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焱穎,男,博士,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焱穎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原子干涉陀螺、原子重力等
- 任職院校:清華大學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榮譽獎項,學術成果,
個人經歷
教育背景
1999—2003 ,博士,儀器科學與技術,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清華大學,中國
1997—1999,碩士,工程力學,複合材料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
1993—1997,學士,工程力學,航天工程與力學系,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
工作履歷
2006 - 至今,助理研究員、副教授,精密儀器系儀器所,清華大學,中國
2013.10 - 2015.1,訪問學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Holger Mueller組,美國
學術兼職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精密機械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美國光學學會(OSA)會員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會員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高級會員
中北大學兼職碩士導師
《儀器科學》編委會委員
研究方向
1.基於原子光學的新型導航與精密測量技術,研究興趣包括原子干涉陀螺、原子重力/重力梯度儀、量子慣性測量單元、原子磁力儀、光晶格微波鐘等;
2.面向醫療和國家安全的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研究興趣包括攜帶型核磁共振儀、晶片式重力儀、微型致冷器件、數字微流體技術等。
3.能量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方法,尤其關注不同能域耦合作用下的廣義的阻抗匹配問題。
榮譽獎項
2015年中國計量測試技術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2年北京企業評價協會科技創新獎—成果類優秀獎
2012年北京市產品評價中心質量創新貢獻獎—創新成果獎二等獎
2009年北京市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4年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
學術成果
研究概況
主要從事基於原子光學的精密測量技術,研究利用光與原子的相互作用及量子干涉效應進行物理量(轉動、重力/重力梯度和磁場)的高精度感測,探索複雜光機電系統的集成與超穩定設計方法,推動量子技術在國家安全和資源勘探等領域的實際套用。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後主持了相關研究領域的國防863重點、國防預研、國防預研基金重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用航天預研等項目多項,發表論文10餘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多項。建設完成用於原子光學感測技術研究的系統實驗技術平台和實驗室,在相關技術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研究經驗,與國內外多家單位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
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冷原子束干涉陀螺儀以及原子磁力儀技術的研究。提出了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基於連續冷原子束源的原子干涉陀螺儀技術方案,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基於三維磁光阱技術的連續冷原子束源的製備,突破了原子相干操控、雷射器及其頻率穩定和原子干涉相位調製等關鍵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於冷原子束源的Raman-Ramsey干涉和Mach-Zyhnder干涉,獲得了陀螺效應的演示,為研製高精度原子干涉陀螺儀奠定了技術基礎。
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原子磁力儀和自旋陀螺儀及其微小型化的研究,突破原子蒸氣室微小型化、防自旋弛豫塗層製備、光泵浦和基於相干暗態CPT的磁場測量等關鍵技術,實現原子自旋弛豫時間1s以上的防弛豫塗層氣室的製作,研製的基於光纖閉環鎖定的CPT原子磁強計靈敏度達到pT水平(1s測量時間),基於自持振盪的光泵磁力儀靈敏度為200fT/Hz1/2。
課題組也在數字微流體技術以及玻璃基微工藝方面具有較為豐富的研究經驗,先後進行過面向吸入式藥物治療的壓電陣列微噴、基於EWOD數字微流體平台的酶聯免疫晶片、面向3D列印和現代工業製造的工業壓電噴頭、電泳晶片等技術的研究。
其它參與研究的課題: (1) 絕對重力測量;(2)頻率和時間傳輸與同步。
我們希望通過切實有效而富有創新的高質量研究為推動相關領域的良好發展貢獻力量,也誠摯歡迎感興趣的博士生和博士後參與我們的工作。
發表SCI論文30餘篇,論文被引用百餘次,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8項。
主講本科生專業課程《計量科學基礎》和《科學儀器概論》
主講研究生學位課《測試技術》
指導和參與指導博、碩士研究生10餘名。
代表性論文:
1.Chi Xu, Shiguang Wang, Yanying Feng, Lu Zhao, Lijun Wang. A self-sustaining atomic magnetometer with τ-1 averaging property, Scientific Reports, 6, 28169,2016.
2.Yanying Feng*, Hongbo Xue, Xiaojia Wang, Shu Chen and Zhaoying Zhou. Observation of Ramsey fringes using stimulated Raman transitions in a laser-cooled continuous rubidium atomic beam、Appl. Phys. B、2015、118、139-144.
3.Hongbo Xue, Yanying Feng*, Xiaojia Wang, Shu Chen, Zhikun Jiang, Xueshu Yan and Zhaoying Zhou. A continuous cold atomic beam interferometer、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15、117、094901.
4.Yong Hu, Yanying Feng*, Chi Xu, Hongbo Xue, Li Sun. Loop-locked 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 magnetometer based on a fiber electro-optic modulator、Applied Optics、2014、53、2158.
5.H. B. Xue, Y. Y. Feng*, X. J. Wang, S. Chen, and Z. Y. Zhou. Note: Generation of Raman laser beams based on a sideband injection-locking technique using a fiber electro-optical modulator,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IP ID:061304RSI, 2013.
6.B. Wang, C. Gao, W.L. Chen, J. Miao, X. Zhu, Y. Bai, J.W. Zhang, Y.Y. Feng, T.C. Li, L.J. Wang, “Precise and continuous time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at the 5x10-19 accuracy level”, Scientific Reports 2, 556, 2012.
7.Liang Zhu, Yanying Feng,et al. An ELISA Chip Based on an EWOD Microfluidic Platform. J. Adhesion Sci. Technol. 2113–2124 , 2012.
8.X. Wang, Y. Feng*, H. Xue, and Z. Zhou, A cold 87Rb atomic beam, Chinese Physics B, 20(12): 126701,2011.
9.Zhao Jun, Feng Yanying*, Qin Li, High frequency amplitude modulation of a 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0(2): 237-40, 2010.
10.Y. Y. Feng*, C. X. Zhu, X. J. Wang, H. B. Xue, X. Y. Ye, and Z. Y. Zhou. Characterization of a velocity-tunable 87Rb cold atomic source with a high-speed imaging technology, Chinese Physics B, 18(8): 3373-3378, 2009.
11.C. X. Zhu, Y. Y. Feng*, X. Y. Ye, et al.. The absolute rotation measurement of atom interferometer by phase modulation, ACTA PHYSICA SINICA, 57(2): 808-815, 2008.
12.Y. Y. Feng, Z. Y. Zhou, J. H. Zhu, and G. B. Du, The effect of nozzle layout on droplet ejection of a piezo-electrically actuated micro-atomizer, Acta Mechanica Sinica, 23( 2):163-172, 2007.
13.L. Zhu, Y. Y. Feng*, X. Y. Ye, and Z. Y. Zhou, Tuning wettability and getting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by controlling surface roughness with well-designed microstructures,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130-131: 595-600, 2006.
14.Y. Y. Feng, Z. Y. Zhou, X. Y. Ye, and J. J. Xiong, Passive valves based on hydrophobic microfluidics,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108(1-3): 138-143, 2003.
15.Y. Feng and L. Wu, “Analysis of interfacial thermal stresses of chip-substrate structure,” Int. J. Solids Struct., vol. 38, no. 9, pp. 1551–1562,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