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鸚鵡

馬島鸚鵡

馬島鸚鵡(學名:Coracopsis vasa)全身棕黑色,長相酷似烏鴉鴿子綜合體的鸚鵡,有些地方竟然和遠古時代的恐龍和爬蟲類很類似。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晚成雛。主要棲息地是乾燥及半乾燥的地區,熱帶的低緯度森林地帶,充滿棘叢和樹木的平原、以及松木山林區。主要的食物為種子、漿果、水果、堅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等,通常成對活動,繁殖期聚小群,分布於葛摩和馬達加斯加群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島鸚鵡
  • 拉丁學名:Coracopsis vasa
  • 別稱:大馬島鸚鵡、大瓦沙鸚鵡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非洲鸚鵡族
  • :Coracopsis屬
  • :馬島鸚鵡
  • 亞種:3亞種
  • 分布區域: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和鄰近島嶼
  • 命名者及年代:Shaw, 1812
  • 英文名稱:Greater Vasa Parrot
  • 英文名稱:Vasa Parrot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馬島鸚鵡體長依照不同亞種為45~50厘米,平均體重約480克。這種鸚鵡鳥體為棕黑色,背部帶有淺灰色;尾巴內側覆羽為灰色,並帶有不同程度的黑色於羽軸上,尾羽中間帶有暗色的條狀;眼睛附近有一圈灰色,鳥喙灰白色,換羽之後變為淺灰色;虹膜深棕色。幼鳥的體色偏棕色,鳥喙灰色,虹膜黑色。
幼鳥類似成鳥,但具有更多的棕色羽毛,腹部處有栗褐色。鳥喙灰色,眼先和環眼裸皮淺灰色。

棲息環境

馬島鸚鵡主要棲息於樹木茂密的林區、熱帶草原地區;有時候也會前往農耕區以及果園覓食活動。

生活習性

在繁殖季大多會組成小群體活動,有時候也會聚集龐大數量的族群於棲息的樹木附近,相當吵雜並且顯而易見;在明亮的月光照耀的夜晚也相當活耀,個性並不十分怕生,可以在有限的距離內接近觀察;它們飛行的模樣相當吃力,會平直的拍動翅膀,看起來類似烏鴉一般;有時候也會到地面上覓食,偶爾會和歐掠鳥以及鵯科鳴鳥一起群聚活動。主要以種子、漿果、水果、堅果等為食;會定期前往農耕區,覓食穀類作物和玉米等,偶爾會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
馬島鸚鵡個性溫馴,和非洲的大部分鸚鵡一樣,平時相當安靜,但是接近繁殖期則會有些吵雜。隨著繁殖期的漸漸接近,雌鳥的羽色會從原來的灰色變為淺棕色,推估這是因為雌鳥的油脂腺所分泌的化學成分有所改變的緣故。最特別的是,到了繁殖期,雌鳥頭部的羽毛會漸漸脫落,到最後變成像兀鷹一樣無毛,臉部也會變為橙黃色。大部分的雄鳥在繁殖期都會比較具有侵略性,馬島鸚鵡則是雌鳥會變的十分兇悍,如果雌鳥認為雄鳥沒有善盡配偶的義務,它們會殘酷無情的追逐攻擊雄鳥,直到雄鳥屈服在雌威之下為止。由於馬島鸚鵡的雌鳥實在太過強勢,在繁殖期的雄鳥受傷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因此許多繁殖者想出了解決方案,將一隻雌鳥和兩隻雄鳥配對,避免某隻雄鳥嚴重受傷;也有的繁殖者在鳥舍兩頭都掛上巢箱,並且在非繁殖期將公雌鳥分開,免的發生血腥場面。

繁殖方式

馬島鸚鵡的雄鳥也十分特殊,一般的鸚鵡並沒有外生殖器,但是馬島鸚鵡在交配時會伸出它們粉紅色的生殖器官,藉以固定並緊扣住雌鳥的泄殖腔,這點和爬蟲類的生殖習性非常相似。此外,馬島鸚鵡也和一般的鸚鵡的孵化育雛習性不同,它們會將卵和雛鳥埋在巢箱內的築巢材料中,就像許多爬蟲類(例如鱷魚、蛇、蜥蜴等)一樣的等待孵化。因此它們的孵化期只需短短的15-18天,幼鳥7周羽毛就可以長成;另外一點相當特殊的就是,馬島鸚鵡不僅會洗水浴、連泥沙浴和日光浴也酷愛,堪稱為鸚鵡中的活化石。
馬島鸚鵡在野外的繁殖季為10月到12月,會尋找枯死樹洞或是空心樹幹為築巢地點,有時候一棵樹會有好幾對鳥一起繁殖;人工豢養下的馬島鸚鵡一次會產下2到5枚卵,雌鳥在產卵前的3到4周就會開始掉落頭部的羽毛,可以提供30×30×180厘米的厚木巢箱。孵化期15到18天,幼鳥羽毛長成49天。雄鳥的鳥喙在幼鳥孵化後,又會變回深色。

亞種分化

1.馬島鸚鵡指名亞種Coracopsisvasavasa
2.馬島鸚鵡德魯哈亞種Coracopsisvasadrouhardi
3.馬島鸚鵡葛摩群島亞種Coracopsisvasacomorensis

種群現狀

種群處於平衡狀態。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馬島鸚鵡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