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墩古文化遺址

駱駝墩古文化遺址

位於青浦縣重固鎮北約1.5公里的農田中,土墩近橢圓形,平頂,東西長35米,南北寬25米,離農田高約2.5米,其上有一水潭,長年積水不乾,顯示墩內有墓葬跡象,當地稱為風水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駱駝墩古文化遺址
  • 南北寬:25米
  • 農田高:2.5米
  • 東西長:35米
基本介紹,遺址探掘,

基本介紹

駱駝墩,又是明清時期縣境內八座烽火墩之一。
1957年,上海博物館考古部到青浦作考古調查,曾在墩的西南角發現西周吳越文化的曲折紋和回字紋印紋硬陶瓿各1件,灰陶罐4件。1959年市文管會試掘,在墩的中心發現西漢墓1座。1962年和1973年,配合平整土地又在墩上清理西周和春秋墓各1座,西漢墓2座。西周墓在墩的西側,深約1.5米,是1座土坑墓,坑內僅見點滴朽骨殘跡和1件隨葬印紋硬陶罍。此器陶色紅褐,卷唇,束頸,圓球形腹,圜底,器形接近馬橋文化,器表滿拍折線紋和回字紋複合印紋,紋飾粗深,製作精美。春秋墓。位於西周墓之東南側,亦為土坑墓,隨葬原始瓷碗3件。青黃色釉,灰白胎,卷唇,扁圓腹,平底,內底有粗深的輪旋紋,為春秋時代原始瓷典型器。3座西漢墓都挖掘土坑埋葬,形制相同,深約2米,長方形。1962年發掘一墓,坑內東部有棺木朽蝕痕跡,與醬褐色的棺上漆皮並有鏽蝕的鐵釘5枚,棺內人骨難辨痕跡,僅在北端見數枚牙齒,在頭前右上角有用麻布包裹痕跡的銅鏡1件,土坑西部排列青釉盒、鼎、壺、瓿和灰陶罐等陶瓷器17件,其中除罐有7件以外,其他都作成雙堆置,在瓿的近旁尚有麻布包裹印痕的泥質半兩錢近百枚。這些器物,陶器均為泥質灰陶。青釉器屬半瓷半陶,灰紅色胎,腹部以上施青綠色釉,下部露胎。器物形制,鼎帶蓋、附耳、蹄足,蓋上突出3小鈕。壺高頸、圈足,肩部有兩髮辮形耳,瓿小口鼓肩,平底,器形矮胖,鋪首形附耳高與口部持平,底有3小足,都屬西漢早期特徵。至於半兩錢為西漢武帝元狩五年使用的貨幣,銅鏡作川字形鈕,飾蟠龍紋,更具有戰國晚期風格,因此此墓屬於西漢早期墓葬。墓主人使用鼎、盒、壺、瓿等禮器隨葬,是有一定地位的官員。1979年公布為青浦縣文物保護地點。

遺址探掘

駱駝墩遺址經1959年的第一次探掘到1962年的試掘基本探清了具體事函,在土墩表面下,深30--50厘米處有幾何印紋陶片、夾沙陶、泥質會陶和釉陶片,也發現了石鏃和灰屑,印陶紋以曲折紋、席紋、回字紋和米篩紋為主,米字紋和窗欞紋少見。在土墩西南角,距墩面深2米處,又發現一座漢墓,除7件陶器單件外,其他均為成雙放置,鼎盒為釉陶,色黃綠,陶胎紅褐色,盒圓球形。有子口,蓋如復碗,平底,圓足高12.5厘米,鼎深腹矮足,足有獸形裝飾,瓿為小口平底,肩部刻劃
雙線弦紋和波浪紋,罐和為灰陶、質鬆軟。還有陶漢豐收兩錢和蟠龍紋銅鏡一,系戰國晚期至西周時期的風格,說明這是一座西漢前期的墓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