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獸藝術

馴獸藝術是馴獸師通過某些手段,讓各種動物按照事先設定的動作進行藝術表演,屬於一種傳統的雜技節目。馴動物節目,從總體上看比馬術發展更快,內容更豐富,在馴的方法上和表演的內容上都有較大改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馴獸藝術
  • 屬性:傳統的雜技節目
  • 發展較快:馬術
  • 釋義:動物按照事先設定的動作表演
簡介,馴獸為什麼聽指揮,

簡介

馴獸藝術是馴獸師通過某些手段,讓各種動物按照事先設定的動作進行藝術表演,屬於一種傳統的雜技節目。
馴動物節目,從總體上看比馬術發展更快,內容更豐富,在馴的方法上和表演的內容上都有較大改革。
有些馴獸節目在內容安排上不是單純地追求“動物演員”要像雜技演員那樣精益求精地翻跟斗、拿大頂,而是創作出很多富有生活情趣的新技巧感染觀眾。開封雜技團馬戲隊的《馴猴》,模擬兒童放爆竹的情景,刻畫出猴子又想放爆竹,又怕火燒傷皮肉的矛盾心理。後來,猴子進行了種種試探之後,在馴獸員的鼓勵下,終於完成點燃爆竹的動作,舞台效果十分強烈。馴獸演員與小猴以朋友的身份出現,與小猴一起玩耍,給人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馴白駱駝和小馬》是在原有《馴馬和駱駝》的基礎上發展成的新節目。白駱駝膽小而性烈,比起馴棕色駱駝難度更大。陳立本克服許多困難,經過四年多的調教,使白駱駝學會造型、跪行、單腿站及小川馬跳雙駝、小馬穿圈等新技巧,整場編排流暢,動作準確漂亮,音樂舞美協調,是馴馬節目中藝術性較強的節目之一,曾獲北京市雜技協會頒發的創新一等獎。
上海雜技團韓峰表演的《滑稽狗》,是一個妙趣橫生的節目。小狗“歪歪”不僅能乖乖地聽到槍聲後立即倒下裝死,還能在演員的手上、腳上倒立。更難能的是,整場節目中,小狗寸步不離丑角演員,不論演員走路或前後滾翻,小狗借其靈敏的跑跳技能,既不會被壓著,也不會離開演員的軀體而掉下來,整個節目幽默活潑,既有滑稽效果,又有高難技巧,演員與動物的默契配合,達到了相當的水平。這一新創作和蘇潔雪的《馴小狗》一起,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雜技比賽的“金獅獎”。
八十年代,馴化大型動物也有進展,上海雜技團新設了馴猩猩、馴大象、馴豬等新節目,在馴化方法上也有很大改進,不用拉鏈子、打棍子、餵食物等陳舊辦法使動物就範,而是與動物建立感情,諄諄善誘地使動物同演員合作表演。情技交融,張訓導訓練的猩猩“陸陸”,演什麼像什麼,演奏樂器,表演體操十分地道,演員吹號猩猩敲鼓,一板一眼絲絲入扣;對手體操表演,“陸陸”配合默契,不亞於人;猩猩“陸陸”多次參加拍攝電影,被評為中國的第一個“動物明星”。大象“賽莫”能表演大站行走,演員騎背大象大站,演員在象頭倒立,大象單足旱水旋轉等高難技巧,在第三屆全國雜技比賽預選賽中獲一等獎。
八十年代以來,上海雜技團馬戲隊等單位開始了馴猛獸的試驗演出。中年馴虎女演員朱建平和她的助手戴躍華馴化的雙虎,已經在上海、北京等地表演,反映強烈。芮保羅的《馴獅》也馴出了新水平,4頭獅子會表演獅子滾繡球,勇士騎獅,人獅交誼舞,獅騎機車,四獅嬉戲等新技。
中國馬戲的驕傲《馴熊貓》,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一九七四年,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在攝製科教片《熊貓》的過程中,得到了一頭取名“偉偉”的雄性幼熊貓。此後,由當時參加攝製組工作的上海雜技團老馴獸師張鐵山對它進行了試驗性馴化。熊貓正式劃歸上海雜技團以後,經過張鐵山和青年演員陸星奇的精心飼養以及長期、艱苦、耐心的馴化,根據熊貓的生活習性,逐步設計出了熊貓騎木馬、滑梯、翻跟斗、踩球、吃西餐、吹喇叭等一整套動作,“偉偉”終於成為世界上第一頭會表演雜技的大熊貓。平時性格疏懶,憨態可掬,又略顯笨拙的大熊貓,居然能四肢和諧地仰臥蹬球,能以大馭小靈活地耍弄刀叉,能不失重心地騎上木馬搖晃。它聰明、伶俐、幽默的特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使《馴熊貓》自始至終充滿著喜劇色彩。繼熊貓“偉偉”之後,上海雜技團又馴出“姣姣”,武漢雜技團馴出“英英”,福建動物園等也培養出會演戲的熊貓,它們都是世界動物界的超級明星,先後應邀到日本、泰國、新加坡、加拿大表演,受到上到皇家下至百姓的喜愛,為當代馬戲藝術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新中國的馬戲,為繁榮社會主義的文藝事業,為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作出了很大貢獻。它具有地道的中國氣派,是幾千年馬戲發展歷史的總結和提煉;它具有熱烈昂揚,樂觀豪邁的民族風格,深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
但是,由於經濟條件、場地設施以及動物來源困難、馴化動物經驗不足等種種原因,中國馬術、馴獸節目的發展,仍遠遠落後於雜技,除民間馬戲有相當規模的恢復,國營劇團中有動物節目者仍為數寥寥。隨著觀眾中的馬戲熱和一大批民間馬戲團體的興起,隨著武漢雜技廳的建立,相信中國的馬戲會開始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馴獸為什麼聽指揮

