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神仙

馬鞍神仙

成魚橘紅色及藍色構成,幼魚顏色非常不同,藍色帶淺色條紋。有一些謹慎,是神仙類中比較好養的一種。適宜養在350升以上有許多藏身地方帶活石的水族箱。不是一個適合放在珊瑚缸的魚,它啃食軟硬珊瑚及附著的貝類。通常不會傷害SPS珊瑚及一些有害的軟珊瑚。雜食,螺旋藻、海藻及植物性餌料,蝦肉及高質量的神仙魚人工餌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鞍神仙
  • 拉丁學名:Euxiphipops navarchus
  • 別稱:馬鞍(香港
  • :動物界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長條件,

基本信息

英 文 名: Majestic Angelfish、Bluegirdled Angelfish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印度尼西亞至巴布亞紐幾內亞,北至菲律賓,南至羅雷淺灘(Rowley Shoals)和大堡礁南部,以及帛琉(Belau)和密克羅尼西亞的雅浦(Yap)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19度和南緯24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散卵型
食 性 雜食性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30cm
習 性 棲息於珊瑚叢生的瀉湖、峽道和外礁斜坡水深3-40米之間的水域。多半是獨居生活。通常看到幼魚和成魚,而異變中的中魚卻較為罕見。主要以海綿、珊瑚蟲和海鞘等被囊動物為食
背鰭鰭棘(總數):13-14條 背鰭軟條(總數):17-18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18條

形態特徵

體長20-25CM,橢圓形。嘴藍色,臉頰鮮黃色,眼睛下方有一條藍色環帶,頭頂淺藍色,鰓蓋後有一條藍色條紋。體金黃色,體表密布黑色珠點。尾柄有一個藍邊的黑斑,它和頭頂、腹部的黑斑相連,形成“凹”字形,似馬鞍而得名。背鰭、尾鰭金黃色,胸鰭、腹鰭、臀鰭藍黑色。尾柄有一塊藍黑色帶鮮藍色邊線的斑塊,它和背鰭、腹部以及鰓蓋後方的藍黑色斑相連,形成“凹”字形,因此得名“馬鞍”。幼魚時期的馬鞍神仙,體深藍黑色並帶有數條鮮藍色的豎紋,尾鰭白色透明。在成長的過程中,幼魚體側鮮的藍色豎紋逐漸消退,背鰭和尾鰭變為鮮黃色,下額逐漸別成黃綠色。當馬鞍神仙長至成魚時,體鮮黃色,被藍色圓點大鱗片。 背鰭和尾鰭鮮黃色,胸鰭、腹鰭、臀鰭藍黑色,除胸鰭以外,所有魚鰭均帶鮮藍色的邊線。馬鞍神仙是經常出現在水族箱中的魚種之一。

生長條件

飼養水溫27-28攝氏度,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硬度7度-9度dh,海水中亞硝酸鹽含量低於0.3毫克/升。餌料有海藻、冰凍魚蝦肉、海水魚顆粒飼料等,喜歡啄食軟珊瑚、海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