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度寐國

驅度寐國

驅度寐國,在今外興安嶺以北、西伯利亞東部地區。唐朝《通典》記載;驅度寐國,隋時聞焉,在室韋之北。其人甚長,而衣短。不索發,皆裹頭。居土窟中。唯有豬,更無諸畜。人輕捷,一跳三丈餘。又能立浮、臥浮、履(冰)[水]沒腰,與陸走不別。數乘大船,至北室韋抄掠。無甲冑,以石為矢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驅度寐國
  • 類屬:典故
  • 年代:唐代
  • 出處:《通典》卷二百
簡介,文獻記載,

簡介

唐朝歷史書.據《通典》卷二百(邊防卷)記載: “驅度寐,隋時聞焉,在室韋之北。其人甚長而衣短,不索發,皆裹頭。居土窟中。唯有豬,更無諸畜。人輕捷,一跳三丈餘,又能立浮,臥浮,履水沒腰,與陸走不別。數乘大船,至北室韋抄掠。無甲冑,以石為矢鏃。”明朝坤輿萬國圖原圖所註解無大差別。以筆者來看此處要從文獻中的“室韋”(隋朝時)一地望來考察。隋朝後唐朝時前期設有室韋都督府,屬唐羈縻都督俯名,其轄境今在外興安嶺以北。(《中國歷史大辭典》(音序版-2007年版第2347頁)。若以現代地圖考證來看,外興安嶺在俄羅斯稱呼為斯塔諾夫山脈(Stanovoy Khrebet),若以“室韋之北”來看其可能分布在今俄羅斯雅庫特(Yakutiya)境內北部的阿爾丹(Aldan)山原,阿爾丹河一帶。此地盛產黃金,,依照現在的現在的中國俄羅斯民族分布驅度寐就是中國的鄂溫克人。
驅度寐國驅度寐國

