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曉軍故居
-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松山鎮慈堂村
- 別稱:馬曉軍別墅
- 地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風格和布局,風水說,慈堂大屋,現狀,前景,人物簡歷,家庭,生平,
地理位置
馬曉軍故居在容縣的松山鎮慈堂村的一座小山丘下。這棟屋始建於民國8年,也就是1919年,是一座很大的房子,共有三進深,在房屋的前面還有大門和圍牆,大門上有門樓,圍牆的兩頭建有炮樓,單單看這房子的規模,就知道當時建造這座房子的主人相當富有。這棟屋現在已經是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格和布局
馬曉軍故居興建於民國八年,即1919年歲次己未,時歷八年才竣工。其建築風格是中西結合,整個布局特色是中心軸對稱,但是樓房的立面是西方的特色,兩邊是炮樓。(整座房屋)一層層,三進深,門口是門樓,這個窗上邊寫有“吟風”,這邊寫有“弄月”,這些就是富有中國特色的東西。這是一座融合中西風格的建築,整座建築成四合院在布局,中心軸對稱,每進房子之間連線有天井,但其建築形式則是採用了當時最時髦的西方建築形式,第一進房子的兩頭夜設定由炮樓,炮樓上有很多的炮孔,能觀察到房子前面的每一個角度,整座建築就象一座西方的城堡,比較獨特的是房頂雨水的排水口,是設定在由青磚砌成的牆柱上,裝飾成鯉魚的樣子。
風水說
馬曉軍故居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容縣松山鎮慈堂村,整個村場山水合抱,羅城緊密。龍來自西北遠方,轉至村子北方再起一星為村子靠山,可惜稍為低矮不夠高大。馬曉軍故居立乾巽兼亥巳二爻,戍龍過峽入首,右水倒左,水口位於村場乙辰方,一個土星形如掛榜強力墩塞水口。和祖祠同一來龍地形結地,祠堂是“飛鴉落平洋” 眼穴,其故居則是“嗉中穴” 。村場正前方一砂形如彎弓很是秀美,但彎弓中間折斷,妙在遠方一個高大破軍星(因形如草帽,當地人叫作草帽山)映照過來填空補缺。馬曉軍故居位於村子中間前列,馬曉軍故居是容陽宅(陰宅除外)第二位大地,(第一應是黎村平潭黃玉忠“七星伴月” 屋地,一般叫黎村‘平潭大屋’)。馬曉軍故居不但結地重,屋宅面積也大,整屋左右對稱合圍式建築,中西合璧,規模宏大。全宅共有廳房130間,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775平方米,前為庭院,院有二級曬揚。主體有三座(三進),每座兩層磚瓦結構,前座為西式樓房,門面透出五個“拱門” ,十條立體柱延伸出屋頂2米多高,活象十根沖天柱似的。兩邊橫廊凸出建“四方形炮樓” ,門窗全是立體結構,整體望去十分宏偉,蔚為壯觀,好一派“氣壯山河” 之景。
慈堂大屋
馬曉軍故居因其面積很大,當地村民稱為“慈堂大屋”,別墅依山而建,由三座主屋,左右橫廊,門樓及磨房組成,是一組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建築群體,門樓共11開間,兩端建成炮樓形式,高一層,頂上有較高的女兒牆和用青磚砌成三角形的裝飾牆,門樓後是一個曬場,曬場後便是主體建築,共三座,前座高兩層,屬西洋式建築,面寬11開間,進深一間,房子兩端各建有高三層的炮樓,牆體上有長方形的炮眼,樓頂用青磚砌出較高的女兒牆。地下當心間作為通道,前面的檐牆砌旋成弧形拱門形狀,豎長方形窗,窗頭上施以楣框裝飾,樓頂上望柱高聳,外觀規矩整齊,雄偉壯觀,中、后座也是二層的樓房,為中式結構,中座面寬5間,進深2間,前後均有走廊,二樓走廊的欄桿用綠色的琉璃構件組成。后座面寬5間,當心間現是馬曉軍的後人作為供奉祖先的神樓,前有走廊,後面的磨房是沿著圍牆用坭磚砌成,共7間,進深一間,小青瓦蓋頂。整組建築用曲曲折折的迴廊把各家客廳聯綴成一個整體,進退有序,分合有度,每座之間還設定有通風透氣和排水的天井。
現狀
對於馬曉軍先生,村人一直都是很敬重的,因此“慈堂大屋”雖歷經滄桑,卻基本保持完整。從1919年建造到現在,這房子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雖然已經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但現在這房子裡面還有幾十人居住。解放初時,馬宅按當地政策沒收歸國家所有,1987年落實僑房政策後,馬宅的大部分房屋已返還給馬先生的後裔居住。目前,仍有9戶其他姓氏的村民居住在這所深宅大院,其中有一位是馬曉軍的侄子馬翥鴻。
前景
由於馬曉軍後來去了台灣,所以他的故居現在成為了涉台文物,據容縣博物館的同志介紹,現在國家文物管理部門正準備花巨資對馬曉軍故居進行修復,我們前來採訪的時候正好碰到容縣國土部門的人馬正在對這房子進行測繪,準備報請國家撥款維修。因為馬曉軍是國民黨的將領,現在國家為了營造良好的兩岸政治環境,已經決定做一次大的重修。
