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諼三窟
- 注音:féng xuān sān kū
-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 近義詞:狡兔三窟
成語出處深蒙薛公折節之禮,而無馮諼三窟之效。 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 深蒙薛公折節之禮,而無馮諼三窟之效。 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中...
狡兔三窟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iǎo tù sān kū,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馮諼客孟嘗君》選自《戰國策·齊策》,記敘了馮諼為鞏固孟嘗君的政治地位而進行的種種政治外交活動(焚券市義,謀復相位,在薛建立宗廟),表現馮諼的政治識見和...
三窟,拼音sān kū,意思是多種圖安避禍的方法。...... 三窟示例 編輯 (1). 三國 魏 吳質 《答東阿王書》:“深蒙薛公折節之禮,而無馮諼三窟之效。”...
過了一段時間,馮諼第三次彈鋏唱道:“長鋏歸來兮,無以為家牎”孟嘗君再次派人供他老母衣食。馮諼從此不再彈鋏,為孟嘗君“燒債契市義”,建立“狡兔三窟”,輔佐...
兔三窟是“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易於避禍, 出《戰國策》卷十一。...... “ 馮諼 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
馮諼[xuān](生卒年不詳),一作馮驩,戰國時期齊國人,是薛國(今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國君孟嘗君門下的食客之一,為戰國時期一位高瞻遠矚、頗具深遠眼光的戰略家...
什麼是狡兔三窟策略所謂狡兔三窟策略,是指談判者在預先確定談判底線的基礎上,還要認真考慮談判破裂後的退路。例如,企業在售房時,要預先考慮到在底線價格上若不能順利...
比喻人常做多種準備,以保全全。 《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 《三國演義》六O:“備一身寄客,未嘗不...
馮獾(又作馮諼xuān),戰國時期齊國人,是薛國(今滕州市東南)國君孟嘗君門下的門客之一,是戰國時期一位戰略家。他雖然向孟嘗君索取了不少的待遇,卻著實為孟嘗...
馮諼有超人的智慧,極具戰略眼光。他抱著對孟嘗君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為孟嘗君政治地位的穩定出謀劃策。在孟嘗君做齊國相國的幾十年時間裡,“無纖介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