文獻記載


漢族文獻見《三國志·挹婁國》:“挹婁,在大東北千餘里,濱大海,未知其北所極。”徐傑舜(1989)認為,在唐代史書記有貝加爾湖東北500里處的“鞠國”養鹿,以鹿牽車,聚木為屋(今稱“撮羅子”),即為本族。《明一統志》稱為“北山野人”,並記“乘鹿出入。據周星(1986)調查,今天額爾古納左旗的鄂溫克人(舊名雅庫特人)仍以養馴鹿、狩獵林中為主要生計。他們唐時據《通典》仍有以石器為鏃部落,如室韋北的“驅度寐”人,又記流鬼“以骨石為鏃”。記弊利國是“以皮為舍”,“每獵得鹿,將家室就而食之,盡更移處”。記述室韋部“饒麞鹿,射獵為務”。又記各部多乘雪橇,多以樺皮作屋,與今天鄂溫克人中的生活情況相同,鄂溫克族是世居黑龍江流域的古老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滿語族通古斯語支,無文字。漢以前是肅慎最北部的一支,漢代包括在挹婁中,也為黑龍江北的一支。唐代屬北黑水靺鞨北部的一支(有人以為即靺鞨安居胥部),貝加爾湖東北維提姆河苔原森林區使鹿的“鞠”部落也是唐代鄂溫克族的一支。遼代稱“斡朗改”。元代稱“林木中兀良哈”,是“林木中百姓”中說通古斯語的部分中的一支,由嶺北行省管轄。元朝《異域志》可見其族源與北狄各族有關,
《異域志》記載,女真古肅慎氏之國也。其國人皆以魚鹿之皮為衣,風俗好歌舞,肘■〈月乘〉常帶利刃,晝夜不解,輕生重死,好戰鬥,無畏。所懼者惟野人,與野人為親者,即刺其面。鄂溫克族是世居黑龍江流域的古老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滿語族通古斯語支,無文字。漢以前是肅慎最北部的一支,漢代包括在挹婁中,也為黑龍江北的一支。唐代屬北黑水靺鞨北部的一支(有人以為即靺鞨安居胥部),貝加爾湖東北維提姆河苔原森林區使鹿的“鞠”部落也是唐代鄂溫克族的一支。遼代稱“斡朗改”。元代稱“林木中兀良哈”,是“林木中百姓”中說通古斯語的部分中的一支,由嶺北行省管轄。----所以鄂溫克族是滿族的近親。都播國,與野人同類,鐵勒之別種,分為三部,自相統攝。結草為廬,不知耕稼,多百合,取以為糧。衣貂鹿皮,鳥羽為服。國無刑罰,盜者倍征贓。分析---都播國,與野人同類,鐵勒之別種,薛延陀部落是駁馬國居民為鄂溫克族與鐵勒族,唐代薛延陀部落程經一統漠南漠北,所以鄂溫克族與突厥,鐵勒,蒙古族混居並不奇怪,所以都播國,與野人同類,鐵勒之別種,鐵勒之別種是鄂溫克族。文身國,其國極富,專用實貨,物至賤,行不齎糧。王居飾以金玉,市用珍寶交易,尚財利,好作商。凡人皆文其身,多者為貴。大漢國其國在大漢之中,人鮮有到者。無兵戈,不攻戰;衣毛革,與文身國同,而言語異,即野人國。貝加爾湖東北維提姆河苔原森林區使鹿的“鞠”部落是唐代鄂溫克族的一支。分析大漢國其國在大漢之中衣毛革,與文身國同,而言語異,即野人國。貝加爾湖東北這裡鄂溫克族與蒙古族雜居,所以文身國同大漢國言語不同,大漢國即野人國,所以鄂溫克族在元代也叫野人國。大野人,國有大山林,男子奶長如瓠,曾被韃靼追趕至,將奶搭在手上奔走。會人言,食葉,即野人同。世界糧農組織報告,俄羅斯2000年時擁有8.5億公頃森林,占全球總量的22%,占全世界溫帶林的43%.俄羅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森林面積保持穩定,鄂溫克族有時沒有什麼可的時候也吃樹葉鄂溫克人又稱埃文克人  Evenk  亦稱埃文基(Evenki, 亦作Evenky),舊稱通古斯人(Tungus)。是西伯利亞北部許多小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一支。社會進步亦有差距。鄂溫克人今仍有少數馴鹿部落從貝加爾湖區遷入,猶如鄂倫春人因南遷而改以牧馬為生,這部分鄂溫克人因居大興安嶺北部,馴鹿不至死亡而保存下來,人口只 160人(1989),養馴鹿只有 800頭左右。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如砍林、病害、狼害等,使森林載畜力下降。因生態環境變壞,種群太小,不利選種和繁生,濕地變少,蘚苔、石蕊、蘑姑、草類、樹枝葉減少,使馴鹿食物缺乏,致使鄂溫克人頻繁遷居(冬春2~4天遷一次,夏秋10~20天遷一次),尋找新牧場,亦利於獵射。但由於槍械進步,林地縮小,狩獵業也日見衰落。這裡今天成為我國唯一放養馴鹿地區,但已屬於世界馴鹿分布最南地區了。馴鹿放養是野生狀態,但溫馴易養,除供食肉、用皮、飲奶外,還是運輸工具。搬家時,馴鹿王先導,其後分馱老、幼、婦女、家具、獵物成一鹿幫長隊。每次行程約6~10公里不等,成為森林牧民與獵民相結合的生活型,已有上千年歷史。馴鹿舊名“四不象”①。鄂溫克人以養馴鹿為生,使家無定居。建國後,多次促使定居,但因不改養獵結合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又日差,使林區人民生活全靠國家保證。與北美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亦為養鹿乘橇通古斯人)近年由 9個部落分展成 13個部落情況不同。作者在加考察時,即知北美的民族政策較我國為有效,主要是對地理環境的保育成功,養獵經濟與人民生活都較現代化所致。不強調農業發展和要求定居。
唐代北亞部落國家唐代北亞部落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