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秋禾

馬秋禾

馬秋禾,女,1961年9月出生,江蘇東海人,1979年9月入伍。1979年,她考入解放軍測繪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現任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遙感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榮譽,主要成就,生平經歷,

榮譽

先後被評為全軍武器裝備科研優秀科技工作者和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2008年榮獲第四屆國家十大“新世紀巾幗發明家”創新獎,是解放軍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主要成就

她帶領課題組艱苦攻關十餘年,研製成功具有自主著作權的數字測圖系統以及系列重大成果,引發了軍事測繪攝影測量成圖領域革命,推進了我軍攝影測量數位化、智慧型化和一體化進程,引領了攝影測量成圖由模擬向數字的時代跨越。

生平經歷

出身幹部家庭
馬秋禾出身於革命幹部家庭,父母的言傳身教與環境的薰陶感染是最生動的教材,讓她從小就心懷強軍報國之夢。為了緊扣部隊需求,緊貼時代發展,馬秋禾殫精竭慮、矢志不移,傾注大量心力她在潮濕陰冷的工作室搞過編程,在腸痙攣的痛苦下做過實驗,在不被理解的困境中吃過苦頭,在艱澀的科研難題面前流過眼淚,在測繪部隊的一線考察中度過除夕。談起自己的奮鬥史,馬秋禾感慨頗深地說:“其實路一直很難走。但難走不是理由,使命感與責任感促使我不斷走下去。國家需要我,這就是我最大的榮光。”
始終不停求索
作為女性,為人妻、為人女、為人母,扮演多重角色的馬秋禾難免遇到工作與家庭的矛盾衝突,可她始終沒有停下求索的腳步。1998年,馬秋禾的愛人患上皮肌炎,2002年又患股骨頭壞死,雙腿伸曲功能受限。當時正值科研攻關的關鍵時期,為了確保科研課題圓滿完成,馬秋禾像一個不停旋轉的陀螺她既要頂著心理壓力推進科研進程,又要充滿樂觀地照料愛人和孩子;她既要在病房集中精力撰寫技術文檔,又要密切關注著丈夫的身體和情緒。堅強的馬秋禾不斷給自己打氣:“沒什麼可怕的,愛人康復和課題進步,一個都不能少。只要努力,明天就有希望。”這位搞科研有超前思維的女科學家在照顧病人中彰顯出大智慧和大境界她搬醫書、查資料,向專家諮詢,與醫生商討,用科學態度與理性精神把愛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憑著頑強的毅力,馬秋禾不僅協助愛人重返工作崗位,也沒耽擱一天課題研究。長時間高負荷的運轉讓她積勞成疾,健康紅燈頻頻亮起:她雙腿膝關節出現退行性病變、積液囊腫等問題,疼痛不能走長路,上底盤高的車甚至都需要人來拉一把。可是,她仍然堅守使命,始終奮戰在科研一線。
巾幗不讓鬚眉
20年來,從大興安嶺到五指山區,從天山南北到東海之濱,馬秋禾帶領課題組多次帶著研製的成果深入海島、邊防,服務三軍,牽引部隊戰鬥力生成;截止目前,研製的系統已裝備到全軍部隊,直接參加了“和平使命2010”、“跨越2009”跨區機動等大型軍事演習;直接服務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等抗震救災重大行動,產生了十分顯著的軍事、經濟和社會效益。
獲得國家榮譽
馬秋禾先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並榮立二等功2次;曾被評為“鄭州市十大科技女傑”、“河南省優秀IT青年新銳”;在第四屆國家新世紀巾幗發明家評選中,她,獲得國內女性科技創新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獎項“新世紀巾幗發明家”創新獎,成為獲此殊榮的軍中第一人。馬秋禾對事業的這份大愛,對工作的這份執著,產生了一系列精神效應。她所帶領的課題組成員團結奮戰,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表現出極強的凝聚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