騫王村

騫王村

騫王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城東7公里西戶路上,屬西安市鄠邑區秦渡鎮轄區,距西安市區約22公里。全村現有354戶村民,1335口人,1754畝耕地,分四個村民小組。村黨支部有委員5人,現有中共黨員70名,村級幹部14人。近幾年來,在省、市、縣、鄉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重視下,在村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騫王村不斷加大文明村建設力度,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文化建設,教育事業,人居環境等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今日的騫王村,環境優美,村容整潔,家家有餘糧,戶戶有存款,村風端正,秩序良好,呈現一派繁榮興旺、富強文明景象。自1997年以來,該村一直保持著“全省自治模範村”、“省級文明村”、“省級小康村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現為全國文明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騫王村
  • 別名:騫五橋、王五橋、騫王四堡
  • 行政區類別: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秦渡鎮騫王村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地區
  • 政府駐地:騫王村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區碼:710312
  • 地理位置:關中平原中部
  • 面積:約2平方公里
  • 人口:1335
  • 方言:陝西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西安火車站;高鐵鄠邑站
  • 車牌代碼:陝A
  • 距西安路程:22公里
  • 所獲榮譽:陝西小康示範村、全國文明村鎮
簡介,發展,

簡介

騫王村由騫第五橋村和王第五橋村與一九五七年合作化時兩村合併而成,改名騫王村。居民四百三十一戶,一千三百零九口人,一千三百二十三畝耕地。地處鄠邑城東六公里秦戶路上。屬西安市鄠邑區秦渡鎮轄區。
此地遠在東漢章和年間,有一複姓第五之人,在蒼龍河上築橋,故名第五橋。明朝嘉靖年間,關中大地震,死八十三萬人。長戶一帶幾無人煙,後經朝廷移民開荒復興。此後於明朝萬曆年間,金陵(南京)騫家巷一騫姓士人宦遊陝西,落戶於此,繁衍成村,名村騫第五橋村。同時期,又有王姓來此,居於騫第五橋村東,名村為王第五橋村。據考,唐朝杜甫《草堂詩集》有“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之句。明朝湯顯祖《牡丹亭》書有“背上驢兒笑,心知第五橋”之句。書注,第五橋位於長安韋曲西。由此斷定,歷代此地即著名勝地。
騫第五橋村北堡、南堡、莊子三堡和王第五橋村兩村相距半里。世代和睦相處,排班論輩。舊時舉辦私塾,公眾議事,均在一塊,儼然一村,故原有騫王四堡之稱。

發展

騫王村人以農為業,舊時村人兼營縛苕帚,長期擔外出賣笤帚賺錢湖口。解放後,大搞農田基建,打井修渠,深翻改土,為糧食增產打下基礎。進而搞多種經濟,先後經營良種農場、氣錘廠、木工組、印刷廠、養蜂廠、果園。紙袋廠等。改革開放時,與一九八四年建立水泥廠,經過擴建,年產水泥十萬噸。接著有聯建一座2*3000KW火力發電廠。搞活了經濟,開拓了農工商齊頭並進的新局面。
騫王村人隨著改革開放的加速發展成立了騫王村農工商公司。走出了生產大發展的道路。並以其尊老、愛幼、敬賢、惜才的村風,及勤奮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及重教育、重衛生、重環保、重村建規劃等,曾先後獲得省、市、縣文明先進村的稱號。現在騫王村人正在沿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騫王村
騫王村
騫王村
騫王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