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雄,男、回族,字一傑,甘肅蘭州人,1955年7月出生於翰墨世家。多年來研習二王、董其昌、鄧石如等名家及漢簡碑帖。擅長行書、隸書。繪畫取法宋、元及渴筆焦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正雄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甘肅蘭州
個人榮譽,個人語錄,
個人榮譽
書法作品、繪畫焦墨山水同時榮獲2011年由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甘肅省民委舉辦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書畫邀請展三等獎;繪畫“焦墨山水”“天險臘子口”榮獲由中國回族學會舉辦的全國穆斯林書畫作品展二等獎;“焦墨山水”“平湖行舟圖”入編甘肅省直機關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書畫作品集,“焦墨山水”畫“雄姿”入選中國當代名人名畫作品選。在《蘭州晚報》等報刊雜誌發表多篇有書法繪畫作品。
現任甘肅馬西園藝術研究院院長、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穆斯林書畫攝影協會會員、蘭州涌寶文化藝術中心主任。
個人語錄
有些人畫畫走捷徑,不按照中國繪畫傳統的方式開始,而是直接學習某些大畫家已形成的風格,結果框住自己。大畫家的東西一定要學,怎么學?應該是走大畫家他走過的藝術路程,這樣,才能對自己的藝術之路有幫助。
我曾經做過一首詩:“老年多作畫,意在賓虹間;工拙非所計,落筆便千山”。“老年多作畫”,一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出一些名堂;“意在賓虹間”,畫畫要學習名家,但還要從他的成績里走出來,因為他的光環不會照在你的身上,像我一樣,現在的作品裡找不出一點點賓虹的味道;“工拙非所計”,不要局限自己的創作,要把自己釋放開,東西學了就要用。怎么用,一定切記一點,大膽落墨,細心收拾;“落筆便千山”,學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你心中什麼時候都應該裝著祖國的千山萬水,落筆就能成立,這樣才能成就你的大家風範。
國畫與油畫不同,油畫開始學的時候,由素描靜物入手;中國畫則以神似為重,形似為其次,必須以自然的筆墨用筆。這個時候必須學會各家的用筆和他們的皴法,然後就開始寫生了。寫生之道,也是有法理的。法為法度,理為物理,各有各的運用之妙處。比如畫山的實處,虛之以雲煙,實處則加以亭台。再之如山中的道路,必須類似於蛇腹。畫要防著呆板,要掩映為之,這樣就不會呆板了。江山如畫,正以其未必如畫,故施以斟酌損益之法理。
凡想學我的畫,必須以書法見長。我畫畫是用羊毫長鋒一筆一筆寫出來的,表面是畫,其實是書,一筆三波用的是筆筆到位。偶然學幾天的人,以為好像簡單,其實是入了泥潭,越陷越深。我經常說畫畫首先必須要把書法寫好,因為先書後畫。
我經常講書法,寫字的時候要一筆三波。一波三折之筆,藝術也要跟上時代的節奏而變化,現在的生活多豐富,寫字要把京戲、秦腔、芭蕾舞、迪斯科融進去,有本事最好也把趙本山(表演藝術)的感覺也書寫出來才好 。
我八十後畫的畫,近看橫不是橫,豎不是豎,樹林草木也看不出枝幹樹葉,可是三米以外觀看就不同了,山巒、樹木、山石、房屋交待的非常有序。這是我六十多年形成的不拘泥於規矩隨心所欲的藝術境界。有時畫畫腦子裡並沒有多想,但是一落筆就是心到,意也就到了。畫畫的運筆要能留得住,由點連續而成,便有盤曲蜿蜒之姿,即要像寫篆書一樣,隸書一樣,筆筆要到位,不能草率,落一筆,成一筆。用筆之法,全從筆中而出。一筆之中,有數色之墨。一點墨之中,有乾濕互用之筆。這就是所謂的有筆有墨。
我畫花卉,不論樹木、蘭草,都是外露婀娜之資,內含剛健之質。在用筆上融入書法的氣息,追求一種古拙的趣味。多姿多態是花草的本質,花草也是萬物生機最盛的。疾風知勁草,剛健在於內斂,不是每個人都能察覺到的。寫花草不要光徒寫其嬌艷,切記要寫其氣骨,但又不失文雅之氣。
畫畫要達到“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達到境界後的用筆、用墨不亂而亂、亂而不亂,不拘束於成法。這也解決了筆與墨的矛盾,使得筆墨獨立特行,筆墨的表現力也就出神入化,突破了傳統“文人畫”的樊籬了。
我用漬墨入畫,往往就是墨色濃黑但四邊淡化開,又得自然的圓暈,而筆跡墨痕,又躍然紙上。漬墨多見於山水木石,有大渾點、圓筆點、側筆點,又有胡椒點,中濃邊淡,濃處是筆,淡處是墨。古代畫家很多人用漬墨,精於其筆法者畫面很蒼潤,實在可喜。
我也精於宿墨法的畫法。每次畫面有濃墨之處點以宿墨,使墨中更黑,黑中見亮,加強黑白對比,使畫面更加神采煥發。宿墨須用濕筆蘸之畫於紙上,而毛筆含多少水量去蘸宿墨寫到紙上,其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即是以含水量極少的毛筆蘸宿墨,化粗滓為“清華”。當然還是需要“胸次高曠,手腕簡潔”,這也是高難度的墨。
畫畫與寫書法都要講究中鋒用筆,用腕力,臂力提懸,左右揮灑自如,筆筆皆到。這不是一兩天的功夫。練習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動筆時,提一口氣,不管多大的紙,要一氣呵成,這樣的作品才有意思。我也八十多歲了,但是看我寫書法和畫畫,就是練氣功一樣,把整個身體的氣,全部用在腕上,用在筆尖上,不論旁邊的干擾,行雲流水,筆筆到位,整張氣勢縱橫,位置到家,此為上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