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少明(《航空雜誌》社原社長、編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駱少明是空軍航空雜誌》社原社長、編審,自詡為一個“講故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駱少明
  • 國籍:中國
  • 職業:《航空雜誌》社原社長、編審
  • 性別:男
簡介,鑄思想利劍,

簡介


駱少明大校駱少明大校

鑄思想利劍

2012年6月23日,我國傳統的端午節。這天,空軍大校駱少明收到一條不同尋常的簡訊——來自太空的一首詩:“屈原昂首問天宇,大鵬展翅何處去?神舟天宮會九天,心海逐浪歌萬曲!”簡訊的作者正是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當時正在“天宮一號”上環繞地球飛行,特意委託她的丈夫給老師駱少明傳送簡訊。
駱少明是何許人也?女航天員又與他有著怎樣的淵源?
2010年5月3日,在劉洋、王亞平即將離開空軍到航天員大隊報到之際,因緣結識了駱少明。暢聊之時,兩位女航天員被駱少明滿腹深刻卻不乏生動的“仰望藍天”、“空天一體”等各種故事深深折服,離別之際還意猶未盡。此後,劉洋、王亞平同駱少明聯繫密切,成了他的“冬粉”,還在簡訊和電話中,親切地稱他為老師、兄長、良師益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駱少明和女航天員劉洋、王亞平駱少明和女航天員劉洋、王亞平
著名軍事家拿破崙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劍,一種是思想,而思想最終總是戰勝劍。”駱少明對此補充道:戰爭是對劍的洗禮,和平則是對思想的歷練。作為軍人和軍事學者,不僅要讓人真實而深切地感受到劍的光芒,更要讓人觸摸到思想的力量。
駱少明那些蕩滌人心、啟發心智的故事,正是他通過博覽群書,在思想馳騁的廣袤田野上融入自己登高遠眺前瞻思考的結晶。
於是,採訪駱少明,就從他的故事和他講的那些故事開始……
其實這個“講故事的”講的故事都非同小可……
記者采寫駱少明老師的想法,源於讀了《聯合作戰全景解析》一書。該書匯集了包括駱少明在內的13位教授、專家、學者在中央電視台軍事頻道的講稿。令人矚目的是,本書主編、時任總政幹部部部長的於大清將軍在《前言》中,把這13個同志稱為“我軍當代最優秀的軍事理論專家”。
隨著採訪的深入,記者深深感到:駱少明這個“講故事的”非同小可。他認為:作為軍事學者,不能關起門來做象牙塔里的書生或資料堆里的書蟲,必須密切注視世界軍事風雲,高度關注世界強國空軍發展的趨勢,強烈憂患我們國家空天的安全,而且還要走向社會大聲疾呼、“廣而告之”。因而,當別人的文集取名為“春花”、“秋月”、“真相”、“揭秘”的時候,他把自己“央視講稿彙編”的書取名《大國空軍》,滿滿寄託著心繫空天、志存高遠的情懷。
近3年內,駱少明16次在中央電視台軍事頻道開講,五個專題是:《軍人應當怎樣過清明節》、《大國空軍》、《聯合作戰中空中力量的地位和作用》、《讓戰爭拐彎的細節》和《空天時代的空軍》。在“時間貴如金”的央視,像駱少明這樣在黃金時段內系統地、集中地解讀空天時代、宣傳人民空軍,可以說絕無僅有。一天深夜,正在下部隊檢查工作的一位空軍上將,特意從外地打電話給駱少明,對他在央視講的課表示讚賞。
駱少明在央視講課駱少明在央視講課
駱少明講課,善於對大量材料進行歸納概括,使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明朗化。比如他講世界空軍史,就總結了“五個第一”:第一架飛機的誕生;第一次擊落敵機的空戰;第一支獨立的空軍創建;第一本關於空軍的著作《制空權》出版;第一場空中力量的聯合作戰。
對於第五個“第一”,駱少明講解道:
發生於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是以美軍為首的一場聯合作戰行動。其最大特徵在於,第一次只動用空中力量便達到了戰爭目的,而且是驚人的零傷亡。科索沃戰爭是世界上第一場全部由空中力量完成的聯合作戰,這場戰爭揭示出空天力量必將是進行現代戰爭的決定性力量。
