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蹄是草旋花科金馬蹄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馬蹄草
- 科:旋花科
- 屬:金馬蹄屬
金馬蹄是草旋花科金馬蹄屬植物。
馬蹄金(Dichondra micrantha Urban)是旋花科馬蹄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細長,節上生根,被灰色短柔毛;葉片呈腎形至圓形,有長葉柄,貼生短柔毛,全緣;花單生於葉腋,呈倒卵狀長圓形至匙形,被毛,花冠鐘狀...
馬蹄金,中藥名。為旋花科植物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的全草。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黃疸,痢疾,砂淋,白濁,水腫,疔瘡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別名 荷包草、肉餛飩草、金鎖匙、黃疸草、...
金馬蹄是草旋花科金馬蹄屬植物。形態特徵 多年生匍匐草本。莖細長,多分枝,疏被灰白色短柔毛,節上生根。葉柄長2-3.5cm,疏被灰白色短柔毛:葉片腎形或圓形,直徑0.8-2.5cm,基部闊心形,邊緣全緣,先端圓或微凹,下面疏被緊貼...
馬蹄金,西漢時期稱量貨幣,正面為橢圓形,底面呈圓形,內凹,中空,狀如馬蹄。由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協祥瑞而制。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相當於漢代的一斤,也就是半斤。功能用途 馬蹄金一般用作帝王賞賜、饋贈、聘禮以及...
馬蹄金 Dichondra repens Forst.馬蹄金(通稱)荷苞草、肉餛飩草、金鎖匙(本草綱目拾遺,引百草鏡),小馬蹄金(江蘇、江西、廣東、貴州、雲南、四川),黃疸(膽)草(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馬蹄金是1978年襄城縣洛鄉北宋莊出土的文物,河南博物院收藏。文物歷史 馬蹄金,1978年襄城縣洛鄉北宋莊出土。文物特徵 馬蹄金長6、寬5、高3.1 厘米。我國歷史上主流的金屬貨幣為銅貨幣,但在戰國晚期以來,也出現了金貨幣,如郢爰、...
《馬蹄金》,又名《桑園會》,是馬派傳統劇目,主人公為秋胡、羅敷。秋胡回鄉見妻子採桑,恐怕誤認他人,假以送信為名探明採桑女為秋胡之妻,但秋胡不去相認,贈與馬蹄金欲與妻羅敷行片刻之歡,羅敷惱怒離桑園歸家。秋胡歸家後其母命...
西漢馬蹄金是漢朝時期文物,由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窯店鄉毛王溝出土,現收藏於鹹陽博物院。文物歷史 漢朝時期文物,由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窯店鄉毛王溝出土,現收藏於鹹陽博物院。文物長徑 5.4CM 短徑5.0CM 高2.9CM特徵, 形似馬蹄...
西漢“馬蹄金”西漢“馬蹄金”是中國錢幣博物館館藏文物 西漢“馬蹄金”,重265.2克,長65.1毫米,寬49.7毫米。現收藏於中國錢幣博物館。
馬蹄金白絹病,一種植物病害,會造成馬蹄金草大面積成塊死亡,嚴重影響了馬蹄金草坪的觀賞價值。摘要 通過對馬蹄金白絹病病原菌的分離、培養等研究,鑑定其病原菌為小核菌屬真菌。對其發病規律研究發現武漢地區每年8、9月份為發病高峰期,...
漢馬蹄金是漢朝時期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歷史 漢朝時期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鑑賞 麟趾金是仿瑞獸麒麟之足所鑄,呈圓形或不規則圓形,背面中空,口小底大,形如圓形獸蹄。這兩種貨幣於1974年在上林苑遺址內...
西漢初馬蹄金 西漢初馬蹄金是西漢初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縱5.5,橫7.2,高(最高處)3.4 厘米 馬蹄形,蹄底橢圓形微內凹,刻劃陰文正書直行兩行,倒行陰文刻劃較深。
馬鞍藤,中藥材名。本品為旋花科植物鱟藤的全草。功能主治為:祛風,除濕,消癰,散結。治風濕痹痛,癰疽,腫毒,療瘡,痔漏。《福建民間草藥》:消癰散結,祛風除濕,解毒益氣。別名 鱟藤、二葉紅薯、獅藤,馬蹄金,馬蹄草(《...
小金錢是旋花科、馬蹄金屬植物——馬蹄金(學名:Dichondra micrantha Urban)的別名。形態特徵 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莖細長,被灰色短柔毛,節上生根。葉腎形至圓形,直徑4-25毫米,先端寬圓形或微缺,基部闊心形,葉面微被毛,背面被...
西漢“上”字大褭蹏金中心空洞,底部凹進,仿天馬之足所鑄,狀如馬蹄,俗稱“馬蹄金”。採花絲鑲嵌等細金工藝精製,底部鑄有“上”字樣,是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依祥瑞之意鑄造的金器,主要被帝王用來賞賜那些效忠於皇室、有...
底部凹進,仿天馬之足所鑄,狀如馬蹄,俗稱“馬蹄金”。採花絲鑲嵌等細金工藝精製,底部鑄有“中”字樣,是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依祥瑞之意鑄造的金器,主要被帝王用來賞賜那些效忠於皇室、有軍功的大臣。
有人以其形似馬蹄,稱之為馬蹄金;但多數通稱這種天然塊金為狗頭金。狗頭金在世界上產出極為稀少,十分難得,一旦發現狗頭金,往往會引起轟動。據資料記載(截止2017年),全世界發現的大於10千克的狗頭金僅有1萬塊左右,並且絕大多數...
墓內出土了大小馬蹄金各2件,麟趾金1件,大金餅 2枚,小金餅40枚,均出於內棺。馬蹄金內部中空,底面內凹,呈馬蹄狀,頂部嵌綠色琉璃為蓋,周壁上部貼掐絲金花一周。2件大馬蹄金周壁下部鑄,3道波狀紋,1件重273克,底面中心鑄...
底部凹進,仿天馬之足所鑄,狀如馬蹄,俗稱“馬蹄金”。採花絲鑲嵌等細金工藝精製,底部鑄有“下”字樣,是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依祥瑞之意鑄造的金器,主要被帝王用來賞賜那些效忠於皇室、有軍功的大臣。
西漢盛行黃金,以斤為計算單位。黃金的形式受到楚國的影響,形狀通常為餅狀,又有柿子金、馬蹄金、麟趾金等形式。西漢時期製造了多種形狀的黃金鑄幣,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所鑄的“麟趾”,因其形狀而被奉為後世馬蹄金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