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環腐病

馬鈴薯環腐病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兩種類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複葉的頂上先發病,葉尖和葉緣及葉脈呈綠色,葉肉為黃綠或灰綠色,具明顯斑駁,且葉尖乾枯或向內縱卷,病情向上擴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則從頂端複葉開始萎蔫,葉緣稍內卷,似缺水狀,病情向下擴展,全株葉片開始褪綠,內卷下垂,終致植株倒伏枯死。塊莖發病切開可見維管束變為乳黃色至黑褐色,皮層內現環形或弧形壞死部,故稱環腐。經貯藏塊莖芽眼變黑乾枯或外表爆裂,播種後不出芽或出芽後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莖部維管束常變褐,病蔓有時溢出白色菌膿。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密執安棒桿菌馬鈴薯環腐致病變種或稱環腐棒桿菌
  • 拉丁學名: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sepedonicum(Spieckermann&Kotthoff)Davis,Gillaspie,Vidaver and Harris.
  • :細菌界
  • 危害作物:馬鈴薯
  • 為害部位:維管束
發生規律,病原,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發生規律

環腐病菌在種薯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來源。病菌也可以在盛放種薯的容器上長期成活,成為薯塊感染的一個來源。病菌主要靠切刀傳播,據試驗切一刀病薯可傳染24~28個健薯。經傷口侵入,不能從氣孔、皮孔、水孔侵入,受到損傷的健薯只有在維管束部分接觸到病菌才能感染。昆蟲、水流在病害傳播作用不大。病薯播種後,病菌在塊莖組織內繁殖到一定的數量後,部分芽眼腐爛不能發芽。出土的病芽中,病菌沿維管束上下擴展,引起地上部植株發病。馬鈴薯生長後期,病菌可沿莖部維管束經由匍匐莖侵入新生的塊莖,感病塊莖作種薯時又成為下一季或下一年的侵染來源。
環腐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時間很短,但在土壤中殘留的病薯或病殘體內可存活很長時間,甚至可以越冬。但是第二年或下一季在擴大其再侵染方面的作用不大。收穫期是此病的重要傳播時期,病薯和健薯可以接觸傳染。在收穫、運輸和入窖過程中有很多傳染機會。影響環腐病流行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溫度,病害發展最適土壤溫度為19~23℃,超過31℃病害發展受到抑制,低於16℃症狀出現推遲。一般來說,溫暖乾燥的天氣有利於病害發展。貯藏期溫度對病害也有影響,在溫度20℃上下貯藏比低溫1~3℃貯藏發病率高得多。播種早發病重,收穫早則病薯率低。病害的輕重還取決於生育期的長短,夏播和二季作一般病輕。

病原

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 (Spieckermann & Kotthoff)Davi6,Gillaspie,Vidaver and Harris。異名Corynebacterium sepedonicum(Spieck.& Kotthoff)Skap-tason & Burkholder 稱密執安棒桿菌馬鈴薯環腐致病變種或稱環腐棒桿菌,屬細菌。菌體短桿狀,大小0.8一1.2×0.4—0.6(μm),無鞭毛,單生或偶而成雙,不形成莢膜及芽孢,好氣性。在培養基上菌落白色,薄而透明,有光澤,人工培養條件下生長緩慢,革蘭氏染色陽性。

形態特徵

菌體短桿狀,大小0.8~1.2×0.4~0.6(um),無鞭毛,單生或偶爾成雙,不形成莢膜芽孢,好氣性。在培
發病症狀圖片發病症狀圖片
養基上菌落白色,薄而透明,有光澤,人工培養條件下生長緩慢,革蘭氏染色陽性。

傳播途徑

環腐棒桿菌在種薯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後,一部分芽眼腐爛不發芽,一部分是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維管束上升至莖中部或沿莖進入新結薯塊而致病。適合環腐棒桿菌生長溫度20~23℃,最高31~33℃,最低1~2℃。致死溫度為乾燥情況下50℃。

發病條件

最適pH6.8~8.4。傳播途徑主要是在切薯塊時,病菌通過切刀帶菌傳染。

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應採取以加強檢疫,杜絕菌源為中心的綜合防治措施。
(1)建立無病留種田,儘可能採用整薯播種。有條件的最好與選育新品種結合起來,利用雜交實生苗,繁育無病種薯。
(2)種植抗病品種經鑑定表現抗病的品系有:東農303、鄭薯4號、寧紫7號、廬山白皮、烏盟601、克新1號、豐定22、鐵筒1號、阿奎拉、長薯4號、高原3號、同薯8號等。
(3)播前汰除病薯。把種薯先放在室內堆放五、六天,進行晾種,不斷剔除爛薯,使田間環腐病大為減少。此外用50mg/kg硫酸銅浸泡種薯10分鐘有較好效果。
(4)結合中耕培土,及時拔除病株,攜出田外集中處理。
5.栽培管理 施用磷酸鈣作種肥,在開花後期,加強田間檢查,拔除病株及時處理,防治田間地下害蟲,減少傳染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