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馬爾他巨石廟群全貌中文名稱:馬耳它巨石廟
英文名稱:megalithic temples malta
國家:馬爾他
所屬洲:歐洲
批准時間:1980 1992
編號:549-003
批准標準
1980 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c(iv)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1980年稱作ggantija temples (傑剛梯亞廟群)
1992年擴展範圍並改為megalithic temples malta(馬爾他巨石廟)。
基本簡介
馬爾他巨石廟群遺蹟建於5500年以前的馬耳它巨石廟,是世界上最老的不需支撐的石頭結構。儘管被列入權威的世界遺產目錄之中,但是,幾乎無人 知曉:這兒存在的史前自立石頭結構要遠比埃及的金字塔和石籬古老的多。
布列塔尼東南數千公里,沿著巨石文化時代留下的圓弧遺蹟,在馬耳它群島的島嶼上,以及在馬耳它和戈佐島嶼上,都可以看見巨大 的岩石結構,這些岩石結構堪稱巨石文化中最為複雜、結構最為奇特的古代岩石建築;此外,該建築屬於純粹的土著文化,迄今為止,它 們沒有攙雜一點外部文化。最初,這些建築物被用做葬禮儀式舉辦之地,但後來,人們在此建立了專門進行朝聖的地方。
馬耳它巨石廟群中有一個是哈爾薩夫利恩尼的地下建築。該紀念遺址其實是一處墓地,裡面有近7000具屍體,是在一個石灰石 質的小山上鑿出的。經歷了幾個世紀後,墳墓中的房間越來越多,通往新出口的新通道不斷被鑿出,最後整個遺址形成了一個有著3層3 3個房間的地下結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地下迷宮。在地下建築的一個外室中,周圍的岩牆上刻出了高大而雅致的柱子。有走廊通往該地下建築的中心。
歷史古蹟
馬爾他巨石廟群巨石在哈爾薩夫利恩尼地下建築的禮拜堂中的一個小的赤土陶器中,人們發現了一個10厘米高的女神雕像。馬爾他巨石廟亦稱為“馬爾他巨石文化時代的神殿”或“屬於巨石文化時代的馬爾他的神殿”,是馬爾他在戈佐島等地的著名歷史古蹟。在眾多的神殿中,尤以傑剛梯亞神殿和哈格爾基姆神殿聞名於世。其中傑剛梯亞神殿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神殿,其建築結構之複雜,工藝之精湛,堪稱奇蹟。
傑剛梯亞神殿形成於公元前24世紀以前,是馬爾他神殿中最著名的神殿,它面向東南,背朝西北,用硬質的珊瑚石灰岩巨石建成,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古蹟。傑剛梯亞神殿的廟宇大門和牆壁都是用巨石壘成的,廟外至今散落著曾經用來搬運這些巨石的滾石球。神殿外牆的最後部分所用的石材高達6米,最大的巨石重達幾十噸。在那久遠的年代,人們就能用原始工具將這些巨石用於建築之中。如何將這樣巨大的石塊運送到工地,至今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神殿的內部裝飾使用的是軟質石灰岩。神殿最早只有南廟後部的3個穹頂,公元前2200年左右又增建了兩個小穹頂。美觀典雅。
建築風格
宰牲台大門內的宰牲台,鑿有盛血的坑穴,據說是用來祭神的。一條走廊從大門處延伸至內殿,兩對相對稱的半圓形配殿分列在走廊兩邊,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築體系。各殿內均設有神龕,還供奉有婦女的石雕像,她們體形肥碩,象徵生育旺盛的大地之母。各殿中的石雕神像都沒有頭部,專家推斷,可能由於頭部是用木雕成的,現在已經腐朽風化,故蕩然無存。
馬爾他群島上已發現了30座神殿。除傑剛梯亞神殿外,還有5座神殿於1992年被擴展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的哈格爾基姆神殿,坐落在馬爾他群島南部的克雷蒂,建築年代晚於傑剛梯亞神殿,因而技術更先進,巨石之間吻合得天衣無縫,令人嘆為觀止,是當時建築技術的極品。在該廟宇中的很多石頭的位置都被精心地調整過,其中一塊長達660米用做鋪路石的大石板,是馬爾他群島中最令人矚目的巨石塊。
傳說哈格爾基姆(另一資料譯為:哈扎伊姆)是“大石頭”的意思,因為在神廟中有一塊狀似煙囪的大石頭。神廟有很多門,均由完整的大石頭搭成,石上有雕刻和一些古代的書寫符號。
在戈佐島,有兩個“詹蒂亞”廟宇。“詹蒂亞”在馬爾他語中是“大得驚人”的意思。兩個廟宇中較大的一個包括三個苜蓿形狀的房間,大約有30米寬。其中最大房間的前院有一個石圈,大概是用來做儀式的炭盆。在後部,有一個桌子狀的結構,至於它的用途,人們尚不得知。
歷史文化
馬爾他巨石廟群戈佐島為馬爾他群島的第二大島。主要城鎮維多利亞在該島中部,巨石神廟廢墟位於城東。建於5500年以前的馬爾他巨石廟,是世界上最老的不需支撐的石頭結構。儘管被列入權威的世界遺產目錄之中,但是,幾乎無人知曉的是:存在於這裡的史前自立石頭結構遠比埃及的金字塔要古老得多。
布列塔尼東南數千公里,沿著巨石文化時代留下的圓弧遺蹟,在馬爾他群島的島嶼上,以及在馬爾他和戈佐島嶼上,都可以看見巨大的岩石結構,這些岩石結構堪稱巨石文化中最為複雜、結構最為奇特的古代岩石建築。該建築屬於純粹的土著文化,迄今為止,它們沒有摻雜一點外部文化。最初,這些建築物被用做葬禮儀式舉辦之地,但後來,人們在此建立了專門進行朝聖的地方。
在姆納耶德拉,馬爾他島嶼的海岸線上,有三個廟宇廢墟形如船隻的殘骸。三個廟宇的房頂都遭到了破壞,其建造模式是根據廢墟推斷出來的。其中一個廟宇的圍牆被建築成托臂的模式,每一塊巨石都疊放在前一塊巨石的上面,最終形成了圓屋頂的結構,頂端蓋著一整塊石頭。另一個廟宇中巨大的石灰石由很大體積的泥土支撐著,然後被更大的巨石牆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