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色菌毛囊炎

馬拉色菌毛囊炎

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主要是由球形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一種毛囊性損害的皮膚真菌病,曾稱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治療,預防,
本病男性多於女性,16-40歲好發。皮損為毛囊性半球狀紅色丘疹,直徑2-4mm,有光澤,周圍可有紅暈,多發於胸背、頸、肩、上臂、腰腹部,散在對稱分布,數十至數百個,較密集但不融合,可間雜有小膿皰或黑頭粉刺。本病病源為馬拉色菌,馬拉色菌為一種條件致病性真菌,絕大數人皮膚存在這種真菌,但只在一定條件下發病。發病原因馬拉色菌是一種嗜脂性真菌,在皮膚皮脂腺分泌旺盛的情況下,該真菌依賴皮膚分泌的油脂生存和大量繁殖,以導致馬拉色菌毛囊炎感染。常在使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基礎上發病或加重,皮膚免疫功能低下也是一個原因。
自覺瘙癢,可見抓痕血痂。部分患者有風團、片狀紅斑或皮膚劃痕症陽性。皮膚較油膩。可伴有面部痤瘡花斑癬多汗表皮囊腫等,有瘢痕素質者在此毛囊炎基礎上可發生瘢良疙瘩。

治療

儘量去除誘因,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抗生素。治療原則與花斑癬相同,以外抗真菌藥物為主,可選擇50%丙二醇、咪唑類及n丙烯胺類霜劑或溶液、5%-10%硫磺軟膏等。應將藥物在受累毛囊表面輕揉以促進其滲入毛囊內。也可用含硫化硒或2%酮康唑洗劑,保留15-20分鐘後再清洗。
本病容易復發,復發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原因與皮膚免疫功能低下和皮膚油脂分泌過剩有關,在治療時,除進行抗真菌治療外,需同時使用調節免疫的藥物,比如大劑量口服胸腺肽等(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還需要減少皮膚油脂分泌,皮脂腺分泌旺盛,多與患者本身雄激素分泌旺盛有關(雄激素睪酮和二氫睪酮是皮脂腺生成和分泌皮脂的主要原因),可口服一些抗雄激素類藥物,比如螺內酯,西咪替丁(男性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因為此兩種藥極少數情況下會引起暫時性的陽痿),女性也可以選擇達英35,也可選擇阻礙皮脂腺生成的藥物,如維胺脂和泰爾絲。
如果患者反覆復發,則需考慮是否存在引起雄激素過多的其他病症,如多囊卵巢綜合症柯興綜合症等,需做血液或者CT、MRI檢查,以進一步確診。
抗真菌治療口服藥物,最優先考慮酮康唑,其次為伊曲康唑(均需檢查肝功能)。外用藥需選用滲透性強的藥物,最好聯苯苄唑,其次為環丙酮胺和益康唑,中藥洗液比如潔爾陰等效果也很好,外用藥需交替使用,以防止產生抗藥性。
內服外用中藥效果也頗佳,具體內容可參見中國知網相關論文
以上治療方法,均需醫生指導下進行。

預防

保持工作環境通風,減少出汗, 注意皮膚清潔,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外傷,不隨便使用糖皮質激素等有助於減少該病的發生幾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