人們觀看馬戲時,對那些小狗算算術、狗熊打籃球、猴騎車、馬跳舞、山羊走鋼絲、駱駝轉圓圈,以及獅子、老虎走木樁、審火圈等表演,無不驚奇讚嘆。同時,觀眾們也希望知道演員究竟是用什麼方法,使這些頭腦簡單、野性不羈的動物聽從指揮的。
任何動物,都有它的幾種本能。一是膽小害怕,實行自衛或逃避,二是飢餓求食,三是發情求偶。馴獸演員就是利用它們的前兩種本能,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調教的。人常說馴動物離不開手上的鞭子和兜里的食物。用鞭子是利用它們恐怖的本能,用食物是滿足它們求食的本能。藉助鞭子和食物,演員才有可能使動物聽從指揮,使其循序漸進地學會“本領”。
用鞭子的目的,只是使它們聽話;不致調皮或傷人。而要使動物聽從演員的調教,最主要的還要靠多接近它們,增加動物和人的感情,使它們解除戒心,取得信任,這樣才有可能訓練它們。
和動物建立感情。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一般來說,年幼動物的野性較易馴服,它們接受能力較強,學習也較快。開始,馴獸演員經常給動物餵食餵水,使它們消除戒心。慢慢地,動物與人有了接近的表現。這時演員可以在籠子外邊摸摸它們的頭,用溫毛巾擦擦它們的身上,給它們梳梳毛。使它們感到舒服親切。當馴獸員摸清楚它們確實沒有傷害人的意思時,才能進籠子去餵食、搞衛生,和它們一起活動。
動物是沒有思維能力的,再聰明的動物也聽不懂人的語言。馴練它們,主要是套用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的原理。馴獸演員用固定的姿勢、語氣、音樂、動作,來指揮動物做不同的動作。做對了,就給點吃的。這樣反覆練習,使它們產生條件反射,只要看到馴獸演員發出某種信號,它們就開始表演固定的動作,做好了,就會領到一定的“獎賞”。
如馴練馬跳舞,一面用鞭子指揮,一面演奏節奏鮮明的音樂,這樣反覆訓練,鞭子和音樂在馬的頭腦里聯繫起來了。時間一長,就可以不用鞭子了。只要一奏起這種音樂,馬的頭腦中就會立即產生條件反射,馬就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起優美的舞步來。
馴獸演員要膽大心細,勇敢堅定。動物的頭腦簡單,一個動作不知要反覆地訓練多少遍才能記住。這不能性急,要讓它們慢慢地習慣這些動作。但也不能過分遷就,要慈中有威。
馴獸是件十分艱苦的工作。在我們讚嘆動物精彩的表演時,不要忘了它的背後凝聚著馴獸演員的辛勤汗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