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欣欣,女,博士,現任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欣欣
- 畢業院校:美國伊利諾伊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微生物學、化學生物學、藥物化學
- 職務:導師
- 職稱:副教授
人物經歷,教育背景,工作履歷,研究領域,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2005.9-2009.6 南京大學化學系,本科
2009.8-2010.12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化學系 (導師:Prof. Roman Boulatov)
2011.1-2014.5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化學系 (導師:Prof. Eric Oldfield)
工作履歷
2014.5-2016.8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化學系,博士後 (導師:Prof. Eric Oldfield)
2014.5-2017.8 GlucoSentient, Inc.,研發科學家
2017.8-今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納米醫學研究所,化學生物感測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
研究領域
本課題組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低耐藥性、高專一性抗生素(resistance-resistant, narrow spectrum antibiotics)的開發,以及抗生素抗藥性機理的研究。
細菌、寄生蟲、病毒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藥性是如今全球範圍內的重大問題,它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因此需要全社會採取行動,減少耐藥性微生物的產生以及其快速蔓延。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藥性是在藥物選擇壓力下隨著基因變化而逐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微生物的產生耐藥性的幾種可能機理包括對藥物結構或者靶標的改造,改變自身代謝途徑,以及降低藥物的細胞內濃度。本課題組致力於開發在作用機理層面減低微生物耐藥性的產生幾率的新型抗生素。我們的設計思路是利用高通量篩選和合理設計的方法,尋找/合成(1)高效作用於胞內病原體的抗生素,(2)抑制病原體致病因子,與人體免疫系統協作的抗生素,從根本上繞行微生物產生耐藥性的機理。除此以外,多靶向抗生素以及物理作用於細胞壁/膜結構的抗生素也是本課題組的研究興趣。
抗微生物藥物的誤用和濫用除了會延誤病患治療進度,以及加快耐藥性形成的速度,還會很大程度上傷害人類微生物群系(Human microbiome, or normal flora)。人類微生物群系與人類(宿主)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共生或者互利共生的關係。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人類消化道的微生物群落對人類消化系統功能的正常運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關於人類微生物群系的深入研究更加指出,健全的微生物群落與中央神經系統的發育、哮喘、過敏症、免疫功能等有重要的聯繫。因此,針對特定病原體的、高專一性的窄譜抗生素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然而,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大部分抗生素均為廣譜或半廣譜類型。本課題組致力建立一個高效的高通量篩選平台,開發針對特定病原體的高選擇性窄譜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