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其自然植被的主要類型有:南亞熱帶常綠針葉林、南亞熱帶針闊葉混交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亞熱帶竹林、南亞熱帶常綠灌叢和灌草叢、南亞熱帶海岸群叢,包括7個植物亞型、33個群系。
主要景點
所謂山無水則不靈,無溪泉則不幽,無飛瀑則不雄,所以眾多的溪流、瀑布乃馬巒山郊野公園的一大特色。根據規劃,馬巒山將建成一個以遠足登山、觀海觀瀑為特色,集休閒旅遊、野外健身、自然生態教育為一體的市級郊野公園。 馬巒山空氣清新,環境質量相當高。南臨大小梅沙,自然風光得天獨厚。在馬巒山可觀海,欣賞到海市蜃樓的人間仙境;可觀山,欣賞到層巒疊嶂的龐大氣勢;可觀湖,欣賞到湖的寧靜、淡泊;可觀瀑布,欣賞到大自然的吶喊和靈氣;可觀村落和田野,欣賞到世外桃源的休閒自得,山下有波光粼粼,極其幽清的紅花嶺水庫,山上水奇石怪,鳥語花香,茂林修竹,田園村落交錯,宛若世外桃源。
位置境域
馬巒山郊野公園東接葵涌油庫、南至紅花嶺水庫靠北邊的山脊線上、西鄰三洲田水庫、北至玶山鎮碧嶺村及黃竹坑村的山邊,呈帶狀,東西縱伸15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面積為31.66平方公里。馬巒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群山起伏,最高峰為西面的打鼓嶺,海拔525.9米。在山頂可縱覽城市和山海景觀,西可眺望梧桐山脈;南可望大小梅沙、鹽田港及香港新界的山體;北可望坪山、坑梓及龍崗中心區。層巒疊嶂,山海一體。整個馬巒山以清幽、潔淨、多彩的山(馬巒群山)水(大小水庫六、七個)、瀑布(馬巒瀑布,龍潭山瀑布群、欖核橋瀑布)等自然資源以及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
資源情況
在溝谷溪流一帶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如各種蘭花,白桂木等。馬巒山郊野公園有兩棲動物18種,爬行動物29種,哺乳類22種,其中屬國家保護動物的有,虎紋蛙、蟒蛇、三線殼龜、穿山甲、水獺、小靈貓等。而馬巒山更是鳥類的棲息寶地,共有鳥類86種,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就有12種。
開發建設
以生態保護為本,全面保護現有的地形地貌、動植物資源,保證生態系統穩定不被破壞。因地制宜,項目布局合理,做到尊重自然、融於自然。以“綠色馬巒山,生態健康游”為主題,以遠足登山、觀海觀瀑為特色,建成集旅遊休閒、野外健身、自然生態教育為一體的市級郊野公園。
1、總體布局
根據郊野公園的地形地勢以及景觀特點,公園分為四大景區:秀嶺疊瀑景區、碧野連峰景區、自然保育景區和犁壁觀海景區。規劃一條自西向東、由打鼓嶺至葵涌海邊尖馬山的馬巒遠足徑貫穿整個郊野公園,它也是聯繫各個景區的遊覽結構線。
2、對外交通
馬巒山郊野公園距深圳市中心約30km,從特區進入郊野公園,主要從西部的三洲田二線耕作口進入。從龍崗方向進入郊野公園,主要從郊野公園北部的坪山鎮和東部的葵涌鎮進入。從特區內走鹽壩高速,也能快捷地通過葵涌鎮進入景區。未來主要的交通方式是通過公共運輸到達各公園入口,或由自駕車到達。
3、內部道路
公園不修建任何新的車行道,只是把現有的道路和土路做適當的修繕。停車場設定在公園的外圍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馬巒遠足徑,是利用部分步行道從馬巒山郊野公園的最西端、也是最高峰——打鼓嶺起一直連線到葵涌海邊山頭的一條遠足徑。遠足登山道主要沿山脊設定,總長度約為24km,共設6 段。從山脊取道,沿途設立景觀指示牌,如設立遠景距離牌,標出此處景觀方向距離大梅沙多少公里,距離客家民居——大萬世居多少公里,等等,通過這樣的標示,將周邊景點在空間上聯繫起來。
4、生態停車場
馬巒山郊野公園面積大,但山高坡陡平地少,停車場主要分布在入口處,停車場利用採石場開挖用地,或沿山體自然布局,減少對山體的開挖破壞。
5、一級水源保護線和高壓線
馬巒山郊野公園所有設施均避開一級水源保護線,儘量不在高壓線範圍內修建主要設施。
6、景觀及服務設施建築設計概念
依據生態設計學的基本原理,結合自然、整體設計,強調環境的整體合一性。在郊野公園這一特殊場所中,建築首先要不破壞環境,其次同周圍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和作用,第三應深入體現建築和環境之間的整體感,做到建築設計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建築與山地結合時,建築基底架空抬高於起伏的地形,順應地形的起伏營造錯落的層次感。建築設計中充分考慮南亞熱帶氣候特點,模仿自然結構的高效率,利用地方材料建造建築,充分認識自然通風和遮陽的必要性,堅持適應於氣候的設計理念。建築的系統建造模式可以考慮在工廠進行預製,然後將預製件帶到現場裝配,用螺帽螺栓即可安裝,以減少對現場自然環境的破壞。
歷史人文
馬巒山人文景觀亦非常豐富,在馬巒山散落著保存完好的有著600多年歷史及嶺南風格的客家民居,羅氏宗祠、賴氏宗祠,還有碉樓及古井、水塘、百年古樟。有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指揮部,有孫中山當年親自講學的地址,人文景觀十分豐富。
馬巒山上,坐落著6個歷史悠久、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古村落。這些村落大多建於明清時期,具有鮮明的客家文化色彩和濃厚的地方特色,是深圳市保存得最好的古村落群景觀格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