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馬燈興起於明、清時代,是人們自娛自樂的燈戲,因它熱鬧、吉利,受到家家戶戶的歡迎。玩燈的人都是壯漢子,晚上憑藉燈籠、火把,爬山、過河,走小路,轉院子,一戶不漏地“拜年”。農村的一些大院子,為了迎接耍燈的,一般都燃起香、燭,待燈耍過之後,幾家人都一齊端出白生生的饅頭,甜蜜蜜的醪糟,還有白酒、冷盤等,招待耍燈的人。一般的住戶,都會遞上好煙,還要給一個“紅包”,裡面有幾元、幾十元、上百元不等,作為酬謝的“喜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馬燈
- 興起時代:明、清時代
- 特點:鑼鼓渾厚明快,節奏感強
- 現狀:舉步維艱難保馬馬燈
歷史發展,盛行特點,
歷史發展
然而在文革期間,除“四舊”,道具被毀,唱詞被燒,戲班解散。最惱火的是“人因戲而活,戲因人而傳”,如今僅存的幾位馬馬燈民間藝人,他們手中掌握著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假如以後這些老藝人相繼離世,馬馬燈怎么傳承?
村長鄭建波告訴記者,丁市鎮政府和村上也曾撥出專款,希望能讓這些老藝人帶帶徒弟,將馬馬燈傳承下來。“但是,現在的年輕人誰願意去學呢?即使有人去學,也沒有人看,傳承的人又找不到。”鄭建波憂心忡忡。
冉凱老人很激動地說:“現在我們跳的馬馬燈都是‘白臉戲’(臉上沒有面具),有些服裝買起來很貴,更重要的是很多年輕人都忙於掙錢,不愛學這個,馬馬燈就要失傳了。”
盛行特點
春節期間民間耍馬馬燈。藝人用材料紮成馬身,不要馬腿,馬身中部留一空洞,以能從中穿過一人為限,馬身表面繪成彩色,以示吉祥如意。馬馬燈由兩人表演。表演時,由一未婚女子從洞中穿過,隨著音樂節奏和唱和人的歌聲踩著碎步左右前後飄蕩,碎步有如T型台上的模特步型。唱和人一般手中挑一大紅燈籠,邊走邊唱,內容主要是祝福主人家發財發家,子孫後代發達中狀元之類。
“馬馬燈”的鑼鼓渾厚明快,節奏感強;舞蹈粗放優美,十分諧趣。先是小馬鑼響起:“當、當、當、當……”,緊接著是大鈸打響,大鑼、大鼓一齊敲起,很熱鬧。在緊鑼密鼓聲中,“跑報”者盡情挑逗,跑園場;一匹匹桀驁不馴的“馬”逐步跟上跑園場,緊接著,隨“跑報”人的引導開始變花樣,穿“五梅花”,跑“連環套”,列隊為主家“拜年”。在“拜年”的同時,要“破陣”,什麼“驢子過板橋”、“叫驢子推磨”、“雪山取水”等等,都是一些高難動作,玩者既要有智慧,又要有體力,才能把“陣”破了,使客主都皆大歡喜。
“民間藝術絕對是一次性的,有些儘管現在是活態的,再過些年就不再是活態的。一旦失去傳承人,馬上就會斷絕。”清朝初期就流傳在我縣的一種獨有的民間曲藝形式——馬馬燈同樣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丁市鎮鄭家——我縣唯一還保存了馬馬燈“活態”的小村莊。
記者找遍全村,才找到會此種技藝的5位傳人。年長的83歲,最小的78歲,都老態龍鐘,步履維艱,連說話都很困難了。記者想看看老藝人們的表演,但非常遺憾,沒能如願。83歲的老藝人冉凱告訴記者,馬馬燈至少要20個人才能表演,由馬牌領唱,其他人相附,載歌載舞,一唱眾和。
鄭家“馬馬燈”源遠流長,融合彈、拉、說、唱、演等各種藝術,一般在每年農曆臘月底開燈,正月十五閉燈。
隨後,記者在冉凱老人家的堂屋裡坐下,聽幾位老藝人講馬馬燈那過去的故事。在老藝人們斷斷續續的描述中,記者仿佛回到了馬馬燈“熱鬧”的歲月。
大雪小雪又一年。過年了,家家蒸“包穀燒”,寨寨殺大肥豬,過年的氣氛籠罩著每個土家苗寨。馬馬燈班子就在這個時節爬山過河,走村入寨,將祝福、喜慶送到每家每戶,不親富嫌貧,只圖熱鬧,一戶不漏地“拜年”。
短短十幾天,一個班子要走完那么多人戶,確實不易。但一些遠處寨子裡的鄉親備好禮物專程來請,盛情難卻。於是,麻桿點火,松油火把照明,一隊人馬翻山越嶺,再遠的路也得去。
往往抵達目的地時,已是深夜。主人家早已將鞭炮點燃,戲班子演員馬上敲的敲鑼,打的打鼓,遙相呼應。瞬時,寨子熱鬧了,看戲的鄉親們拖娃抱崽、呼朋喚友將主人家的院壩圍得水泄不通。唱開門調,開財門,主人設下謎語“難關”,讓戲班子中的人猜,如果猜不準就一直跳,猜準了開門允許進堂屋,即是開財門。這個時候全家人都歡騰起來,放鞭炮再次歡迎他們的到來。觀眾也一片歡呼。跳戲的人載歌載舞,一唱眾和。那眾人美妙的演唱加上表演者飛馬騰空,生龍活虎的表演,真實地反映了民間純樸和諧、喜慶熱鬧的場面。
鄭家的“馬馬燈”的鑼鼓渾厚明快,節奏感強;舞蹈粗放優美,十分諧趣。唱詞語言也多為村言俚語,內容主要為恭喜發財、年年有餘,講孝道之類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