這“五個第一”,駱少明上央視講、下部隊講,哪怕他在擔任空直藍天幼稚園建園60周年籌備組專家組組長、總顧問時,對老師們也在講。聽過的人,無論是中國航空博物館的航空史專家還是普通老百姓,都是交口稱讚。
駱少明講課,絕不打無準備之仗。他時時處處注意學習,隨時隨地積累資料,用的時候“大米白面、油鹽醬醋”一應俱全,自然會做出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的“飯菜”。上世紀90年代,駱少明在擔任空司辦公室副主任兼空軍保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期間,就對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克格勃等世界四大頂尖情治單位的竊密手段有相當深入的認知,同時對戰爭史上保密、泄密的典型案例了如指掌,因而當央視軍事頻道要求駱少明講課涉及這方面的內容時,很多材料便隨手拈來,很快就寫出“情報戰中讓戰爭拐彎的細節”,作為《讓戰爭拐彎的細節》的第一講,其餘三講是:“進攻作戰中讓戰爭拐彎的的細節”、“防禦作戰中讓戰爭拐彎的的細節”、“心理戰和不對稱作戰中讓戰爭拐彎的的細節”。
這就是駱少明的厚積薄發。他的故事啟示我們:歷史,能給今天鮮明的警示;歷史,更能給未來豐富的營養。
而他最想讓觀眾知道的,是一個邊防戰士的故事……
一次,駱少明在中央電視台錄製節目的時候,特意講了一個邊防戰士的故事,之後說了這樣幾句話:“幾年來,我心裡一直惦記著這個不知姓名的士兵。此刻,我不知道你是否還在部隊,你是否能看到這期電視節目。我想,無論你在哪裡,我站在央視的講台上,再次向你敬禮!”
那是2007年清明節後,駱少明到駐西藏的空軍部隊採訪。飛機從成都起飛後,他的鄰座是一位安徽籍的空軍一級士官,剛休完假回部隊。當駱少明得知他的工作單位,是空軍甘巴拉雷達站的時候,即刻肅然起敬。因為,甘巴拉雷達站海拔5700多米,空氣中的含氧量還不到內陸平原的一半,屬於“生命禁區”。然而,為了祖國西南的安寧,空軍官兵長年值守在這裡的工作崗位上。當駱少明得知這位戰士七八歲時父母雙亡,是哥哥嫂子把他養大並把他送到部隊時,試探性地提出,你是否願意調回內地,或調到離家近一點的地方?這位士官的回答讓駱少明感慨萬分。他說:“首長,甘巴拉的確很苦,但我們雷達站的站長和戰友們在這裡一呆就是幾年、十幾年,如果我怕苦調走了,他們會看不起我的;再說,我調到內地去,內地就會有戰友來替換我,把苦留給其他戰友,我的內心會非常不安的。還有,這次回家探親,嫂子因病去世了,因為回家的路途遙遠,等我回到家裡,像娘一樣把我撫養成人的嫂子走了,我連面都沒見上。清明節那天,我在嫂子的墳前跪了很久,發誓一定要當最好的兵、一定要做最好的人,來報答生育了我的父母,養育了我的哥嫂,教育了我的組織和領導,幫助了我的戰友們。”
聽到這裡,駱少明這個老兵為一個戰士流淚了。當駱少明問他的名字時,他說:“首長,你只要記住有一位熱愛甘巴拉雷達站的空軍士兵就可以了。”
飛機到了貢嘎機場,在分別之際,空軍大校軍官駱少明莊重地挺胸、抬頭、立正,向這位不知名的戰士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我注意到,講這個故事的過程中,駱少明的眼眶中噙著淚花。
為什麼“見過大世面”的駱少明會對一個邊防戰士念念不忘,他又給記者講了“空軍大院銀杏樹”的故事——
解放初期,空軍大院建好後,關於院內栽種什麼樹木,一直沒有定下來。一天,劉亞樓司令員與夫人在大院內散步,劉司令員對他夫人說:“大院主路的兩邊栽銀杏樹,就這么定了。”夫人問:“為什麼要栽銀杏樹?”劉司令員說:“今天下午,我在一個材料上看到,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進行核子彈轟炸後,第二年這兩個地方幾乎寸草不生,唯獨銀杏的樹葉長出來了。我們人民空軍就要像銀杏樹一樣,連核子彈都不怕,還怕什麼困難!”
