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燈戲

馬燈戲又稱“竹馬戲”和“跑竹馬”。馬燈以竹為架,蒙以紙或紗布紮成。馬首繫於演員腰前,馬臀繫於腰後。馬首頸帶鬃毛,馬臀後帶條長尾巴。馬首、馬臀中空,可以插點燃的紅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燈戲
  • 別名:“竹馬戲”和“跑竹馬”
  • 起燈:農曆正月才三、十五日
  • 收燈:廿一日
基本信息,戲班組成,演出,劇目,南湖馬燈戲,流行地區,表演形式,遂昌坳頭馬燈戲,歷史沿革,表演形式,傳承發展,

基本信息

戲班組成

馬燈戲班,一般由10匹竹馬、5個得婆(亦稱小姐)、5個得公(亦稱公子)組成。大型的馬燈戲班則多達20餘人,10個小演員年齡8至15歲,10個男性成人掌管後台、照燈、發帖、跑外場等。演出過場,小演員必由大人馱著去,馬燈則僱人挑。

演出

馬燈戲從農曆正月才三、十五日起燈,稱“燈夜”,廿一日收燈。“燈夜”期間演出,馬燈必先到佛殿進行拜祭,再轉向祠堂下拜,方可進村跳竹馬。後來,跳竹馬中可插唱小調,插演小戲,祭祀的成分逐漸減少,娛樂成分增加,歌舞成分減少,戲曲成分增加,演小戲之前跳竹馬。演出時間也延長至春耕生產前,演員和班社逐步演變為半職業狀態。

劇目

馬燈戲劇目分大花鼓和小花鼓兩類。大花鼓劇目有《看相》、《補碗》、《賣棉紗》、《賣花線》等,內容有一定故事情節;小花鼓有《鳳陽歌》、《十杯酒》、《十下鼓》、《十勸親》、《走馬調》、《正月是元宵》、《雪花兒》、《大雪花》、〈小雪花〉、《魯智深》、《龍盤虎躍》等。後又移植《八仙》、《走廣東》、《白牡丹點藥》、《花園等子》等。

南湖馬燈戲

流行地區

南湖馬燈戲集中在平陽縣南湖鄉寶山村,數百年來表演人員大多為寶山村的周氏子孫,他們的表演區域主要在平陽北港一帶,包括南湖鄉、水頭鎮、鶴溪鎮、麻步鎮等地。南湖馬燈戲是由跑馬和小戲兩大部分組成的民間表演藝術。

表演形式

跑馬陣容大,由兩位身穿戲曲服裝的大人,手執高照帶領十幾位或二十幾位(人數均成偶數)身跨竹馬,妝扮成古代將領模樣的小孩子(小孩年齡在12—14歲)按照一定的陣式表演。兩個大人在前引路,控制陣式,小孩子分成兩隊跟著兩位大人跑。跑馬總體上是速度由慢到快,以至奔跑,最後屯馬,以洗馬結束,整個過程氣勢壯觀。跑馬的過程中伴著齊唱跑馬歌,跑馬歌曲調優雅,後台還有伴奏。跑馬的線路圖稱作跑馬圖,或稱走路陣。一般的一場跑馬需要10分鐘。傳說它們是模仿古代軍事家的作戰線路圖而來。通過老藝人們的回憶,描出跑馬圖有:眼鏡運、四角運、編壁運、六角運、單十字、雙十字、滿天星、土蘭陣、蜘蛛陣、八卦陣、連環陣、龍噴水、頓營陣等。
小戲則全部由小孩子(12—14歲)來演,一般一場小戲2—3個演員,每段小戲約演15分鐘。小戲的內容主要反映民俗民風,有祈福求太平的,也有勸人改邪歸正的,幽默風趣、寓教於樂。根據老藝人的回憶,整理出來的小戲段子有:大花鼓、小花鼓、補缸、賣布、劃渡船小調等。

遂昌坳頭馬燈戲

馬燈戲作為一種極具影響力的代表性民間藝術,幾乎全國各縣農村都有它活動的跡象。浙江省遂昌縣王村口鎮坳頭村的馬燈戲更是其中一顆閃耀的“明珠”。遂昌坳頭村地處浙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南臨福建,西面江西。從前陸路交通十分困難,但是水路十分發達,能通往衢州,金華。獨特的地理位置給予了坳頭馬燈的特有的藝術特點,使得坳頭馬燈更具創造性,表演形式也更加豐富。

