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屯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東關街道馬軍屯村)

馬軍屯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東關街道馬軍屯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軍屯村是貴州安順市西秀區東關街道下轄村,位於西秀區東關辦事處北片隅,距安順城區8公里,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全村土地總面積4500畝,其中耕地面986積畝,非耕地面積3514畝,轄兩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320戶,總人口1656人,有黨員2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軍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貴州安順市西秀區東關街道
  • 下轄地區:2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
  • 地理位置:東關辦事處北片隅
  • 面積:4500畝
  • 人口:1656人
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發展前景,

社會事業

選好領頭雁帶百姓致富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民眾看幹部”,幹部就是民眾致富的帶頭人。2007年,東關辦事處黨工委結合馬軍屯的村情實際,在該村成功推行了支書、主任“一肩挑”試點,選出的村“兩委”負責人,既是黨員信任的當家人,又是民眾公認的帶頭人。實行“一肩挑”後,實現了管人和管事相統一,減少了村務議事決策環節,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村黨支部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加強以黨支部為進一步建立完善了民兵、調解、工青婦等配套組織。認真組織村“兩委”班子、黨員、村組幹部學理論、學政策、學法律法規,著力提高綜合素質,增強服務意識,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2008年,村黨支部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發動民眾投工投勞,共投資16.5萬元新建飲水工程村級活動場所700平方米,黨旗、黨支部工作職責、黨員的權利和義務、“三會一課”制度等規範上牆,配備了村“兩委”辦公室、遠程教育室設備設施。硬化村內街道600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經濟發展

幹部帶頭動員民眾種植經濟作物
馬軍屯村地處城郊、距兩六公路1公里交通便利,我村以種糧種菜為主,經濟相應落後。因此2009年在東關辦事處的領導關心支持下,村“兩委”引來了黃金梨項目、種植了300畝黃金梨和蘋果樹.同時動員一部分村民種植了西紅柿50畝、生薑30畝、大蔥20畝、葡萄5畝。為廣大村民創造財富打下基礎,村“兩委”召開了民眾大會,集中收看遠程教育節目學習種植技術,並請來了農業部門的專家給村民們上課提高技能和種植預算:常規種植一畝田一年收入1500元。如果改種經濟作物,三年後畝產值可達到8000多元,收入是常規種植的6-7倍。會後,村組幹部及黨員戶帶頭先種,300畝優質黃金梨順利種了下去,並建立了協會。

發展前景

村民主要經濟來源是以種養殖業為主,部分勞務收入為輔。近年來,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支兩委團結進取,紮實工作,不斷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實現村居民自治、民主管理,同時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多種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努力構建和諧“五新”農村,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農業生產有了新發展,農村文明有了新進步。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的好路子,爭取被區委、區人民政府評為一類“五新”村。
“倉廩足而知禮儀”,現在,環境美了,民眾富了,馬軍屯村的人更容易團結了,在公益事業的建設方面,幹勁也更足了,名聲也大了,他們信心十足地步入了良性循環。水溪村發揮地處城郊的優勢,以秀美的村容村貌、千畝經果林為依託,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以經果林種植作為主導產業。同時,積極發展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真正把馬軍屯建成“經濟有新發展,生活有新改善,素質有新提高,面貌有新變化,文明有新進步”的新農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