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窪村
位於楓沙湖東面,
竹絲湖的東南面(東經117°39′52″~117°40′33″,北緯30°57′33″~30°58′39″),屬陳瑤湖流域,與普濟圩總場、樅陽縣相鄰,為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楓沙湖邊灘涂土質為淤泥質壤土和黑褐色粘壤,崗地多為偏酸性紅黃壤,年平均輻射總量1148千卡/cm,年平均氣溫16.2℃,無霜期250天,年平均降雨量1364.4mm,年蒸發量800~900mm。 全村共有6個村民組,,退耕還林面積320畝。
馬窪竹林走馬樓的傳說
銅陵市郊區灰河鄉馬窪村有一個風景秀美且充滿許多神奇傳說的小竹林,小竹林呈圍椅型,南臨楓沙湖,北靠長龍山,小巧玲瓏、別具一格。
歷史發展
先說說長龍山,據馬窪村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回憶,她們的祖輩一直傳下來說長龍山非同小可,因地處楓沙湖、陳瑤湖、竹絲湖三湖交界處,遠在戰國時期,便久孕龍氣,漸成龍形,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因恐自已真龍龍位不穩,上任第二年便廣招天下風水先生在全國各地尋找龍形地脈,以防地龍修煉升天,與其爭位,當風水先生尋找此處時,一看便大驚失色,發現此地龍嘴已形成(離竹林約2公里,現為樅陽縣陳瑤湖鎮龍王嘴村)不久即將升天,急忙日夜兼程上奏秦王,秦王不敢怠慢,便立即下旨徵召民工要斬斷龍脈以絕後患。風水先生費盡心血,選擇在龍腰部連夜開挖,數百民工開挖數十日,白天挖,晚上長,難以奏效,真是“千人挖,萬人挑,不如老龍拱拱腰”,無奈請來朝廷法師,先用童男童女祭祀,後用鋼釘、滾油澆,日夜挖掘數月才得以斷開,後斷開處稱壕斷沖(現為東元橋所在地)。馬窪村一個自然村便稱斷腰村。
此後此山一帶一直開始荒涼,直到清朝中期楓沙湖內一位周姓打漁的老大爺帶著一家人,因謀生在這河邊的毛竹園搭了茅屋住了下來,才有了人家,一住就住了十年,第十年的秋天,周大爺的童養媳驚奇發現,每天傍晚在豬圈裡有一匹小白馬來舔槽,一連數十天,她十分好奇,便將小白馬來舔槽的事告訴了家中的老奶奶,老奶奶告訴她,明天小白馬如再來,要將圍裙搭在小白馬的身上,輕喊三聲“小白馬”就回來,第二天小白馬果然來了,童養媳便按照老奶奶的說的一一小心地做了,童養媳回到家,老奶奶便召呼兒子、孫子遠遠地望著小白馬離開。小白馬身上搭著小圍裙看到他們幾個人,十分通人性地點了點頭,就小跑著向前邊的碾台跑去,不一會兒,小白馬便不見了,周大爺急忙問老奶奶,小白馬去哪兒了,老奶奶笑著說,快去找圍裙,一家人在山坡的草叢裡找了一會兒便在一窪地里找到了,老奶奶便忙叫兒子、孫子連夜掌燈在圍裙的地下挖,不到半個時辰,就挖出了八口大缸,打開缸口,竟裝滿了銀子。一家人笑不攏口,一清點有8萬兩(20兩現1斤)。幾天喜慶過後,周大爺便開始盤算在這竹園裡要造幾個大房子,好讓子孫享福。說做就做,周大爺帶著兒子划船便到河對岸的周潭集鎮買木料。當時周大爺挑選木材十分挑剔,買木材的人競賭氣說“我都是好木材,你買不起,少浪費時間,真要買,你買多少,我送多少”。周大爺便叫來木材行給公正,一下子競買了整整四大船。一時間轟動整個周潭鎮,一位從四川來的大木匠聽說後,主動乘船來到竹園,幫他看地形選房址、設房型,鋸裁木料。一住就是18天,木料全部按江南木質跑馬樓尺寸鋸裁,等木料全部鋸裁後,這位四川木匠告訴周大爺因家中有急事,處理後速來,周大爺送走這位四川木匠後,一天一天地在家等待,一等就是一年,周大爺急了,四處請周邊的木匠依照房型,木料尺寸準備開工,意想不到的是,許多木匠竟看不懂房屋圖紙,拚接不了樓層柱、板,一個月開工8次,停工8次,一籌莫展,轉眼又是一年,春暖花開,一天天剛亮,周大爺驚奇地發現,楓沙湖湖面上有條船正向竹園劃來,等人上了岸天已大亮,周大爺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四川木匠帶了他的徒弟徑直向他走來,恰巧明天又是黃道吉日,竹園跑馬樓就正式開工興建,周邊的木匠帶著拜師學藝的意願,自願來周家幫工,人多力量大,兩個月,建成了占地8畝有108個房間,四進四出的跑馬樓。
小巧玲瓏的竹園裡奇蹟般地出現跑馬樓,成為遠近聞名稀奇事,一時間,楓沙湖來來往往地船里,都是慕名而來的觀賞竹園風景和跑馬樓的遊客,頗為壯觀。
時光風逝,轉眼過了50年,周大爺家族興旺,門戶從一戶小人家傳宗到八個大戶人家,人丁興旺,男耕女織,種田的,打漁的,宛若一個世外桃源。
然而,好景不長,1942年正月十六日一場災難降臨了,下午三時左右,日本鬼子在與我新四軍沿江王家排游擊隊交戰失利後,派轟炸機到長龍山一帶轟炸,使得竹園林跑馬樓燃燒,據這位老人回憶,日本鬼子飛機飛的很低,機上鬼子長的鬍子都看得很清楚,她正抱著嬰兒趴在地上才幸免於難,跑馬樓整整燒了三天,村里人逃命回來後,跑馬樓已一片灰燼,真是慘不忍睹,現在想起來都膽戰心驚,悲恨交加。
好在幾年後,竹園裡的人勤勞苦幹,解決了溫飽並漸漸地做了平房,過起了平談生活,一直延續著一代又一代。
現如今特別是近十年來,竹園裡的村民遇上了好政策,數十戶人家,子女們學習考出去的、出門掙錢的、在農場承包土地的,都心滿意足地紛紛離開了竹園,在市區、在公路邊買房子,做房子過起了小康生活。正如這位老人所說的“感謝共產黨,我們竹園人家是天天、年年在挖銀子啊”。
放眼望去,竹園鬱鬱蔥蔥,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沒有了人煙的吵嘮,生態寧靜,真是一個心曠神怡的心靈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