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額鎮(三原馬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額鎮,陝西三原馬額鎮 馬額鎮地處三原縣北部塬區,北與銅川新區相鄰,東與富平接壤,213國道穿境而過,平均海拔高度540米,經度143度,緯度43度,總面積4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額鎮
  • 外文名稱:The amount of Zhen Ma e
  • 別名:馬額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鹹陽市三原縣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區碼:713805
  • 地理位置:鹹陽市三原縣馬額鎮
  • 方言:陝西
  • 氣候條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三原火車站
  • 車牌代碼:陝D
經濟狀況,社會事業,教育事業,

經濟狀況

馬額是一個純農業鄉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布局合理,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優質果品已成為三原縣對外的“明信片”。
全鎮現有果樹35000餘畝,糧經比例為2比8。其中蘋果32000餘畝,葡萄2000餘畝,其它雜果1000餘畝。蘋果以“紅富士”、“嘎啦”、“美八”為當家品種;葡萄以“紅地球”、“美人指”為當家品種,年產總量37000多噸,優果率達到80%以上。果品遠銷上海、廣州和武漢等大中城市,並出口東南亞和俄羅斯。全鎮現有反季節蔬菜大棚170多個,經濟效益可觀。鎮兩邊的濁浴河和趙氏河河灘地栽植蓮菜1100多畝,無污染,無公害,市場前景很好。養殖業方面現存欄籠養雞15萬多隻,是全省最大的“正大”集團標準化養雞基地。馬額便利的交通優勢,優惠的招商政策,年產3000多噸果品的資源優勢蘊藏著無限商機。
馬額建鎮到建國時,經歷1300餘年,始終是關中煤炭集散地,以旱碼頭而馳名。鹹銅鐵路通車後(1943),煤市逐漸衰落。
1949年,鎮內東西1條街,南北4條小巷,四周城牆,東、西、南3個城門,北部以城牆下水道與郝家村相隔。馬皇廟、土地廟、娘娘廟、龍王廟布於城外。工商業占地75畝,建房456間。有飲食業25戶,木材加工2戶,副食加工2戶,鐵匠、籠匠、皮匠鋪11戶,糧行3戶,煤炭店13戶,油坊、燒鍋、布匹、日雜13戶,從業150人,非農業人口占鎮區人口的8%,農曆二、五、八逢集,上集人數4000餘人次。
至1990年,依託舊鎮,鎮區向南向東擴展,新修油路2200米,寬8米,道沿5米,安裝路燈20盞。有醫院、獸醫站、收購站、機械廠、供銷社、郵電所、信用社、藥店等11個單位。有工商業戶12戶,攤點數十戶,從業90人。鎮區占地462畝,轄2個行政村,304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3人,占22.7%。
馬額鎮的果品發展較早,果業發展較快,上海的兩大果品市場上馬額的蘋果占到80%。為把馬額果品做大做強,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2005年成立了土壤培養分測試站,專門為土壤養分提供科學施肥的依據;2006年成立了馬額網站,專門負責對外宣傳馬額的果業,同時開通了農信通、電子農務等業務,鎮上還派幹部鄭永海長駐上海負責信息溝通和果品銷售;2006年10月份馬額鎮舉辦了三原縣首屆時令水果暨果品推介會,在省內外有較好的反響;自開始蘋果種植後,馬額就活躍著一批從事果品銷售的經紀人,2006年政府專門成立了果品經紀人協會,統一管理並對蘋果銷售提供大力支持。同時,馬額還成立了果品果業協會為果農提供科技、農資、信息等方面的服務,這些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通過政府的培訓及各自的實踐,馬額已產生了500多名鄉土人才,這些“能人”不僅活躍在田間地頭,也穿梭於上海、武漢等城市,為馬額果業的產、供、銷提供相關服務。2006年新建大櫻桃種植基地,占地200多畝,彌補了鎮時令水果的另一空白;今年還引進3500噸的氣調庫項目,目前正在積極籌建中。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得到強化,全鎮11個村在2005年都通上砂石路,2006年又利用通村公路項目使4個村都鋪上了水泥(油)路,預計2007年上半年11個村道路全部貫通,以利於人們的出行和果品的銷售。除交通便利外,水利條件也較好,除桃渠坡和玉皇閣的的大面積灌溉外,鎮內還有4座小型水壩,一座弓王水庫,全鎮的耕地基本上都可以及時地灌溉。電視普及率100%,電話普及率95%,三輪、摩托普及率80%,沼氣池建造300多戶。
新農村建設成果顯著,村容村貌進一步整頓,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提高。全鎮共有秧歌鑼鼓獅子隊14支,秦腔班子4支,民間民俗活動豐富,今年年初開展的社火大賽中12支參賽隊伍歡慶豐收歌頌新農村。

教育事業

馬額鎮初級中學,學校地址位於馬額鎮鄭家村,風景秀麗。交通便利,西銅高速公路旁邊。學校師資力量強,建校優秀人才。歷史悠久,學習氛圍良好。培養了許多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