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治·馬戛爾尼
- 外文名:George Macartney, 1st Earl Macartney
- 國籍:英國
- 出生地:北愛爾蘭
- 出生日期:1737年5月14日
- 逝世日期:1806年5月31日
- 職業:政治家、外交家
- 畢業院校:都柏林三一學院、倫敦坦普爾大學
- 代表作品:《馬戛爾尼回憶錄》
- 封爵:男爵、伯爵
- 相關事件:出使清國
馬戛爾尼一般指本詞條
喬治·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1737年—1806年),出生在北愛爾蘭安特合郡的大地主家庭,1759年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之後進入倫敦坦普爾大學進修,師從荷蘭伯爵亨利...
《馬戛爾尼使團使華觀感》一書由[英]喬治·馬戛爾尼所著,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著者:[英]喬治·馬戛爾尼,約翰·巴羅譯者:何高濟,何毓寧 出版時間:2...
18世紀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是由英國製造的槍枝。......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十八世紀,英國製造,長159cm,槍管口徑2cm。 槍通體金碧輝煌,槍管鐵質,嵌在木槽...
本書中何偉亞開宗明義地表述了他不是在提供一種中國歷史研究的新模式,也不是在提供替代傳統衝突論的描述方式,而是嘗試對“馬嘎爾尼使華”事件進行重新審視。傳統...
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又稱馬戛爾尼來華,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過與清王朝最高當局談判,想在開拓中國市場的同時蒐集情報,於是派喬治·馬戛爾尼等人...
1792年被封為馬戛爾尼伯爵。後作為英國特使派往中國。1793年英國使團乘坐一艘六十門炮艦“獅子”號和兩艘英國東印度公司提供的隨行船隻抵達天津白河口,之後換小船入...
1793年時的英國,工業革命的爆發,英國公使馬戛爾尼代表英國政府出訪中國,他以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的眼光來考察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王朝的文明。回國後他將在中國清...
[45] 與乾隆帝不歡而散的英國特使馬戛爾尼認為清朝已經衰落。 [46-47] 1795年乾隆帝因為誓言 [48] 禪位於子顒琰,即嘉慶帝。1799年乾隆帝去世,嘉慶帝得以親...
乾隆要馬戛爾尼行“三跪九叩”,而馬戛爾尼則堅持向乾隆行屈膝禮。至今歷史學家對馬戛爾尼到底行的是跪拜禮還是屈膝禮,還爭論不休。...
第六部分 馬戛爾尼之後的一系列不幸……結束語參考資料 1. 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6-10-19] 詞條標籤: 書籍 ...
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9月26日,英政府任命馬戛爾尼勳爵為赴華特使,率領百餘人組 圖片集(11張) 成的英國使團訪問中國。威廉·亞歷山大擔任英國使團的畫師,...
《大變革時代:晚清》2018年1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朱耀輝。該書講述了自1793年馬嘎爾尼訪華,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近一個多世紀的晚清歷史。...
1804年,馬戛爾尼訪華使團約翰·巴羅(JOHN BARROW)出版《中國旅行記》(TRAVELS IN CHINA)。描寫了中國的建築、語言文字、科學、宗教、婦女、家庭、乃至行政、司法等...
英國使者馬戛爾尼是否曾向乾隆叩頭?此一引人爭議的歷史事件長久深植人心,乾隆也因此變成停滯帝國的代言人。這一認知又伴隨著十九世紀鴉片戰爭的爆發,更把清代中國型...
本書作者是使團所乘“獅子號”輪船副船長,負責護送馬嘎爾尼為首的使團晉見中國皇帝,期間寫下日記,不帶政治偏見地記錄了乾隆時代真實的中國形象。在大清帝國的航行...
《乾隆英使覲見記》是馬戛爾尼編著的圖書,出版於 2010年10月1日,主要講述乾隆末年(1793年)英使馬戛爾尼組團使華的事件,來追溯中西關係史。...
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務擔任重要職位,英特使馬戛爾尼對和珅的外交十分讚賞。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政清廉,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
有當代學者考證,中國人之所以對英國人有這樣的印象,可能濫觴於當年英國的馬戛爾尼使團來華不願意向乾隆皇帝下跪這個細節。其實,這是天大的誤解,而這個誤解直接影響了...
乾隆年間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曾經向清朝提出六項要求,乾隆帝隨之覆書批駁英國使臣的要求,雖然信中表現出妄自尊大的一面,但一些人往往斷章獨引“天朝物產豐盈,無所...
乾隆年間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曾經向清朝提出六項要求,當中包括:要求英國貨船能到浙江、天津等地收泊;要求在北京設立商行;要求在珠舟山占一島嶼,以便英國人居住和收...
和珅看出此事對大清大有好處,應允會向乾隆稟明,馬戛爾尼大喜。此時的雲南卻遭遇了災荒,但是雲南巡撫楊應琚卻不敢在此時向朝廷報災,怕掃了乾隆的興。在此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