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龍鎮

騎龍鎮

騎龍鎮幅員面積64.61平方公里,轄20個農業村和3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6.08萬人。2001年4月由原騎龍鄉、坩坳鄉、永勝鄉合併而成。氣候溫和,環境優美,特產豐富,盛產稻穀、小麥、玉米、水果、蠶桑、生豬、魚類等,尤以黑山羊遠近聞名。

騎龍鎮位於縣城東北,鎮政府駐地騎龍場,距縣城16公里。鎮城東鄰代寺鎮、隆昌市響石鎮,北接大安區回龍鎮和隆昌市黃家鎮,西與獅市鎮接壤,南與龍萬鄉、東湖鎮毗鄰。轄區面積69.45平方公里,居民戶數1.6萬戶,人口約6.1萬人。騎龍鎮屬農業大鎮,全鎮耕地面積6.6萬畝,種植業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高粱、油菜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甜橙、竹筍為主;養殖業以生豬、黑山羊、肉兔及雞、鴨、白鵝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騎龍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富順縣
  • 政府駐地:騎龍場
  • 電話區號:0813
  • 郵政區碼:643211
  • 面積:64.61平方公里
  • 人口:6.08萬人
  • 方言:四川話-自貢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火車站自貢站
  • 車牌代碼:川C
基本介紹,建制沿革,地理及人口,經濟建設,主要經濟指標,農業,林業,養殖業,招商引資,社會發展,民生事業,社會事業,教育工作,基礎設施建設,黨群工作,黨建工作,人大工作,紀檢工作,徵兵工作,社會狀況,名勝古蹟,

基本介紹

騎龍鎮將誠信政府、守信政府作為宗旨,把帶領全鎮人民共同致富奔小康作為追求目標。重點打造農業七大基地(筍竹、蠶桑、優質稻、養鴨、養兔、養羊基地);發展以洞子口農業觀光旅遊為核心的地方旅遊業;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全鎮公路總長178公里,實現公路村村通;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中國小教育得到普及;境內場鎮設施齊備,環境優美;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建制沿革

騎龍鎮以駐地騎龍場得名。
清置在城鄉騎龍保;民國元年,並羅寺團一部分置騎龍團;
民國23年,稱騎龍鄉;民國29年,並石牛團部分屬地稱石龍鄉
民國36年,稱騎龍鄉;
1951年,分置騎龍、楊家、南極鄉;
1955年,3鄉合併仍稱騎龍鄉;
1958年,改鄉為公社;
1984,改公社為鄉;1995年,建騎龍鎮;
2001年,由原騎龍鎮、永勝鄉、柑坳鄉3鄉鎮合併稱騎龍鎮。

地理及人口

騎龍鎮位於縣城東北,距縣城16公里,鎮政府駐地騎龍場。東鄰代寺鎮和隆昌縣響石鎮,北接大安區回龍鎮和隆昌縣黃家鎮,西與獅市鎮接壤,南與龍萬鄉東湖鎮毗鄰。境內場鎮4個,即黑石場、騎龍場、柑子坳場、黑石場(永勝市場),小集市4個,即三塊碑市場、爛包農貿市場和金盤奄市場、王家巷市場,小溪9條。幅員面積6461公頃,轄32個農業村,3個居委會,321個農業社和5個居民小組,現有總人口6.08萬人。

經濟建設

主要經濟指標

2014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2億元,增長8.5%;農業增加值完成2.41億元,增長4.9%;工業總產值達到5.45億元,其中規上企業完成2.68億元,中小企業完成2.77億元,增長25.6%;招商引資完成1.14億元,超全年任務的128.8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億元;地方級稅收收入完成242萬元,完成任務數的11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98億元,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143元,增長1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22238元,增長13.1%。2014年,全鎮向外輸出勞動力2.6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92億元。通過最佳化發展環境,創新服務方式,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全年新包裝項目3個,完成年初任務的150%。新發展民營企業2戶。蜀佳味業已實現全面投產,騎龍柑坳掛麵廠於今年正式開始經營,邦特混凝土公司正加緊建設,將於今年投產。眾多企業的落戶、投產,為該鎮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推動力。

