不啼哭時進行。正常3歲以內嬰幼兒肝臟下緣,常可於鎖骨中線右肋緣下1-2cm處觸及,1歲以下正常小兒的脾臟也偶可在肋緣下觸及。
6.神經系統檢查 詳見神經科常規。
7.其他 疑為遺傳、先天或後天疾病影響智力時,應作智慧型測定、皮紋檢查和家系分析。

新生兒反射

小兒生後即出現一些原始反射,隨著皮層的發育成熟而逐漸消失。這些反射如出現和消失的時期火常,均屬病理現象。
1.驚跳反射(Moro反射) 又稱擁抱反射。用力擊小兒頭部兩側的床墊可引起此反射。最好用手托仆住小兒頭、背部,使呈斜坡臥位,軀幹與床面呈30°,然後迅速使其頭向後傾10°-15°。引起上、下肢外展,同時軀幹及手指仲直,然後上肢屈曲呈擁抱狀。此反射生後頭3個月表現明顯,6個月後完全消失。新生兒期無此反射,說明有腦損傷;若一側上肢缺乏驚跳反射,提示臂叢神經因產傷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麻痹或鎖骨骨折。腦部有損傷或急性病變時,驚跳反射可以延遲或消失。如4個月後仍能引出應引起注意,9個門月以後仍出現,是大腦慢性病變特徵。
2.吸吮反射 又稱口反射或唇反射。輕觸小兒唇或頰,則嬰兒張口並出現口唇及舌的吸吮運動。此反射出生數月後即減弱,漸代以自主運動,1歲左右消火。若此反射減弱,可由於反射弧神經損傷,亦可由於缺氧、外傷或感染引起的腦幹損傷所致。有錐體束病變時,此反射持續不退或重新出現。
3.頸肢反射(四肢緊張性頸反射) 仰臥時使頭轉向一側,則面向側的上、下肢伸直,對側上、下肢屈曲。本反射在生後5-6個月消退,如持續存在,則為錐體束病變。
4.握持反射 刺激嬰兒手掌面,引起強握。此反射生後3-4月消失。出生後如數月無此反射,可為周圍神經功能障礙或大腦損害。如6個月後仍有此反射,提示人腦皮質功能障礙,特別在額葉病變時可重新出現。
5.伸直性跖反射(拇背曲) 新生兒期至1歲或1歲半前,由於錐體束尚未發育成熟,跖反射呈拇趾背曲,會走路前即變成為拇趾跖曲。
6.抬軀反射(Larndau反射) 小兒取俯臥位,檢查者兩者分別托於嬰兒的胸腹前後面,將小兒輕輕抬起,可見嬰兒頭向後仰抬起,軀幹伸直(脊柱凸向下),下肢伸展,當輕按其頭使頸前屈,則兩髖關節也屈曲,此為陽性反射。正常小兒10月出現2歲半消失。小兒若托起時垂足,提示腦發育不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