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基督教

馬達加斯加基督教各派的統稱。馬達加斯加總人口約1594.2萬(2000年),基督徒約759.3萬,約占總人口47.63%。其中新教有宗派28個,約439.7萬人,獨立宗派有18個,約39.1萬人,聖公會有宗派1個,約28萬人,天主教有宗派1個,約330萬人,東正教有宗派1個,約1000人,新興宗派有2個,約3.6萬人。有2種語言的足本《聖經》譯本,1種語言的《新約聖經》譯本,1種語言的非足本《聖經》譯本。新教教會有:耶穌基督教會、信義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耶穌拯救五旬節派、聯合五旬節派、自由福音派、神召會、聖經浸信會等;獨立宗派教會有:福音派本土差會等;新興教派教會有耶和華見證會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達加斯加基督教
  • 外文名:Christianity in Madagascar
1540年,葡萄牙殖民者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建立商站,同時傳教。1548年,島上的70名葡萄牙商人和大部分傳教士被當地居民殺害,只有50人倖免。至17世紀中葉,法國企圖占據馬達加斯加島,一再遭到當地居民的反抗。1764年8月,馬達加斯加人把在多凡堡(1642年建立)的法國商人和傳教士殺了一大半,倖存者逃往莫三比克等地。19世紀初,新教傳入。1818年,倫敦傳教會在島上建立據點傳教。1836年,《聖經》被譯為馬爾加什語;1864年,聖公會福音宣教會和教會傳教會傳入。1866年,挪威傳教會傳入;1867年,英國貴格會傳入;1869年,新女王臘納華格納二世和她的丈夫皈依新教歸正宗,新教被作為國教;1888年,美國路德宗傳入,並發展成為新教中最大的教派之一;1897年,巴黎傳教團傳入;1926年,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傳入;1932年,浸會傳入;1950年,由3個路德宗組織聯合組成馬達加斯加路德會;1952年,塔那那利佛福音傳教會成立;1958年,馬達加斯加基督教協會建立;1962年,耶穌拯救會傳入;1969年,聯合五旬節教會傳入。東正教於1927年傳入,基本上為希臘正教會。1896—1958年法國統治期間,天主教獲得較大發展。1896年,其主教代牧區在南方設立;1900年,建有2個主教代牧區;1925年,首批9名當地神父授任神職;1939年,首位當地主教被任命;1955年,馬達加斯加聖統制建立;1960年,首名當地人被祝聖為大主教。馬達加斯加興起本土教會或獨立教會運動。1894年,第一個獨立教會“馬拉加什特拉努佐佐魯、安特拉努比里基新教教會”從倫敦傳教會中分立而成。此後,又有1930年從倫敦宣教會分立的聖經浸禮會、1955年從路德教會分立的宗教復興者等獨立教會的發展演變。1960年獨立。各教會開辦學校。新教教徒主要集中在島上的中央部分和印度洋沿岸;有外國傳教士222人,近8000座教堂、祈禱所和其他宗教建築物,7所神學院和18所聖經學校及師範學校。天主教徒主要居住在島上的中部和東部地區以及南方(多凡堡)和馬任加地區,由塔那那利佛大主教區領導,下設11個主教區,有320多座教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