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河民歌

馬河鎮地處荊門西北,位於漳河源頭,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在勞動生活和求生存的鬥爭中,馬河鎮人民創作出了大量的民歌。馬河民歌題材豐富、語言生動、曲調優美、形式多樣,主要有田歌、小調、節慶歌、風俗歌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河民歌
  • 別稱:馬河民歌
馬河民歌,馬河民歌分類,

馬河民歌

民歌是人類歷史上產生最早最具生命力的藝術品種之一,它是廣大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人民藉助民歌這一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抒發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種種感受。馬河鎮地處荊門西北,位於漳河源頭,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東接栗溪、南臨漳河、西與當陽、遠安相望,北連南漳。這裡的人民勤勞勇敢,樸實厚道,聰慧樂觀。千百年來,在勞動生活和求生存的鬥爭中,他們創作出了大量的民歌,這些發自他們肺腑的歌聲,是他們真情實感的渲瀉,是鬥爭的武器,勞動的號令,愛情的媒介、娛樂的工具,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馬河民歌題材豐富、語言生動、曲調優美、形式多樣,主要有田歌、小調、節慶歌、風俗歌等。

馬河民歌分類

田歌有“插秧歌”、“扯草歌”等。在勞動時唱歌能調劑勞動者的精神,提高勞動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解悶舒心、提神鼓勁的作用。相信在勞動的過程中,有這樣發自肺腑的歌聲陪伴,人們的勞動熱情一定是非常高漲的。小調反映的生活面很寬,但以愛情題材為主,它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常以“四季”、“十二月”為題,通俗而生動,民眾十分喜愛。小調曲體結構方整,曲調優美細膩,婉轉動聽,有很強的生命力。這類民歌的特點是歌詞多數為吉祥的內容,有祝福慶賀之意;曲調歡快活潑,氣氛喜慶。風俗歌反映的是馬河人民的傳統風俗習慣,一遇紅白喜事和傳統節日,則是人們集中唱歌、聽歌的大好時機,迎新、治喪等都有各自唱的歌,為老人辦喪事時,打喪鼓、唱孝歌最為普通。農曆正月十五到處都是採蓮船、蚌殼精、踩高蹺等。玩採蓮船時的唱腔就有四種:四平調、站花牆、梁山調、打腔。民歌是勞動人民自己的歌,它發端於民間,傳唱在民間,代代相傳,經久不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