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福元 ,黨員,教授,博士,1961年7月15日出生於甘肅省,西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宗教倫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福元
- 國籍:中國
- 民族:東鄉族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發表論文,出版論著,課題研究,獲獎記錄,研究生培養,
人物經歷
在1985年畢業於西北民族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於1990年9月至1991年6月,在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研究生班攻讀了研究生課程。於1992年起,先後在埃及愛資哈爾大學語言中心、巴基斯坦國父(阿里·真納)大學現代語言學院阿拉伯語系攻讀了阿拉伯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於2000年9月至2001年7月,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做高級訪問學者,期間完成了《馬克思恩格斯論阿拉伯文化》課題。於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攻讀了博士,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於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在北京大學攻讀學位期間,受國家教育部留學基金委指派以享受中外政府互換獎學金項目的形式又赴敘利亞大馬士革大學做了高級訪問學者。
中國宗教學年會理事、中國回族學會理事、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甘肅研究基地研究員、蘭州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主講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民族社會學、伊斯蘭近現代思潮與社會發展問題研究、阿拉伯伊斯蘭哲學、民族倫理學與宗教倫理學等
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宗教學、宗教倫理學
主要貢獻
發表論文
自工作以來,在《世界宗教研究》、《西北民族研究》、《宗教》、《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甘肅民族研究》、《社科縱橫》和《西北第二民族大學學報》及《甘肅日報》等刊物,發表了《論伊斯蘭婚姻法對我國東鄉族婚姻家庭的影響》、《淺談伊斯蘭文化中愛教必愛國思想對我國穆斯林的影響》、《淺談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歷史價值和作用——兼談馬克思恩格斯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地位》、《了解伊斯蘭——淺談伊斯蘭教信仰與理性間的內在統一》、《淺析泛伊斯蘭主義對我國穆斯林的影響》和《神聖世俗 社會——兼談馬林諾夫斯基的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觀》以及《淺談‘三個有利於’判斷標準對西部民族地區發展的指導意義》等近50篇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其中部分論文又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複印中心轉載。
出版論著
參與並完成了《毛澤東思想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鄧小平理論研究》(甘肅民族出版社,1998年)、《高校學術研究》(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8年)、《“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和《民族政策研究成果選編》(第二輯,國家民委政策法規司編,1999年12月)以及《中華民國時期軍政職官志》(國家十五規劃項目,甘肅人民出版社)的撰寫任務和資料整理工作。合作出版《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展——鄧小平理論是民族工作的行動指南》(甘肅民族出版社,1998年);主編《甘肅省民族地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甘肅民族出版社,2003年);論著《馬克思恩格斯論阿拉伯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專著《民族理論與宗教問題研究》(甘肅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
課題研究
參加並完成了教育部十五規劃博士點項目:“20世紀宗教觀及其方法論分歧”研究;主持並完成國家民委重點研究課題“中國歷代民族事務管理思想研究”(國家民委民辦發(2008)57號,GM-2008-047)等兩項課題;主持並完成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聯校教育及社會科學套用研究論文獎”項目:“淺談如何引導伊斯蘭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問題研究等多項課題。
獲獎記錄
1998年被評為西北民族學院中青年骨幹教師,於1999年被評為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
研究生培養
培養碩士研究生多名,其中3名獲得過研究生創新項目並已完成,另有多名學生髮表了多篇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