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宗堯,抗戰老兵,現任江蘇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兼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宗堯
- 出生地:江蘇宜興
- 職業:抗戰老兵
人物經歷,人物事跡,
人物經歷
馮宗堯出生在江蘇宜興一個書香世家,是家族的單傳獨苗。
因為父親在武漢工作,馮宗堯13歲國小畢業後便去武漢念高中。
1941年,馮宗堯懷著抗日救國的熱情報考了成都黃埔軍校18期輜重兵科。
1942年從成都黃埔軍校畢業時,全班77個同學中,只有馮宗堯一個人報名參加了遠征軍的集訓。“當時報名是做好了犧牲準備的,沒有想到能活著回來。當兵時自己還只是十幾歲的娃娃,後來經過戰火洗禮,才成為一名合格戰士。”
1943年,馮宗堯參加遠征軍到達緬北之後,被派往印度蘭姆伽,隨後被編入戰車第七營第二連,他僅僅學了兩周,就從一百五六十人中脫穎而出,被挑選作為7名坦克教官中的一員。
1944年6月,中國遠征軍緬北大反攻,馮宗堯訓練的坦克兵沖在了第一線。在面對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日軍18師團時,坦克兵們同仇敵愾,一舉衝進師團指揮所,繳獲日軍關防大印。這枚大印現在仍保存在台北國軍戰史館中。
1945年遠征軍取得遠征印緬的最後勝利,馮宗堯所在的駐印戰車營負責將作戰物資運送回國。
1949年,新婚一年的馮宗堯攜太太一起參加解放軍,1952年轉業後在南京三條巷國小當老師。由於過去那段歷史,文革中他也遭遇了批鬥和十年下放。
直到1979年冬天,馮宗堯才重新回到南京。1984年退休後,馮宗堯開始練起氣功,一練就是30年。馮宗堯說,他每天都要練兩遍氣功。“練氣功可以強身健體,除了在家練,有時也會去公園教徒弟們練。”
人物事跡
雖然頭髮花白,兩頰凹陷,但講起過去故事,馮宗堯依然聲如洪鐘,鏗鏘有力。馮宗堯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頭可斷、血可流,抗日之志不可缺。”
回憶起70年前的戰爭場景,馮宗堯感慨萬千,“日軍攻占武漢後我就失學了,當時一天內敵軍9架飛機在我們住的小鎮低空轟炸,從中午開始直到傍晚時分才停止,轟炸結束後整個小鎮基本成了廢墟,幸好我躲在桌下,否則就沒命了。”
說到夢想,馮宗堯激動地說,“國家要強盛,才能保證我們永遠平安。習主席講要強國強軍,這才是我最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