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中國內地女紀錄片導演)

馬莉(中國內地女紀錄片導演)

馬莉,1975年7月8日出生於浙江諸暨,中國內地女紀錄片導演、攝影師、剪輯師、製片人。

2001年,馬莉成為了多家電視台的人物欄目編導。2007年,她離開體制並開始獨立創作。2010年,執導由高群書擔任製片人的紀錄片《無鏡》。2011年,執導上訪題材紀錄片《京生》。2017年,其執導的紀錄片《》獲得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19年,馬莉當選奧斯卡金像獎紀錄片部門評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莉
  • 外文名:Li Ma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諸暨
  • 出生日期:1975年7月8日
  • 職業:導演、攝影師、剪輯師、製片人
  • 代表作品無鏡京生
  • 主要成就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演藝經歷,主要作品,導演作品,攝影作品,剪輯作品,製片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演藝經歷

2001年,馬莉在北京擔任電視台紀錄片導演,主要工作是為北京衛視、吉林衛視、鳳凰衛視等做人物欄目編導。
2007年,馬莉離開體制並深入到高原藏區,拍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座藏傳佛教色須寺,於2010年完成紀錄片《無鏡》,該片由高群書擔任製片人,獲第二屆北京新青年影像年度展最佳技術獎、評審會特別獎,併入圍2013年巴黎歐洲中國銀幕電影節。
2011年,馬莉在拍攝北京城中的上訪村六年後,完成紀錄片《京生》,該片獲得2012年度FIRST青年電影展評審會特別獎。2017年,馬莉完成紀錄片《》,該片不僅入圍第67屆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更獲得了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2018年,《囚》獲得香港文藝復興獎紀錄片獎。2019年,馬莉當選奧斯卡金像獎紀錄片部門評審。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年份名稱類型
2010
《無鏡》
紀錄片
2011
《京生》
紀錄片
2017
《囚》
紀錄片

攝影作品

年份名稱類型
2010
《無鏡》
紀錄片
2011
《京生》
紀錄片
2017
《囚》
紀錄片

剪輯作品

年份名稱類型
2010
《無鏡》
紀錄片
2011
《京生》
紀錄片
2017
《囚》
紀錄片

製片作品

年份名稱類型
2011
《京生》
紀錄片
2017
《囚》
紀錄片

獲獎記錄

台灣金馬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7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囚》獲獎
香港文藝復興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8香港文藝復興獎紀錄片獎《囚》獲獎
FIRST青年電影展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7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囚》 獲獎
2012----FIRST青年電影展評審會特別獎《京生》獲獎
北京新青年影像年度展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1第2屆北京新青年影像年度展最佳技術獎《無鏡》獲獎
2011第2屆北京新青年影像年度展評審會特別獎《無鏡》獲獎
香港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7第4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囚》 獲獎

人物評價

導演馬莉代表了一批獨立女作者,她們忍耐力極強,敢於挑戰高難度題材,通常單槍匹馬,也更容易走進拍攝對象的內心,面對同一種題材,她們比男性導演多了更加細緻的觀察和更深入的勇氣,馬莉更加與眾不同,那隻掌控鏡頭的手,有點雌雄同體。看完馬莉導演的紀錄片《囚》,正常和不正常的邊界迅速變得模糊起來。影片的鏡頭有非常紮實的代入感,觀者會在三位一體的角色轉換中陷入一個無解的困境。誰都有苦衷,但又誰都幫不了,在病人不經意的一句話里,完全可以感知絕望的家屬,甚至全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焦慮。這類片子的走向,當然可以是純心理學的一種探討,但她的《囚》可能更樸實,它就是在素描整個社會,或者是整個社會投射的一個鏡像。(澎湃新聞網評)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病理學的樣本。面對這樣的議題,從拍攝者的維度來說,馬莉強調的是體驗式的觀察手段。不被書本和網路提供的間接信息套牢,採取親自觀察的直接手段,這是一個社會學研究者的工作態度。(騰訊穀雨調反唱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