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勛(1905~1979),又名竹銘,男,西關一村人,祖籍淄川城西北賈村,清末隨其父定居西關。 馬立勛自幼聰慧好學。16歲時,於淄川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校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山東省立第一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立勛
- 別名:竹銘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
- 出生日期:1905
- 逝世日期:1979
- 畢業院校:淄川縣立第一高等國小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馬立勛(1905~1979),又名竹銘,男,西關一村人,祖籍淄川城西北賈村,清末隨其父定居西關。
人物生平
馬立勛自幼聰慧好學。16歲時,於淄川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校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山東省立第一中學。
1925年8月,中學畢業後考取北京大學英語系。在讀中學、大學期間,因家庭經濟拮据,除靠省、縣政府給以經濟補助、學校給以津貼外,他以勤工儉學來維持學業。在課餘時期,為教授抄寫文稿,並撰寫稿件和翻譯英、美、蘇等外文短篇小說,向報社或雜誌社投稿,以獲取稿費來補充學習、生活諸方面的經濟所需。其文稿繕寫、稿件創作和外文翻譯水平,頗受魯迅、胡適等學者的賞識。其創作和翻譯作品,在諸位學者的推薦下,多在北京《新晨報》發表。馬立勛在大學學生時代,還傾心於蒲學研究,著力收集整理蒲松齡遺著。其間,他整理注釋了蒲松齡所作的《問天詞》、《東郭外傳》、《逃學傳》、《學究自嘲》、《除日祭窮神文》、《窮神答文》六篇作品,並編輯成冊。經錢學同校閱,以《聊齋白話韻文》書名於1929年由北京朴社出版,正文前由周作人於民國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所撰《聊齋白話韻文. 序》和馬立勛自撰的《引言》。此書,蒲松齡故居有藏。此外,馬立勛在北京大學期間,還整理編輯了《聊齋遺著》一書,於1931年,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
1931年7月, 馬立勛北京大學畢業後,經人介紹去哈爾濱法政大學任教。1934年哈爾濱法政大學停辦,即處失業狀態。從此,他開始了為生計而求職,為求職而奔走天涯的生活。1934年由哈爾濱去長春候事,除在長春補習學校代理英語課外,並作糧商,始終未曾謀到正式職業。1936年3月由長春回濟南謀事。是年8月,獲日照縣中學教師一職,後在棲霞縣中學、高塘縣中學任教。
1937年秋,因日本軍侵華,再度失業,開始了避難生活。是年底,抵清平縣謀得偽縣政府掛名科員一職。1938年赴臨清求得偽四區專署科員一職。1939年10月,再度去東北長春求職,至到1940年2月,方求得長春市立第三中學教師一職。 1942年2月,調長春市立第二中學。1943年2月,復調回長春市立第三中學,後復回第二中學。1948年解放戰爭在東北進行,國民黨軍頑固抵抗,長春城內斷糧。8月,馬立勛生活難繼續維持,遂冒險出城。9月到達天津,謀職未成,遂做海貨小販。1949年6月,回到原籍淄川西關,為生計從事陶瓷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