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置沿革
清朝時期,馬振撫鎮境域屬湖陽保。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畢店區馬振撫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唐南縣祁儀區。
1950年,屬祁儀區。
1956年,設馬振撫中心鄉。
1958年,屬祁儀公社。
1968年,建馬振撫公社。
1983年,改為馬振撫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馬振撫鎮下轄22個行政村:馬振撫村、姚湖村、郭橋村、關地村、前莊村、姚崗村、栗棚村、八里沖村、牛寨村、雙河村、郝莊村、胡營村、簡莊村、賈莊村、嶺近溝村、二烈村、綿羊山村、下沖村、逯崗村、上劉莊村、太章村、王莊村。
截至2020年6月,馬振撫鎮下轄24個行政村、1個社區:馬振撫村、姚湖村、郭橋村、關地村、前莊村、姚崗村、栗棚村、八里沖村、牛寨村、雙河村、郝莊村、胡營村、簡莊村、賈莊村、嶺盡溝村、李崗吾村、二烈村、綿羊山村、下沖村、逯崗村、上劉莊村、太章村、小王莊村、萬糧碑村、南陽油田雙北東社區;鎮人民政府駐馬振撫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馬振撫鎮地處唐河縣東南部,東部、東北、東南分別與桐柏縣
平氏鎮、
埠江鎮、
程灣鄉搭界;南部與湖北省棗陽市和
祁儀鎮相接;西部同
昝崗鄉毗鄰;北部與
古城鄉、
畢店鎮隔三夾河相望,鎮人民政府距唐河縣城27千米,總面積161.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馬振撫鎮地處桐柏山余脈,地勢東南高、北部低,地形分為山坡、丘陵、平原三種類型,主要山脈是桐柏山余脈,東南部屬淺山丘陵,北部為平原,境內最高峰大尖山是桐柏山余脈,位於馬振撫街東南,海拔756米。
氣候
馬振撫鎮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5.1℃,1月平均氣溫1.5℃;7月平均氣溫27.3℃,最高月均氣溫31.7℃(8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2.7℃,最大日較差22.7℃,生長期年平均218天,無霜期年平均233天,最長達270天,最短為20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1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7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02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7月最多。
水文
馬振撫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唐白河水系,境內最大的河流為三夾河,從桐柏縣流入雙河街,境內長8千米,流域面積120平方千米,最大流量1005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1立方米/秒,從嶺近溝村流入昝崗鄉,轄區有虎山大型水庫1座,小水庫2座,常莊水庫、龍宮河水庫。
自然災害
馬振撫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大風、洪澇、冰雹、蟲害等,洪澇災害多發生在每年的7月、8月。
自然資源
馬振撫鎮境內礦藏資源貧瘠,山區內僅有花崗岩,河南油田雙河礦區位於鄉北部的雙河、郝莊兩個村。
2011年,馬振撫鎮有耕地面積11.3萬畝,林地面積3.6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馬振撫鎮轄區總人口497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596人,城鎮化率11.26%,另有流動人口323人,總人口中,男性25600人,占51.5%;女性24100人,占48.5%;14歲以下9000人,占18.1%;15—64歲30900人,占62.2%;65歲以上9800人,占19.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9668人,占99.94%;有回、壯等少數民族32人,占0.06%。
截至2018年末,馬振撫鎮有戶籍人口5161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馬振撫鎮財政總收入987萬元,比上年增長11.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60萬元,增值稅80萬元,企業所得稅8萬元,個人所得稅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5%、11.8%、12.4%、10.5%,農民人均純收入6250元。
2018年,馬振撫鎮有工業企業33個,規模以上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6個。
農業
2011年,馬振撫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2.17畝,可利用草地面積2.1萬畝,農業總產值4.7億元,比上年增長10.2%,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9.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豆類為主,生產糧食5.44萬噸,人均1095千克,其中小麥3.36萬噸,玉米1.8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棉花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羊為主,生豬飼養量12.6萬頭,年末存欄5.6萬頭,羊飼養量7.6萬隻,年末存欄2.8萬隻;家禽飼養量4.8萬羽,上市家禽4.6萬羽,生產肉類7685噸,禽蛋67噸;畜牧業總產值0.8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9%,累計造林10.5萬畝,其中防護林4500畝,經濟林28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2萬株,林木覆蓋率42%,漁業以人工養殖為主,漁業總產值0.0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3%,大型農業機械30台(輛)。
工業
2011年,馬振撫鎮工業總產值達到8.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職工56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3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商貿
2011年末,馬振撫鎮有商業網點7個,職工131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億元,比上年增長14%;城鄉集市貿易額1.4億元,比上年增長11%。
金融
2011年末,馬振撫鎮有農村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銀行等4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15%;人均儲蓄4226元;各項貸款餘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1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馬振撫鎮有幼稚園24所,國小24所,在校生2540人,專任教師148人,初級中學2所,在校生810人,專任教師8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教育經費達0.13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13億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馬振撫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07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10人,經營管理人才16人,技能人才87人,農村實用人才160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馬振撫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大院6個,文化活動廣場6處,農家書屋23個,藏書3.45萬餘冊;圖書店、音像店、網咖7家;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有電影放映隊1個,年放映176場,觀眾達5.4萬人次,主要文藝團體有2個,演出人員15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馬振撫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6個,其中中心衛生院1家,25個定點衛生醫療點,鄉衛生院設有病房36間。專業衛人員41人,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8/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4.6735萬人,參合率達98%,孕婦死亡率0.01/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馬振撫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3戶,人數261人,支出39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25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69戶,人數2378人,支出205萬元,比上年增長17%,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20人,支出26.4萬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35人,支出3.5萬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醫療救助5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955人次,共支出14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臨時救濟380人次,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2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8萬元,比上年增長13%,社會福利費11萬元,敬老院建築面積達1500平方米,各項配套設施齊全,全鄉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了20%。
基礎設施
2011年末,馬振撫鎮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總長度55千米,投遞點50個,鄉村通郵率100%;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1萬份(冊),業務收入12萬元。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6個,建成了移動通信系統基站6處;固定電話用戶231戶,行動電話用戶2.8萬戶,行動電話和電話普及率96%,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寬頻接入用戶5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50萬元。
交通
馬振撫鎮境內有312國道穿境而過,有縣鄉公路4條,總長45千米,境內有唐馬路、板馬路、雙馬路、祁馬路、環湖旅遊專線,有鄉級客運汽車站1座。
歷史文化
馬振撫鎮,明代有馬姓鎮撫官住此,故稱馬鎮撫。
風景名勝
馬振撫鎮有九龍湖風景區,九龍湖(原名為虎山水庫),位於唐河縣城東南25公里的馬振撫鎮境內,從312國道沙河鋪段修建的旅遊專線公路可直達該景區,景區地處群山懷抱之中,控制流域面積199平方公里,是河南省一座中型水庫。
著名人物
羅長奇、楊天成,1973年“馬振撫事件”中,她的死讓班主任楊天成和校長羅長奇坐了牢,並間接引發了一場全國教育界的鬥爭,後來羅長奇、楊天成得到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