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規模
新宮建設
2008年6月,馬鞍山市政府成立了以
周春雨市長為組長的市科技館、市青少年宮、市婦女兒童中心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從而全面啟動了市青少年宮的新宮建設。該工程總占地5.2公頃,總建築面積約4.8萬平方米,總投資3億多元人民幣,預計2011年底建成。項目以功能目標設定的公益性、受益民眾參與的廣泛性、建築規模確定的前瞻性、建築功能選擇的多用途性、使用管理的統一性、設施配置的時代性等作為建設原則,包括展示展覽區、教育培訓區、文體活動區、諮詢服務與辦公管理區、停車場及地下建築等五個基本功能區域。
事業編制
據馬鞍山市青少年宮簡介顯示,該少年宮有事業編制20名,現有職工20,其中教師4人、管理及後勤人員16人,35歲以下職工8名、36—45歲的7名,45歲以上的5名。中共黨員16名,大專以上學歷17人。另有外聘教師70餘人,在郊區和老市區設有向山、金家莊兩個分部。
(更多教師詳細情況請查閱參考資料:)
專業設定
馬鞍山市青少年宮常年開設的專業有:美術、書法、素描、聲樂、民族舞、拉丁舞、小主持人、武術、電腦機器人、直映認字、手腦速算、鋼琴、古箏、二胡、琵琶、小提琴、電子琴、吉他、手風琴、葫蘆絲、架子鼓、薩克斯、竹笛、棋類、思維訓練等。各專業齊頭並進,成績斐然,每年在全國、省、市各類比賽中均有建樹。
歷史沿革
1976年,馬鞍山團市委在學少部基礎上增設少年之家,在市委、市政府對青少年事業的重視下,1984年10月在少年之家的基礎上成立馬鞍山市青少年宮,雖然成立之初是僅有借用的幾百平方米場地,但全市青少年從此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
1987年,馬鞍山市政府將市青少年宮新宮籌建工程列入了當年的十件為民辦實事之一,制定了一次規劃分二期建設的方針,並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為新宮征地2.2萬平方米,總投資百餘萬元。
1990年10月,市青少年宮一期工程科技樓主樓建成,建築總面積3750平方米,其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獨特的建築風格,曾經是當時馬鞍山城市文化建設的亮點之一,並一度成為全省青少年宮的樣板工程。
教學成果
馬鞍山市青少年宮的”流動青少年宮“進學校、部隊,到社區、農村,經常開展向特困家庭子女、留守兒童和福利院老少“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公益活動輻射城鄉各個角落,切實發揮了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據不完全統計,僅近三年市青少年宮就先後舉辦各類文藝、科技、體育、國防教育、夏令營、少先隊等大型活動、競賽30餘場次,數十萬名青少年直接參與活動並在活動中受益,活動面涵蓋市區、郊區並已輻射到當塗等地;累計培訓青少年各專業人才近3萬名,培訓專業增至33個220多個班級,學員共獲省級以上各類比賽各項獎勵者達1513人次,向各專業院校輸送人才118人,很好地促進了我市廣大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高。
主要榮譽
1997年,馬鞍山市青少年宮被團中央列入“全國百家優秀宮”之一,1998年被團中央授予“全國‘千宮百萬’青少年現代知識技能培訓競賽先進集體”稱號,2004年被團中央、文化部聯合授予“全國先進青少年宮”稱號,並多次獲省、市有關部門表彰。2006年12月,馬鞍山市青少年宮被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團省委、省教育廳等聯合授予安徽省首屆青少年社會教育銀杏獎。2007年12月,馬鞍山市青少年宮又被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團中央、教育部等十部委聯合授予了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最高獎項――銀杏獎。
同時,市青少年宮還積極組織和參加各類文化交流工作,曾特邀中央電視台少兒欄目主持人同台表演,並先後組織赴
青島市、
上海靜安區等地少年宮演出交流。成立的青少年宮藝術團(曾改名小熒星藝術團)多次參與省、市、區重大活動的演出等並多次獲獎,專場演出曾多次在中央電視台和省、市電視台播放;其中,2001年還選送15名學員參加了由市政府組織的市青少年合唱團參加在韓國舉辦的國際交流。
部門組成
辦公室:負責市青少年宮內部管理工作,嚴格做好市青少年宮各項規章制度和決策的貫徹實施及督促檢查工作。撰寫市青少年宮年度工作計畫和工作總結,做好市青少年宮的財務管理。
活動部:根據團市委和市青少年宮的工作目標,努力開拓活動項目,制定青少年宮全年活動計畫。
培訓部:負責市青少年宮招生培訓和教學管理工作,並努力拓展培訓工作新領域。制定招生計畫,做好報名、開學和教學匯報、總結工作,並做好教學各階段的宣傳工作。
(更多關於部門職責的介紹請翻閱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