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萊伯,F.de

法國詩人。生於卡昂城一法官家庭。早年學習法律,曾留學德國。1576年作為亨利二世的私生子昂古萊姆公爵的秘書,隨從公爵到普羅旺斯,並創作詩歌。1605年到巴黎以前,著作甚少,只發表過《聖彼得的眼淚》(1587)、《頌國王攻占馬賽》(1600)、《歡迎王后光臨法蘭西》(1600)、《慰杜·佩里埃喪女》(1601)等幾首詩。這些詩表現出七星詩社詩人們的影響。他到巴黎後的第一首詩《為亨利大王陛下利穆桑之行祝福》(1605),博得亨利四世的賞識。亨利四世任命他為貝勒加德公爵的文學侍從。從此,馬萊伯即以波旁王朝的官方詩人的姿態出現,所寫詩歌多為祝頌之作,如《頌王太后瑪麗·德·梅狄西攝政的豐功偉績》(1610)、《頌前往懲罰叛亂的拉羅歇爾人的國王路易十三》(1627)等,目的雖在於歌頌封建統治者,卻也反映了封建貴族和資產階級對於結束內戰,實現統一、和平的共同願望。他的詩歌形式工整,氣勢雄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萊伯,F.de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卡昂城
  • 職業:貝勒加德公爵的文學侍從
  • 主要成就:他的理論逐漸成為正統詩歌理論基礎,為古典主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 代表作品:《頌王太后瑪麗·德·梅狄西攝政的豐功偉績》《頌前往懲罰叛亂的拉羅歇爾人的國王路易十三》等
正文,

正文

法國詩人。生於卡昂城一法官家庭。早年學習法律,曾留學德國。1576年作為亨利二世的私生子昂古萊姆公爵的秘書,隨從公爵到普羅旺斯,並創作詩歌。1605年到巴黎以前,著作甚少,只發表過《聖彼得的眼淚》(1587)、《頌國王攻占馬賽》(1600)、《歡迎王后光臨法蘭西》(1600)、《慰杜·佩里埃喪女》(1601)等幾首詩。這些詩表現出七星詩社詩人們的影響。他到巴黎後的第一首詩《為亨利大王陛下利穆桑之行祝福》(1605),博得亨利四世的賞識。亨利四世任命他為貝勒加德公爵的文學侍從。從此,馬萊伯即以波旁王朝的官方詩人的姿態出現,所寫詩歌多為祝頌之作,如《頌王太后瑪麗·德·梅狄西攝政的豐功偉績》(1610)、《頌前往懲罰叛亂的拉羅歇爾人的國王路易十三》(1627)等,目的雖在於歌頌封建統治者,卻也反映了封建貴族和資產階級對於結束內戰,實現統一、和平的共同願望。他的詩歌形式工整,氣勢雄渾。
使馬萊伯在文學史上占一定地位的,不是他的詩作,而是他的理論。他沒有系統、完整的理論著作,只是在龍薩和代博爾德的詩集中分別寫了一些評註。他認為詩歌的文法結構應與散文一樣,區別僅在於前者有音律和詩韻;認為七星詩社引進的來源不同的外來辭彙和來自民間的鄙俗的俚語使法語龐雜不純,應予清除;他認為“純粹的法語”應以平民的語言為源泉,以宮廷語言為標準,即將平民語言經宮廷提煉再通用於全國;認為作家在保持“純粹的法語”的同時,還必須注意語言的明晰和準確。他還為幾種音節的詩體制訂了基本的規則,主張用豐富的韻,整齊地安排詩句和段落,力求藝術形式的完美。他的理論在生前並未被普遍接受,但由於適應君主專制政體的規範化要求,因此在17世紀逐漸成為正統詩歌理論的基礎,為古典主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