農業

加大優良品種宣傳力度,狠抓偽劣種子查處,提高民眾辨別真假能力。宣傳種植新技術,發放宣傳、技術資料850份。新建山平塘14口,整治屯水田坎23根。老英、田扁兩村集雨節灌工程全面竣工,建成蓄水池163口。大土村大力提倡清潔能源,新建沼氣池130口。騎龍農機加油站遷址落成,正式投入運營。全鎮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盛產稻穀、小麥、玉米、紅梁、水果、蠶桑、生豬、小禽畜、魚類等,尤以黑山羊養殖遠近聞名,重點打造農業七大基地(筍竹、蠶桑、優質稻、養鴨、養兔、養羊基地)。騎龍鎮著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狠抓典型引路,取得實效,已建成洞子口風景區、大土村科技示範園區、濫包水產特種養殖基地、金盤庵農貿市場等。

林業

對1999年以來退耕還林小班逐個清理,通過抓林下退耕,抓管護質量,嚴格按照糧食改補現金政策兌現農戶補償。抓好市場銷售,林業站不計酬勞協同廠商收購鮮筍,保證筍竹產、供、銷渠道暢通,推動筍竹基地建設。

養殖業

騎龍鎮採取有力措施,積極鼓勵和扶持農戶發展養殖業。制定了《幫扶農戶發展養殖業辦法》,將幫助村民發展養殖業納入鎮、村幹部年終目標考核;黨委、政府定期邀請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養殖培訓,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由政府出錢,對集中飼養的家禽家畜進行免費防疫,有效提高了養殖戶積極性;積極牽線搭橋,建立生豬外銷網路,部分肉豬已銷往內江成都等地。
騎龍鎮充分利用馬耳橋村水源豐富的自然優勢,對農戶養殖白鵝的傳統習慣給予積極引導,使養鵝業成為全村的主導產業。2004年9月,鎮、村組織協調養鵝大戶組建了白鵝養殖協會,通過開展“大戶帶小戶”、“規模戶幫助散養戶”技術幫扶活動,帶動全村農戶普遍飼養,該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白鵝村”。村里發展規模養殖戶220戶,其中200隻以上的大戶200戶,白鵝成為村民喜愛的活“銀子”。2007年,騎龍鎮馬耳橋村出欄商品鵝7.5萬隻,實現產值255萬多元。

招商引資

騎龍鎮水電、閉路電視、郵政通訊等設施齊全,各村都已安通電話。鄧隆路、柑永路、柑獅路橫貫境內,構成發達的交通網路,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和70%的社通公路。利用節假日召開外出知名人士座談會等形式,搞好回引工程,提供優惠政策,培養良好投資環境。2005年,引進資金580萬元,完成柿鑫養牛場、萬麟竹製品加工廠落成和騎龍鎮加油站組建。發展私營企業5戶,個體工商戶130餘戶。

社會發展

民生事業

2014年全年民生支出700餘萬元,有效的落實了惠民利民政策。開展了農村勞動力實名制登記,狠抓農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積極推進小額人身保險工作。與此同時,紮實推進201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做到應保盡保。著力落實低保政策,對低保戶進行了認真清理核實,共取消不符合條件的城鎮低保享受對象19人,農村低保享受對象351人,對符合享受低保條件的對象按月足額發放低保金,累計發放227.75萬元。全年解決了930人的臨時生活困難,共發放現金45.25萬元。在井壩、大田、龍田三個村建成了農村幸福苑,發放廉租房補貼8.7萬元。完成農村C級危房改造84戶,D級危房改造14戶。

社會事業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全面落實“單獨兩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1‰以內,全年已落實單獨二孩20人,對部分符合條件的計生家庭發放扶助金42.93萬元,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11.08萬元。農村書屋、社區書屋實現全覆蓋,各類文化體育惠民活動實現常態化開展。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鎮共普查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131個,個體工商戶564戶。積極抓好徵兵工作和民兵預備役訓練,完成24名新兵入伍任務,國防後備力量建設進一步加強,全民愛國意識明顯增強。檔案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績,獲得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範鎮稱號。

