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硝,女,清華大學物理系2008級博士生。師從薛其坤院士,主要從事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薄膜的生長和電子質研究。馮硝所在的團隊製備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磁性拓撲絕緣體樣品,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中起到關鍵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硝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薄膜的生長和電子質研究
- 主要成就:製備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磁性拓撲絕緣體樣品
人物簡介,成長過程,報填志願,博士階段,回憶童年,堅持的品格,
人物簡介
馮硝,女,清華大學物理系2008級博士生,師從薛其坤院士,主要從事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薄膜的生長和電子質研究。馮硝所在的團隊製備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磁性拓撲絕緣體樣品,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中起到關鍵作用。此項工作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被認為是“凝聚態物理學一項非常重要的成就”,“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目前馮硝已發表SCI文章7篇,其中2篇發表於《科學》期刊,一篇發表於《自然》子刊,曾獲“清華之友-光華獎學金”二等獎、清華大學物理系“任之恭”獎學金及清華大學“一二·九”獎學金等獎勵。
成長過程
報填志願
馮硝從不覺得自己素來就是“佼佼者”,就連當初選擇就讀的、今天她傾力奉獻、並從中取得豐厚回報的物理學專業,也都曾是她的“無奈之舉”。報考清華時,她的第一、第二志願都沒有達成,最終被調劑到了物理系。在清華物理系這個“高手雲集”的地方,馮硝並沒有馬上脫穎而出。入學之初,她的成績並不理想,甚至偶爾會成為“墊底”的那類人。物理係為大一學生開的普通物理學課程由楊振寧教授全英文授課,這對於馮硝而言,在知識掌握和語言使用上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當時也有過彷徨,想著自己是否應該轉專業。”馮硝回憶道,“但我明白一個道理,儘管我不知道未來自己會做什麼,但眼下我能做的也必須做的,就是做好當下的事情。不管未來自己是繼續留在物理系還是轉專業,這都是發展的‘資本’。”這一學年,馮硝一邊翻譯課本,一邊學習知識,生生“啃”下了一本被物理系學生稱為“紅磚頭”的巨著。她的學業成績也逐漸在系裡名列前茅,並培養起了幹事情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習慣,為未來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博士階段
進入博士階段後,馮硝師從薛其坤院士。由於研究方向的尖端性和實驗器材的昂貴,薛老師要求一年級博士生暫時不要直接碰儀器,而先要跟著師兄師姐們學習、體悟。時間一長,馮硝初來乍到時的新鮮勁頭便被磨滅三分,常常“宅”在宿舍看文獻打發時間。這一消極的狀態被導師一語點醒,“薛老師見我常常不在實驗室,就給我發了一封郵件。他說即使是看文獻,也要在實驗室里看,這樣有問題和疑惑可以隨時在課題組內交流解決。”馮硝回憶道。看到這封郵件,馮硝感動於導師在百忙之中對自己的關心,開始對自己的認知和行為進行深刻反思。“我認識到科研確實應當從基礎做起,不能急於求成,有了這種想法,我自然就一步步地進入到一名‘實驗者’的角色。”
馮硝說,如果說自己有一樣最為可貴的品質,那就是堅持。“做科研,很多人並不缺乏激情和動力,卻沒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到最後。很多成功的人,只是比別人多堅持了一下而已。”
回憶童年
馮硝小時候,也曾沒有長性,對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國小三年級時,是祖父的一個“任務”,在她的心裡埋下了一顆“堅持”的種子。祖父喜好泡製藥酒,藥材需要常常更換。一日,他把小馮硝叫到跟前,讓她將藥材從泡酒的窄頸瓶中取出。馮硝一開始覺得有趣,但眼看人參每次被夾到到瓶頸處時又會掉回瓶中,便動了放棄的念頭。面對馮硝的撒嬌,祖父一改往日的嬌慣,嚴肅地教育她說,“這件事你必須堅持下去。這一件事情想要放棄,其他事情也不會成功。”祖父的認真震懾住了小馮硝,她心裡突然生出一股前所未有的韌勁,嘗試多次後,最終在祖父的引導下,變換思路,將藥材搗成幾個細段,一點點地取出。這件往事,讓馮硝第一次明白了面對困難時,“堅持”的含義。
堅持的品格
馮硝這種堅持的品格延續到今天的科研工作中。拓撲絕緣體研究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探索,研究意義重大,但同時也伴隨著研究之路的漫長。研究歷程中,馮硝所在的實驗組曾遭遇了長達十個月的瓶頸時期,未取得任何進展,甚至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然而,在那漫長的十個月中,儘管系裡其他實驗組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馮硝也從未有過放棄自己研究的念頭。
“我的目標本來就不高,哪怕不能成功,排除些錯誤答案也是好的。放棄從來不是我要想的事情。”馮硝說。堅持,再堅持一下,或許只是這“一下”,就會造成結果的天壤之別。正是這種堅持的品質,使得馮硝一步一步地取得了今天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