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額鎮(臨潼馬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額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在臨潼東、渭南的南邊。傳說,遠古時代,臨潼驪山看起來像一座駿馬,因而命名驪山。而駿馬的額頭就是馬額。因而看驪山不能近看,要遠眺。遠眺,她是關中平原上飛馳的一匹駿馬。故,馬額鎮的命名就成立了。郵政編碼71060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額鎮
  • 別名:馬額街
  • 行政區類別: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下轄地區: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馬額鎮馬額街道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區碼:713805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馬額鎮
  • 面積:45平方公里
  • 人口:1.7萬
  • 方言:關中方言
  • 氣候條件:夏季炎熱,冬季乾燥寒冷,少雨水
  • 著名景點:弓王水庫、南韓遺址、扁鵲紀念館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西安火車站
  • 車牌代碼:陝A
  • 著名村子:寧家村、南王村、南劉村、廟張村
所處位置,轄區,交通,歷史沿革,馬額街,歷史典故,

所處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馬額鎮(馬額街道)位於臨潼區東南部,驪山北麓的山塬地區,距臨潼區20公里,與渭南相望。

轄區

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交通

臨(潼)馬(額)公路和馬(額)鐵(爐)公路過境。
在臨潼區東三叉路口,坐公車可以到馬額、鐵爐。沿線主要標誌性站點均可達。

歷史沿革

相傳在秦代,秦王為了統一天下,在馬額這個地方專門設定鐵爐打造用於保護馬頭的鎧甲,後就成為馬額的緣由,後來秦帝國滅亡,項王帶兵進駐灞上之前來到這個地方,住在馬額以北,派哨馬打探訊息,由於鄉民紛紛外逃躲避戰亂,哨兵不得地名,只找到冶鐵爐和戰馬面部鎧甲若干,於是項王做主此地稱作“馬額”。現在區博物館還藏有秦代鑄戰馬所裝備的青銅“馬額”(即保護馬面部的裝備)實物。馬額在鐵爐街以西,已發現秦代鑄造遺址多處,為鑄造“馬額”的主要作坊地,故得其名。
馬額街馬額街
馬額鎮
明萬曆元年(1573年)設以馬額鎮。
建國初設馬額區馬額鄉,1962年為公社,1984年改鎮。
1996年,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馬額、廟張、寧家、榮家、吳家、南劉、馬家、鹼底、英李、南王、冢王11個行政村。2002年,代碼610115100,轄馬額、廟張、馬家、儉底、寧家、英李、榮村、南王、吳家、冢王、南劉11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2007年1月改設街道。

馬額街

馬額街是臨潼東南地區最重要的物資集散貿易中心。
明清時期,甘肅、內蒙古、山西、河南一帶的商賈每逢集市交易日,都會將各式木製家具和農具、編織品、糧油等運往馬額進行交流。而到馬額街趕集選購物品者多是渭河以北的涇陽、高陵、渭南、華縣、大荔一帶的商人,也有渭河以南的藍田、長安等地的貿易人。
馬額鎮馬額街馬額鎮馬額街
馬額街的所在地叫馬額鎮。據說馬額街始建於北宋初期(公元1037年前後),那時不僅有本地的商賈和百姓來集市參加貿易,還有蒙古族、藏族以及回族的商人。
馬額街不算很長,東西大約一公里,而這一公里內有幾個村子。
每逢集日,不少遠道而來的商人和當地老百姓就牽著家禽牲口之類到集市進行交易,也有大小木材、名貴花卉的交易,而街東頭則是糧、油、棉、蔬菜的交易場所。
馬額街不是很寬,當年不足十米,兩邊店鋪相連,行走的馬車時而穿過,各種叫賣聲不絕於耳。街道兩邊的小雜貨店、百貨店、理髮館、小旅館、中藥店等名堂繁多的店鋪,生意十分興隆。馬額街聚集的人氣和財氣很是壯觀。有時逢大集時,從高處望去,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好似一波一波的潮水向前涌去。
馬額街的行人很多,自然信息很靈通。
馬額街過去的城牆很高,南來北往的商賈有時約見時,一般說在西門外的城牆角或者東門口的城門道,總之,老街的故事很多。
而今,馬額街經過千年的變遷,昔日的舊貌換新顏,樓房林立,商鋪相連,客商雲集,貿易經久不衰。

歷史典故

二月二春龍節典故所在地——馬額
二月二春龍節由來已久。二月二祭龍神,民間還有個傳說。很久以前,陝西關中大旱,連年無雨。在臨潼驪山之東的馬額塬上有個小山村,村裡有個小伙子叫水生。他見天旱,便設法四處找水。一天,他在百里外的塬頭村,聽一位老伯講了這樣的話:“關中天旱之事,玉帝早就知曉。曾命東海龍王的孫子前去播雨。可這小龍到了關中卻一頭竄到龍河裡,把播雨大事給忘了。”水生問:“如何制服它呢?”老伯說:“必須弄到一根降龍木才行。”水生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降龍木,制服了小龍。只見小龍抬頭騰空而起,直衝九霄,霎時烏雲翻滾,雷聲大作,嘩嘩地下起了大雨。為了紀念這“龍抬頭”的日子,人們規定每年農曆二月二為“春龍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