人物簡歷
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時期,馬家祖祠有四位將軍應運而出。一門四將,容縣首推第一家,恐怕在全國也是少有的吧。除馬曉軍中將外,馬家的第二位將軍是馬展鴻,中央陸軍大學畢業,曾任縣長、少將副軍長。馬家的第三位將軍是馬振鴻,南寧軍校畢業,任少將師長。馬家的第四位將軍是馬翔紅,美國芝加哥大學畢業,少將軍銜,任廣州軍訓司令。
生平
馬曉軍父麗南、母覃氏。兄弟5人,他排行第二。其少年即穎悟異常,讀書勤奮,參加童試,以縣試第一名考取梧州府學員,中榜秀才。後投筆從戎,被選送保定陸軍速成學校學習,旋為陸軍部選送赴日本振武學校,補習普通科三年,轉聯隊為入伍生,在東京加入同盟會。受訓剛期滿,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他即回國參加革命,任南京留守府參謀兼學生軍隊長。南北議和後回廣西任混成旅參謀。孫中山領導的二次革命失敗後,他再次東渡,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學生隊第十期步兵科深造。1915年畢業後回到北京,在陸軍第十師見習,同年奉蔡鍔命回廣西。途經南京時被袁世凱的爪牙發現扣留數月,脫險後回到廣西。他與廣西當局格格不入,但為了事業發展,只好遷就,1917年在都督府任中校參謀,參加護國運動。
此時正值青春年華的馬曉軍滿懷雄心壯志,但又深感孤掌難鳴,想謀取一個事業的發展點,以便集中有志青年共同奮鬥。於是他向廣西督軍陳炳琨建議創辦陸軍模範營,希望以此集中精力,營造日後發展的資本。為改變部隊素質,經多方陳說,意見終被採納,陳炳琨任他為營長,使他的理想計畫初步實現。
模範營第一期教育期滿,適遇護法軍興,馬曉軍率營隨軍援湘。模範營戰功顯著,備受上方賞識。馬曉軍升任廣西護國軍副司令。他乘機與督軍譚浩明商量,建議將模範營官兵分調各舊軍中,充任教練工作。他想藉機將他的部屬插予壘省軍隊,以擴展培植他的實力。他的建議得到譚浩明的採納,於是將模範營大部分幹部和學生分調出去,這樣使他們也獲得升級的機會,不致於局限在模範營內。同時,黃旭初得升任營附,白崇禧、黃紹竑、夏威等升任連長,馬曉軍本人也升為第一支隊司令。
1919年冬,馬曉軍因為率營援湘及回桂後剿匪屢立戰功,被當局委為兼任團長,增擴兩營兵力,黃旭初、白崇禧升為團附,黃紹竑升為模範營營長。
馬曉軍此時兼任團長,表面上工作據點較前擴大,但新撥的兩個營均為陸榮廷的舊部,與馬曉軍的新軍意氣不相投。所以1920年馬曉軍率部人粵時,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起來推翻廣東都督莫榮新(廣西人),馬曉軍當時極欲回響,最終因為這兩個營梗阻未遂。後來馬曉軍班師回桂到梧州,該營營長向陸榮廷讒言馬曉軍並欲陷害。馬曉軍幸得友人在陸榮廷面前疏通,而免遭災禍。但馬曉軍部因此而調駐百色,陸榮廷意在使馬曉軍不能接近粵境與粵軍相勾結。
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大總統。廣西都督陸榮廷聽命於北洋軍閥政府,分兵三路攻粵。廣東方面選派出密使來廣西作內應,之後反攻廣西。當粵軍攻桂時,陸榮廷部將劉宸寰、沈鴻英在梧州懷集倒戈,馬曉軍也在百色舉旗回響。陸榮廷見勢不支,被迫下野。廣西於是被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力量占領,馬曉軍被任命為廣西田南道十三屬警備司令,擴編兵力為大營,內分兩統領:白崇禧任第一統領,黃紹竑任第二統領。夏威、韋雲淞等為營長。馬曉軍的隊伍擴編尚未完整,粵軍總司令陳炯明背叛孫中山大總統而將在桂的粵軍調回廣東。廣西陸榮廷的舊部稱自治軍乘機四起,反粵客軍。馬曉軍部奉廣西省長馬君武之命從百色調往南寧助守省府,與自治軍抗衡。
馬曉軍到廣州後被孫中山任命為元帥府大本營參軍,此後歷任國民革命總司令部高級參謀,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軍政部主任參事等職。三、四十年代任僑務委員會委員,立法院立法委員等。
1929年3月27日蔣桂戰爭爆發,桂系失敗。1930年8月21日黃紹竑電蔣介石“息兵和談”。10月26日,李濟深、陳鉻樞鑒於黃紹竑、白崇禧等均為馬曉軍舊部,故請馬氏主持兩廣和平。是日,國民政府派馬曉軍自滬赴港轉梧州收拾桂局。
馬曉軍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為人謙恭有禮,辦事持重嚴謹,不嗜菸酒,對晚輩關懷備至。著述有《廣西革命軍發源之自路》、《中國兵力之比較》等。
馬曉軍一生最令人稱道的業績,是創辦廣西陸軍模範營。培植了新桂系一批重要將領,如:黃紹竑、白崇禧、黃旭初、夏威等,為統一廣西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