講完這個故事,駱少明接著說:“今天的銀杏樹,夏季為我們遮蔭;到了秋天,金黃色的銀杏樹葉讓我們心曠神怡。我感到,劉亞樓司令員為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銀杏樹,更留下了人民空軍特有的一種精神、一種品格、一種素質和英勇頑強、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魂魄。而那名邊防戰士讓我看到了空軍人的精神和品格,我敬佩他。”
“講故事的”卻說自己沒“故事”……
讀名人傳記,可以看到這樣的描寫:某某科學家就連走在路上也苦思冥想,撞在了大樹上,還連聲說“對不起”。這一類事情被稱作“名人軼事”,挺有意思,時不時被媒體炒作一下。
採訪駱少明,記者沒發現這樣的素材。請他講講關於自己的“故事”,回答得很乾脆:“沒有。”
記者深知,駱少明43年的軍旅生涯中,在基層幹了13年,空軍機關工作了30年。其中,在師職領導幹部的崗位上,整整18個年頭。其間,空軍對機關二級部部長7次考評,駱少明次次都是優秀。
據空軍司令部直屬工作部的領導介紹,駱少明雖然長期在首長身邊和空軍機關工作,但他從來沒有為個人問題伸過手。他認為,向組織上“伸手”是莫大的恥辱。不僅如此,他還數次把晉升職稱的機會讓給別人。
駱少明始終牢記著時任空軍司令員許其亮上將2009年講的一段話:“當前,空軍的建設和發展面臨著又一個攻堅期、創業期,迫切需要用新的理論指導和牽引。因此,我們必須強化戰略思維,主動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來謀劃空軍的建設和發展,揭示空軍建設和運用的特點和規律。這就要在理論上說清自己,搞透現在,看準未來,用科學知識為發展鋪路,用創新理論為轉型導航。”
他神情坦然地說:“作為一個搞軍事理論研究的人,熱愛空軍,不能只愛空軍的職位,而更要愛事業、愛本職工作,為空軍的理論建設盡心竭力作貢獻。”
駱少明的品格是不尚空談,言行一致。
這些年,他既不“串門”拉關係,也很少吃喝應酬。那么,駱少明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哪裡?
——他在密切關注近年來爆發的四場高技術局部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他認為,這些戰爭雖然背景、對象、時間、地區和規模各不相同,但也存在不少共同之處,可以從中窺見未來戰爭的輪廓;分析這四場戰爭,再一次印證了鄧小平同志的“今後作戰,空軍第一。陸軍、海軍、空軍,首先要有強大的空軍,要取得制空權,否則,什麼仗都打不下來”的英明論斷。
——他在潛心研究大國空軍的標誌、大國空軍的地位和作用、大國空軍的作戰運用。他主要以美國空軍為研究對象,把大國空軍的地位和作用簡明扼要地概括為:戰略打擊力量的重要支柱、航天力量的主體、局部戰爭的主力、“斬首”的利器、信息支援和信息對抗的主角、處置國際危機的快速反應力量、軍事變革的先導。他認為,大國空軍的標誌,主要是四個方面的能力:戰略威懾、戰略投送、戰略打擊、防空防天反導。
——他在精心解讀空天時代的來臨,空天時代空軍的作戰樣式、主戰裝備,空天一體及精確打擊,展望空天時代的發展趨勢。告訴大家:空天一體是大國空軍確立戰略軍種地位、履行戰略使命、發揮戰略作用的必由之路;生活在空天時代的我們,應當仰望藍天、仰望星空,因為太空是戰爭最後的“高地”,也是所有國家和軍隊戰勝強敵的最後機會。
——他在深入探討“聯合作戰中空中力量的地位和作用”。通過透視近年來爆發的戰爭發現,空中打擊在聯合作戰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特別是科索沃戰爭。正如美國國防部在戰後所下的結論:“聯盟力量行動”是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空中聯合戰役。由此,他得出這樣的結論:沒有強大的空天力量,就很難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戰爭;沒有對稱的空天力量,主權國家將始終面臨強權的威脅;沒有威懾的空天力量,就不能履行一支軍隊的神聖使命。
——他成為全軍新聞出版系統軍事理論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榮獲編審職稱。在擔任空軍《航空雜誌》社社長的8年多時間裡,率領雜誌社的同志們,把這份空軍唯一的綜合性軍事指導期刊,打造成集工作指導、學術研究、技術戰術交流、高新科技知識普及為一體的優秀刊物,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空軍一位主要領導同志稱讚《航空雜誌》刊發的文章“經常給人以眼界上的拓展和思想上的啟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