歷史沿革

坳頭村什麼時候有人居住生產現在已無考證,對於馬燈是和移居此地的人一同帶來還有後來從別的地方傳來也已經無從考究。如今的坳頭馬燈主要由坳頭村毛根法(1938年9月出生)等老一輩藝人傳承。據毛根法老人講,他10歲起其父毛振堂(1894年出生,已故)開始傳授他馬燈戲,扮演馬婆穆桂英。而毛振堂也是10歲左右開始跟其爺爺(民國24年故)學馬燈。就這樣馬燈戲代代相傳存在下來。如今坳頭村50歲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會舞馬燈,但是能舞馬燈的青年人卻少之又少。從現有的證據可以證明坳頭馬燈有接近200年的歷史。根據它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分析推斷它的產生應該是吸取其他表演形式並加以加工形成的。坳頭馬燈和附近其他的馬燈有區別,和常山縣洗馬舞和昌化縣昌北馬燈相似。演出中演唱的民歌小調和附近的其它表演形式茶燈等相似。裡面的戲曲人物造型與馬的造型和金華地區的相似。坳頭馬燈有其獨特之處,它是在漫長的流傳歷史當中不斷吸取其它民間藝術形式而形成的。

表演形式

坳頭馬燈是一種由馬夫、兵卒的舞蹈表演和人騎竹馬扮演戲曲人物造型演唱民間小調組成的民間舞蹈藝術。馬夫2人、兵卒4人、竹馬4匹共10人,加樂隊組成馬燈舞隊,在鄉間走村竄戶進行表演。表演主要以《馬燈調》為伴奏。馬夫和兵卒是武生和小丑的扮相,4名騎馬的則手握“劍、槍、扇子和書”,扮演“楊宗保,穆桂英,狀元和書生”。馬燈用竹篾扎模型,糊白紙成白馬,糊紅紙成赤馬,分前後兩段,分掛在舞燈者腹背。馬夫有舞拳對打套路和舞棍對打套路,兵卒手持刀和盾進行列隊、舞刀、批滾盾牌等表演,馬夫和兵卒還有對打等舞蹈表演。舞者一般左手拿盾牌,右手持短刀。表演時,四個手持盾牌的武士,從四個方向上來,只見他們一會兒同使長棍者對練,一會兒同持叉者對打,一會兒又和使大刀者對殺,刀光劍影,使人眼花繚亂。
馬燈的表演一般從大年初二開始直至十五元宵節。馬燈舞的扮演者,穿著節日的盛裝,舉著牌燈,騎著竹馬,手拿盾牌和刀槍把子,敲鑼打鼓,高奏嗩吶。在頭燈的導引下,浩浩蕩蕩,一字長蛇陣似的走村竄戶上門拜年賜福。到了農戶家中,馬燈先在廳堂轉一圈,接著是“盾牌舞”表演和演唱民間小調,詞意一般是祈求吉祥如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福壽平安。

傳承發展

令人遺憾的是這一精彩的民間藝術並未得到順利的傳承和發展。坳頭馬燈在1984年終止演出後,至今已有二十餘年。直到2004年2月,縣民間藝術資源普查小組在王村口鎮的普查中了解到坳頭馬燈的歷史沿革和表演形式,決定進行挖掘整理,在坳頭村馬燈藝人的指導下,恢復組建了一支平均年齡13歲的少年馬燈隊。通過老一輩藝人的細心教導,少年馬燈隊的馬燈表演日益精湛,2004年參加了遂昌縣民間文化大集展演;2006年參加了遂昌縣湯顯祖文化節展演;2004年9月參加了遂昌縣民間文化大集演出,獲得了廣大民眾的一致好評,這項民間藝術得到了傳承和發揚。
坳頭馬燈的“復活”來之不易,它包含了老藝術家們的辛勤傳承和當地政府的努力。在未來的歷史中我們應不斷豐富發展坳頭馬燈的表演形式和內容,讓其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讓更多的人體驗到民俗文化的無窮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