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背金線䰾
拉丁學名:Sinocyclocheilus cyphotergous
䰾亞科金線䰾屬一種,是貴州省最具代表性的洞穴魚類,背脊上具有獨特的肉質角狀凸起,已被新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魚類。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4尾,體長70—122mm;采自貴州羅甸。
背鰭iii-8;臀鰭ill-5-6;胸鰭i-15;腹鰭ii-7—8。側線鱗或側線孔42—46。下咽齒3行,2·3·4—4·3·2。第一鰓弓外鰓耙數9—10。 體長為體高的2.6—3.0倍,為頭長的2.9—3.4倍,為尾柄長的4.6—5.0倍,為尾柄高的9.4—10.4倍。頭長為口角須的5.6—9.6倍。體高為體寬的2.2—2.3倍。
體頗高,側扁。頭後背部有一鉤狀肉質突,與背緣約呈30度角,頂端布有許多感覺器;身體最高處為肉質突發生處。頭前部平扁如鴨嘴狀,吻後急劇隆起。眼盲,極小,為皮膜遮蓋,中上位。鼻孔近吻端。口亞下位,呈馬蹄形。唇較薄,上下唇在口角處相連,唇後溝向前伸達頦部,左右不相連。須2對,吻須和口角須約等長。鰓蓋膜延伸至翼骨下方連於峽部,間隙甚小;鰓孔上角稍高於盲眼上緣。體鱗埋於皮下或裸露無鱗僅存部分側線鱗,鱗片極薄而細小。側線較發達,入後略下彎後平直延伸至尾鰭基中央。
背鰭外緣平截,末根不分枝鰭條較粗硬,後緣具鋸齒,末端柔軟分節;其起點比腹鰭起點略後,距吻端較尾鰭基為遠。胸鰭較尖長,後伸超過腹鰭起點。腹鰭後伸達肛門。臀鰭緊接肛門之後,距腹鰭起點較尾鰭基為近。尾鰭深分叉。鰓耙片狀,呈三角形,排列稀疏。下咽齒頂端尖而鉤狀。
浸泡標本全身乳白色。各鰭顏色與體色接近。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貴州省黔南州境內,貴州南部最大的地下河——大小井地下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