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燈草,中藥名。瓶矛草科植物馬燈草的乾燥地上部分。多年生草本。6~8月花開時采割3年以上草,除去雜質,曬乾。有止血散瘀,舒筋活骨,健胃通腸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燈草
- 類別:中藥材
- 來源:植物馬燈草地上部分
- 性味:苦,涼
- 主治:跌打損傷,骨折恢復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性狀】本品莖呈圓柱形,曬乾後極易斷裂,長0.5~10cm不等;表面綠褐色,粗糙;斷面有的有中空現像。葉對生,皺縮,多破碎,綠褐色,完整者展平後葉片3深裂,無臭,味苦。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多年生草本,全國各地均產。
主要價值
【來源】本品為瓶矛草科植物馬燈草的乾燥地上部分。6~8月花開時采割3年以上草,除去雜質,曬乾。
【製法】除去殘根及雜質,洗淨,稍潤,切段,曬乾。
【性味歸經】苦,涼。歸肝、脾經。
【用法用量】 4.5~9g。
【貯藏】置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