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松模型

馬松模型,又稱全鏈結構型,二元矽酸鹽熔體結構模型之一,馬松在1965年提出。

二元矽酸鹽熔體結構模型之一,為馬松(C.R.Masson)在 1965年提出,又稱全鏈結構型(all chain configu-ration),1970年又作了某些改進。這個模型假定熔體中離子活度等於其離子分數;矽和氧結合成SiO嬊,Si2O堈,Si3O囻,…,SinO
馬松模型
等複雜負離子;這些離子之間會發生一系列聚合反應並達到平衡,第一個聚合反應為 SiO嬊+SiO嬊
馬松模型
Si2O堈+O
聚合反應的平衡常數為K11;第二個聚合反應為 SiO嬊+Si2O堈
馬松模型
Si3O囻+O聚合反應的平衡常數為K12;…第n個聚合反應為 SiO嬊+SinO
  
馬松模型
馬松模型
Sin+1O
馬松模型
+O
聚合反應的平衡常數為K1n。還假定各聚合反應的平衡常數相等,即K11=K12=…=K1n。由這些假定可以得出各種複雜離子濃度的理論分布曲線,並導出熔體中金屬氧化物MeO的活度
馬松模型
與SiO2的摩爾分數
馬松模型
之間的關係式。對直鏈型:
馬松模型
對全鏈型:
馬松模型
馬松利用MeO-SiO2二元矽酸鹽熔體已有的MeO活度數據計算得出K11值,見表。
馬松模型
鄒元爔等根據他們對CaO-SiO2熔體實驗測得的更為可靠的 CaO活度數據檢驗了馬松模型,發現K11並不守常,lgK11與
馬松模型
成直線關係,因此對馬松模型的基本假定提出了疑問。此外,馬松模型用於三元系還有困難。把正離子和負離子視為理想溶液也與實際不盡相符。
參考書目
C.R.Mass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A287,p.201,1965.
C.R.Masson, Symposium on Chemical Metallurgy of Iron & Steel, p.3, Iron & Steel Inst., London,19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