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軍大定與苗胞歡聚即席賦詩

《駐軍大定與苗胞歡聚即席賦詩》是太平天國詩人石達開創作的一首七絕詩。此詩是一首優美而富於抒情的即興詩,石達開以飽蘸著喜悅的筆墨,描繪了與貴州大定苗胞歡聚飲酒時熱情洋溢的場面,抒發和展示了他那沖天射日的壯志和勇往無畏的進取精神。全詩筆筆雄渾,出語灑落,豪情奔放, 英氣勃勃。真是詩如其人,讀其詩,可見其人,可聞其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駐軍大定與苗胞歡聚即席賦詩
  • 年代:清代
  • 作者石達開
  •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駐軍大定與苗胞歡聚即席賦詩
千顆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
五嶽抱住擎天柱,吸盡黃河水倒流

作品注釋

詞句注釋

①千顆句:據說苗家用黃豆、毛稗、高粱、小米、包穀、穀子等混合在一隻罈子裡釀酒,酒成,用通心桿子插入罈內,手扶著桿子低頭吸飲。千顆明珠,指各種制酒的原料,也借比收在革命隊伍里的人民戰士。
②君王句:君王,指滿清皇帝,低頭是飲酒的姿態,也借比對革命人民低頭屈服。
五嶽句:五嶽,指人的一手五指;擎天柱,指通心桿子,都是誇張的寫法,比喻革命力量的強大。
④黃河水:指酒。

白話譯文

瓮中之酒像千顆明珠一樣清冽,就是像我這樣的“君王”到這裡喝酒也得低下頭來。我的五個手指像五嶽一樣握住吸酒的通心桿子,盡情暢飲,似乎要把黃河之水吸盡,讓黃河之水倒流一樣。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從民間採集得來。南京內訌後,石開達率軍出走,途徑貴州大定縣,受到苗族人民的歡迎。他們以上賓之禮接待這位天國英雄,並請他飲以美酒,直至興盡方罷。作者感其心意破了酒戒,並吟了這首詩。詩句雖然說的是飲酒,但是寓意很深,詩從美酒寫起,寫飲酒的方式,寫飲酒的興致,最後以氣吞山河的雄姿收束全詩。他把美酒比作革命人民,滿清皇帝一定要在革命人民的面前低頭,寫得聲勢雄壯,顯示了革命的巨大威力。石開達的詩傳世不多,除《白龍洞題詩》一詩之外,就只有這一首,所以值得珍視。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詩人用奇巧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描述太平軍將領與苗族同胞歡聚宴樂的情景,表現出革命者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以及和苗族同胞真率無間的深厚友誼。這是一曲民族大團結的讚歌,閃爍著奇異的地方和民族的色彩。這雖然是一首軍民歡聚時即席賦就的應景之作,但是很有特色。首先是巧妙而又新穎的比喻。整首詩只有四句,其中三句里有四個比喻。用“千顆明珠”比酒,見其清冽芳醇;把五個手指比作五嶽,把吸酒的桿子比作擎天柱,別致而有氣勢;把飲酒的動作比為吸得黃河水倒流,顯示出豪壯。其次是寄寓深刻。按說,平常的歡聚,平常的宴飲,也只能產生平常的詩。可這首詩雖是寫飲酒,實是將此作為抒情的依託,不但歌贊軍民之間率真的友誼,而且進一步深刻地傾出胸中的豪情,展現其英雄氣概,大有氣吞山河的粗獷和壯烈,表現出軍人的膽魄。

名家點評

凌琳:這首詩既描繪了太平軍將領與苗族同胞親密無間的率真友誼,也表現出翼王石達開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直到今天,一些苗族老人還能背誦這首詩。
陳裕佑:這首詩以其形象化的描寫、特殊的藝術處理以及恢宏的氣魄而使人讀之讚嘆不已

作者簡介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聖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有關他的民間傳說遍布他生前轉戰過的大半箇中國,表現出他當年深得各地民眾愛戴。
駐軍大定與苗胞歡聚即席賦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