教育工作

積極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全鎮國中升重點高中122人。

基礎設施建設

2014年投資104萬元在全鎮20個行政村實施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項目。全年總投資2734.8萬元,實施了甜橙管護、綠色花生、現代農業、高標準農田、水保工程、口糧田建設等17個特色工作和工程項目。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均按縣上要求順利穩步推進,成為全縣唯一按時完成鞏固提升新農村示範片建設的鎮鄉,為以後我鎮的農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投資70萬元,修建燕岩村李灣路2公里;全年完成了94.9公里公路養護和1.49公里路側波形護欄的安裝。投資300萬元,在騎龍場建污水處理廠;投資180萬元,完成了金盤村等農村安全飲水管網建設;投資30萬元,對騎龍場鎮路燈進行建設,共配套8米單挑燈40套,配電箱1個,線路1.5千米。各類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明顯提升了我鎮的生活生產環境,為我鎮經濟社會的高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抓好新農村建設的同時,紮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突出抓了宣傳教育和“五亂”治理,動員全民參與城鄉環境整治,場鎮垃圾實行集中清運至九洪蓮花垃圾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通過平時緊抓不懈,節假日重點督促,全年共清除各類垃圾90餘噸,進一步美化了城鄉環境。大力打擊違法用地、違章建築,嚴格按程式審批用地,保護了基本農田。開展了水廠回購工作,解決了人民民眾的安全飲水問題。開展了農網和低電壓台區的改造,保障了村民生活用電。有效落實“禁燒”工作,提升了空氣品質。

黨群工作

黨建工作

2005年,以建設“五風”、規範“五權”、提升“五力”為重點,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幹部“五力”突出實效性,鎮學校開展實用技術培訓8期,培訓1500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加縣技能培訓33名。繼續推行“支部+協會”工作模式,騎龍鎮白鵝協會支部掛牌成立,進一步促進白鵝養殖業發展。

人大工作

騎龍鎮人大主席團除開展四個季度縣、鎮代表活動外,6月,在鎮人民代表中開展“履職考核、選民評議、創先爭優”活動,即代表聯繫10戶選民,為選民辦1—2件好事、實事,反映選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由選民評議代表在履行職責中的各項表現,考核結果張榜公布。

紀檢工作

開展黨風黨紀和廉政教育,組織機關幹部學習《黨員處分條例》,檢查學習和貫徹落實情況,嚴格考核打分,逗硬獎懲;年內,受理民眾來信來訪15件,均按期辦結。

徵兵工作

2005年,在徵兵宣傳動員會上兌現2004年獎懲,並落實2006年徵兵任務和具體考核辦法。應徵入伍青年18人。

社會狀況

村鎮建設 2015年,治理溪河、水庫等水域環境,敷設張家等9村飲水管網6千米,解決3村、6所農村國小飲水問題。改造農村C級危房140戶、D級危房32戶,修築南極、觀音、張家等5村道路,硬化村道10.78千米。開工興建觀音村王家巷、紅斗村二龍山等農民集中居住點3個。年末,累計建成農民集中居住點9個,占地面積11.69公頃,有住房711套,建築面積17.96萬平方米。
文化體育 境內居民喜愛耍龍燈、唱麼姑兒燈、唱川戲“吼玩意兒”等民間文化活動,保留有獻新、婚嫁、出行、建房等習俗。2015年,開放村、社區書屋23個,建成金盤、觀音等村農民健身設施和人口文化廣場,配備籃球架、桌球台等,舉辦春節文藝演出、拔河、籃球友誼賽等文體活動6次。
教育 2015年,整修校舍850平方米,建成柑坳九年制學校中心幼稚園。鎮境有九年制學校3所、中心完全國小1所、村級國小13所(含私立國小2所)、公辦幼稚園14所、私立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910人,在校小學生5312人、國中學生1720人。
醫療衛生 2015年,兒童免疫接種疫苗3800餘人(次),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5.55萬人。年末,鎮境有衛生院1所,開放病床42張,有衛生技術人員42人、萬元以上設備5台。
社會保障 2015年,納入城鄉低保1683人,供養“五保”人員362人,醫療救助497人(次)45.3萬元,發放生活困難救助金137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3.32萬人,發放1.35萬人基本養老金645萬元。

名勝古蹟

鎮境有鐵牛寨、花房子、錢庫、戲樓等古建築,有黑石包、臥雲洞、蔡家洞、蠻子洞等古蹟。曾建有村間小廟20座,但多無特色,並損於新中國成立後“破四舊”運動中。2015年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的僅有文魁殿1處。
文魁殿位於石山村2組村道北側,建於清代。文魁殿現存門樓1座,建築占地面積40.68平方米。門樓系磚石建造,四重檐歇山式,通高7.2米、橫闊20.34米,呈外八字形,有鰲角飛翹16個;正樓脊塑葫蘆寶鼎,每層脊吻泥塑魚化龍,通體脊飾泥塑貼青花瓷片;大門牆體雕塑彩繪獸獅、動物、山水圖案,兩邊牆體透空瓣狀窗花。該門樓建造雄偉、俊巧,泥塑精美繁華,形態生動,且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